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31章 出征前的日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正月十三日,天气晴,挺冷的。”
    一早上醒来,老董又开始伏案写日记了,毕竟今天这日子挺重要的:“前天陛下昭告天下, 改年号了,说是太史望气,言改个年号能让四海平定,重归如初。”
    “老夫同意了,但下次绝不允许他再瞎胡闹。”
    “他不知道一千八百年后,没人会在乎这些年号, 相反只会觉得很烦。以后大家就跟明朝一样, 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多好。”
    “下面说正事儿,昨日晚上考工令温恕派人告知,左伯已经屈服了……唉,这个左伯就是逊啦,人类的本质,果然是境泽大帝总结出的定律。”
    “不过也有不高兴的事,就是那个荀攸。”
    “那家伙果然跟史书上记载的一样,看起来有些闷葫芦,实则胆大包天。偏偏能力又超强,老夫好喜欢。”
    “嗯…..历史上他好经历了牢狱之灾,被折磨得九死一生后,才大彻大悟,被打磨成一位德才并重、近乎完人的传奇英才。”
    “老夫却不得不改变历史,提前招揽了过来,使得他错失人生如此重要的一堂毒打课,不知还会不会跟历史上一样传奇?”
    “别问为啥不得不改变历史,问就是历史上把他关进局子的人, 就是老董。”
    “其实,传奇不传奇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会不会真心辅佐老夫。阿韦总说老夫喜欢强人锁男, 他哪里知道,老夫更喜欢慢慢来。”
    “老夫内心其实是很温柔的。”
    “否则为何整日吵嚷威胁着,要杀光那些不听话属下家中的鸡犬?因为老夫也只会杀鸡犬,不会动他们一根头发丝儿啊。”
    “对了,这里不得不补充一句,贾诩不愧是狐狸,会养鸡,属他家里的鸡最肥……”
    “回归正题,接收了历史上老董这么个烂摊子,老夫只能遇到人才先赶紧锁住,再慢慢软硬兼施调教,得到他们的心。”
    “毕竟这家伙既没名望,又是浑水摸鱼窃取的政权,再加上汉代重门第、轻鄙寒门的风气,不这样还能咋样?”
    “荀攸这家伙明显是有傲气的,又出身颍川名门望族。”
    “若只是傲娇点,哪怕心里不乐意, 但还是尽职尽责辅佐,老夫必然会好生待他。就怕他跟徐庶一样, 进了老夫的营一言不发,便有些难搞。”
    “元常那些家伙,还以为老董变态暴虐,不懂得到别人的心有啥好处。嘁……老夫两世为人,哪能不知只得到别人的身子,人家只会催你快点儿,加钟还要另算钱。”
    “可得到那个人的心后,她非但会心甘情愿地解锁所有姿势,还一点都不会催……”
    絮絮叨叨的也没啥逻辑,想到哪儿写哪儿,一张纸不知不觉已写完。老董轻轻吹干墨迹,又拿出一张纸继续写。
    “其实荀攸那事儿,也不算太重要。最重要的是今天下午,皇甫嵩要要回来了。”
    “想想历史上老董跟皇甫嵩之间,也没啥大的矛盾,就跟张温差不多。说到底,老董这人其实挺自大且偏执的。”
    “征讨韩遂一战,就因自己计谋不如皇甫嵩,就暗中嫉恨人家。”
    “窃取了大权后,又惧人家的威名和号召力,便一直打压。最终被‘灭爸’好大儿捅了后,人家皇甫嵩振臂一呼,轻而易举屠灭了老董全族。”
    “事实上,拥有皇甫嵩这样的名将,对掌权者来说,多是一件美事?”
    “能打先不说,最主要是愚忠。”
    “当初他弹劾中常侍的府邸逾制,又拒绝张让的索贿,结果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
    “灵帝那傻逼听信谗言,收回他了车骑将军印绶,还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皇甫嵩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心里苦却一点不说。”
    “随后凉州发生叛乱,朝廷又将他这夜壶拎起,他又一点怨言都没,照样浴血拼杀、勠力职守。凉州名士阎忠,还有长史梁衍几番劝他反了吧,他愣是不同意……”
    “历史上老董就这点做得不好,表面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跟汉室的关系处得一点都不好。”
    “人家皇甫嵩又那么忠于汉室,能看得上他这种嚣张跋扈的傻逼?”
    “好在老夫来了,不会像历史上董卓那般打压贬低,只会心疼皇甫哥哥。此番皇甫哥哥归来,一定要给他个大大的惊喜和浪漫。”
    谷欬
    写到这里,老董不由又高兴起来,想起什么似的,搁笔向门外喊道:“阿韦,那家伙来了么?”
    庖厨随即推门而入,搓着油光发亮的手谄媚笑道:“不知太尉找小人,有何吩咐?”
    “交代给你的隆江猪脚饭,学会了么?”
    “已然学会了,那个并不算难。”庖厨不懂,但还是如实回道。
    “嗯,一定要做得好吃,这可是老夫为皇甫将军准备的。”
    “皇甫将军爱吃猪脚?”
    “不是,你不懂。”老董便摇头,似乎回忆起了什么美好,感叹道:“一碗隆江猪脚,吃出男人的浪漫。老夫想让皇甫将军浪起来,怎能少得了这碗饭?”
    庖厨表示不理解,但大受震撼。
    突然间就觉这碗饭意义重大,当即挺直腰板保证道:“太尉放心,小人一定将这碗饭做得色香味俱全!”
    “嗯,下去吧。”
    老董挥挥手,见第二张纸上的墨迹已干,便仔细锁入锦盒里收好,准备带典韦去检查下迎接皇甫嵩的事宜。
    起身前,又下意识看了一眼民心值:147。
    “嗯,不错……”他满意地点点头,自言自语道:“等干趴下那些关东贼子,老夫威名大盛,便可挟此之势好好折腾那些吸血吮膏的世族豪阀,还田于百姓。”
    “届时民心大涨,又可以开启‘农业商城’。要是动作麻利点,说不定还能赶上今年的春耕……”
    越想越美,脚步都不由轻盈几分。
    刚至大厅,便见董母带着太史慈之母等候。见到自己出来,董母笑吟吟地道:“仲颖,太史氏有话要跟你说,你可要好生听着。”
    “母亲有令,孩儿岂敢不从?”老董赶紧行礼,笑着回道,心中已大概猜出是什么事儿了。
    果然,太史慈之母施礼后便道:“太尉辅佐汉室有方,老妪之前偏听偏信,被不臣之人蒙蔽,万望太尉恕罪。”
    “言重了。”老夫赶紧回礼,道:“此事也乃手下办事不利,本欲请来左子邑来洛阳改良造纸术,令寒门子弟亦有书可读,启迪民智。不曾想计划赶不上变化,无奈便连累了太史一家……”
    “改良造纸术,启迪民智?”
    太史氏神色微变,又是一礼道:“老妪着实错怪了太尉,原以为太尉只是统兵有方,对百姓秋毫无犯,且爱民如子。不曾想,竟还有此等远见卓识,实乃汉室之幸!”
    “老妪之子略有才能、粗通武艺,若太尉不嫌弃,今日便劝说于他,令其为太尉牵马坠蹬,略尽微薄之力可否?”
    老董当即大喜,但歪头想了想后,忽然又笑了:“老夫倒觉得,还是不告知子义实情为好。”
    太史慈之母一愣,神色明显不解。
    老董便解释道:“汝觉得上阵征讨,啥最重要?”
    太史慈之母有些学识,但说到战阵之事却一无所知,只能摇了摇头。
    “依老夫多年砍人……呃,征战的经验,上阵拼杀还是带些怒气杀气为好。”
    “子义越恨老夫,杀机怒气才越盛。也如此,才能更好地斩将夺旗,威震关东群贼,不知夫人以为然否?”
    太史慈之母闻言,一下就有些后悔:我儿子落你这等狡诈之徒手上,还能有好?
    可再一想:兵不厌诈,儿子既然要上阵杀敌,跟着这样的家伙,貌似才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啊……
    她也是有决断之人,当下心一横,道:“乱世人命贱如草,子义若能追随太尉解民倒悬,也是他的荣幸和福分!”
    老董当即大笑,道:“太史夫人如此深明大义,汝子便乃吾子!只要老夫尚有一息在存,必保得子义周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