第136页
皇帝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可方才听了裴珏的话,倒是猜到那侍妾之父就是姜窈的父亲姜庆先。
这个姜庆先
实在是可恶,又好钻营,那便让陶荣谦这个做岳丈的去收拾他吧。
皇帝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并未将此事说与裴珏、姜窈,只道:姜家的家事,以后再说。现下有一事,朕需得让你们知晓。
皇帝遂把大理寺十六年前失火、烧毁了陶荣谦案卷宗的事告诉了他们。
姜窈蹙眉:事情不会这么巧的。
这更证实了她外祖是冤枉的。
皇帝挑眉,慢悠悠地道:此事是否是巧合暂且不论,但现下没有当年的卷宗,朕无法替你外祖翻案啊。
姜窈心道,谁说翻案一定要当年的卷宗的?
她道:陛下容禀,臣女倒有一法子。臣女听郎、听左都御史说,当年一事与兵部尚书有莫大的关系,陛下不如诈诈他?
皇帝:
亏他方才还觉得这丫头是个聪慧的,怎么转眼就犯糊涂?朝廷大员,是想诈就诈的?况且那段长青难不成是个傻的?诈他就能知道当年真相?
裴珏却道:陛下,臣以为此法可行。陶公与人和善,被人陷害必定事出有因。臣想,若能查出十七年前段家与陶家是否因事生过龃龉,便可对症下药。
虽说十七年前的事与段长青有直接关系,但那时段长青刚入仕,凭他一己之力怎能害了陶家?
这背后,肯定有段家的手笔。
皇帝意味不明地道:当年之事还没水落石出,你倒是一口一个陷害。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吧。
裴珏还能不了解皇帝?他能找他们过来,便是已经认定了当年之事,陶荣谦是冤枉的。
既然皇帝把此事交给了他,他便也应下了。
只是
陛下,段尚书是贤妃娘娘的叔父,臣恐行事有所不便。
皇帝沉吟了会儿,便让李中官给了裴珏一块令牌,准他便宜行事。
作者有话说:
皇帝:我要搞事了,不咋样的女婿要留给老泰山收拾。
已经入土的老护国公:小子,我也等你很久了
皇帝:
第65章 查清
既得了皇帝的旨意, 裴珏回京后便开始着手调查十七年前的事。
只是如今段家势大,又时隔久远,查起来并不容易, 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查出了他想要的东西。
而回京后, 姜窈照例日日与裴华玥一道承欢在乔氏膝下。
因裴珏总是不见人影, 乔氏也免不了开始抱怨。
姜窈倒是知道他在为了陶家的事奔波,心里不大好意思, 便帮着他说话:他在行宫伴驾一月,想来衙门里堆了不少事, 忙些也是常有的。
这语气里的亲昵是藏也藏不住了。
乔氏好笑地看着姜窈, 眼含几分打趣。
她虽不知在围场发生了何事, 但这孩子自回京后便不大一样了, 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乔氏搂了姜窈在怀里,意味深长地道:也就你受得了慎之那性子,处处体谅他。
姜窈迎上乔氏那打趣的眼神, 心虚地低下了头,不自然地道:我才不是体谅他呢, 我明明是为了宽慰您的。
乔氏与裴华玥对视一眼, 顺着姜窈的话说:是是是,窈窈最孝顺了。
言罢, 她又提起京中绣坊明日便要来镇国公府替府中女眷量体裁衣的事, 遣了裴华玥去大房一趟, 与周氏一道商议用什么料子。
打发走了裴华玥, 乔氏便笑吟吟地看着姜窈, 直言问她:窈窈, 你实话与我说, 你与慎之可是已经互通心意了?
姜窈没想到乔氏会问得这般直白。
她从小与陶氏不亲近,后来的方氏又是那个样子,可以说她对母亲的眷恋全来自乔氏。
可她不习惯与长辈说这些事。
但乔氏目光灼灼的,大有她不说便去问旁人的架势,姜窈只得点了头。
姜窈羞红着脸,小声道:郎君待我好,我,我也心悦他的。
乔氏听了便更乐了。
好孩子,有你这话,我便放心了。慎之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以往他不愿娶妻,我与他父亲虽然从未催促过,却总为他悬着心。如今他对你动了心,咱们也可放心了。若他往后让你受了什么委屈,你只管与我说。
姜窈点点头,又含羞带怯地道:郎君说,他不会委屈我的。
乔氏不由笑了起来,没想到她那闷葫芦似的儿子,说起情话来倒是一套又一套的。
乔氏真是越看姜窈越觉得满意。
这孩子与慎之都长得好,两人的孩子该多好看,往后她带着漂亮的孙子孙女出门,想想都乐呵。
只是陶家尚未回京,他俩没那么快能成亲。
真是遗憾。
但陶氏不知道,陶家虽然没那么快回京,可姜庆先却快到了。
在距京城还有两日路程的的驿馆里,姜庆先拖家带口住在里头,只待明日再启程。
皇帝前些日子下了旨,任了姜庆先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
官职虽是不高,但总算是京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