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张公案 作者:大风刮过

    分卷阅读114

    的,千真万确,乃井中所出。我老儿神庙前不能诳语。”

    张屏一揖:“望老丈详加指教。”

    老者打量张屏,呵呵一笑:“客人莫非京城来的文士,欲将此事写作戏文?真有此打算,可去问问那边县衙礼房的官爷,题写本县风俗的诗词文章,写得好的,特别是京城来的,以往县里都给笔润,但知县大人倒霉被贬了,不知此事还做不做数。”

    张屏道:“晚辈不擅文章,只是好奇。”

    老者道:“那客官可以多打听打听,关于此庙的灵验,多得是,不然香火也不会这么盛了。连去京城做买卖的,路过此处都得来上柱香。”

    张屏揣着葫芦又在山顶绕了一圈,凑近香客,便能听到一些灵验事迹——

    连生了六个闺女,喝下一碗灵露之后,没出两个月,就有了,生下来是个小子。

    都是儿子,想要个闺女,十五烧了斗香,晚上便做了个梦,梦见天上月亮,又大又圆。没过多久,就确定有了,两三岁便会帮娘做针线,又俊又伶俐。

    姑娘十九了,还没嫁出去,上京城的月老祠求了都不管用,来给姥姥敬香,磕完头,出了大殿,碰见一个年岁相仿富富态态的妇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跟上辈子认得一样。便上前问,你是哪里来的,来做什么。那女子说,是来帮儿子求姻缘的,不知道为啥,儿子说的媒,女方家都不满意。你来做什么的?答,我来给我家姑娘求姻缘的。再一对生辰八字,恰好合适!立刻就定下,过礼择日成亲了。亲家家里在京城有店面,姑爷老实,姑娘文静,简直天作之合。

    做生意,老是赔,到京城请大师算过,说命犯流年。前年三月初一来给姥姥上香,做六日清醮,烧了三十三对开光童子。当晚就梦见一群白胖童子手捧元宝在一片空地上蹦蹦跳跳。没两日便接了个官衙的活计,工部巡查河岸尚书大人行辕须用的步障,库里囤的布顿出了许多,自此常给官府供货。

    ……

    张屏牵着马,默默地下了山。

    兰珏与薛沐霖再去宝华宫,察布察里克王子仍是不见,随行使臣亦是拿搪了半晌,方才摇摇摆摆出来。

    薛沐霖在兰珏耳边低声道:“这群番子,让他三分,真以为□□当他们是回事了。”

    兰珏含笑立着,在牙缝中道:“蛮夷者,未经教化,怎懂一个礼字。”

    永宣帝重责玳王,便意味着,不会因此事,在其他方面多做让步。但这群番子仍不知机,还自以为占了上风,一味卖乖。

    待几个使臣坐定,兰珏与薛沐霖不温不火地说了几句慰问之辞。

    兰珏末了道:“礼部亦会修书向可汗致歉。请王子安心静养。心绪须慢慢平复。”

    使臣之首温木里算是塔赤使团中较精明较了解□□行事的,见兰珏和薛沐霖一副徐徐然的态度,又听到这一句,顿感内涵丰富。

    可汗已不大中了,所谓致书可汗,其实就是致书大王子都尔古都。

    温木里便硬声道:“殿下已几天,没吃饭了,不知道他的身体,还撑不撑得住。”

    兰珏道:“精膳司会再择厨师为王子另备菜肴,菜单明日议好,本部院取来与诸位探讨。”

    另一位使臣红着眼睛道:“若王子他,撑不到明日……”

    兰珏道:“内医院医官过一时来为王子悬丝诊脉,无需王子面见。”

    薛沐霖接着道:“悲虑过度,则伤脾胃,贸然进食,亦恐不妥。缓缓为之。”

    两人便告辞而去。

    兰珏回味着临走之前温木里的神情,心道大概用不多久,王子便能走向痊愈了。

    张屏下得山后,取出在城中书坊买的县境图,翻看了位置,再向南行去,纵马行了十余里,见村落田地,向一牧童打听,乃是慈寿村地界。

    张屏转上官道,又行了数里,再见着屋舍簇簇,炊烟袅袅,已到了慈寿村临近村落的地界。

    张屏捡了一条平坦直路,往那村中行去,正打量路边人家,遥遥见前方一杆旗帘,写着个茶字,棚下唯独一个老叟坐在茶炉旁摇扇。

    张屏顿觉是意外之喜,到那茶棚前下马:“老丈,一碗茶。”

    老叟笑道:“恰有刚沏好的,三文一碗,公子请里面坐。”

    张屏进棚,在小桌旁坐下。

    老叟替他斟上热茶,道:“公子只一个人出游?”

    张屏道:“刚从姥姥庙烧香过来,想再去慈寿村看看。”

    老叟道:“那公子走多了,再倒回去行几里,便是慈寿村,这里是大葫芦村。”

    张屏便笑了一下,他长得是一张不喜笑的脸,这一笑,那老叟顿觉突兀,道:“公子笑甚?”

    张屏拱手:“老丈莫怪,两村之名,皆颇有趣。”

    老叟呵呵道:“我们大葫芦村名土吧,不如慈寿村有彩头?其实知县大人拟把我们村改成福禄村来着,这不还没商议妥,他就倒霉了么。京城里玩的葫芦多是这里供的,养蛐蛐最好。所以就叫大葫芦村,别看糙,一听就知道。”

    张屏点头:“是。”

    他一不笑了,老叟又觉得他很诚恳,便再接着道:“福寿村吧,以前也不叫福寿村,叫大碗村,那里以前凹些,地势跟个碗似的。中间有一阵,因为井里挖出来的那个姥姥,改名叫古井村。谢大人上任后,整治这整治那,山头香火旺了,就跟着改慈寿村了。一般的小年轻,都不知道它最早的旧名。公子去那里作甚?烧香拜姥姥,去庙里就成。”

    张屏道:“想去看看浮出姥姥神迹灵棺的井可还在否。”

    老叟道:“有,原先都给封上了,也建了个小庙。往年献一对童男的时候,就是从那个小庙启程,再送到山上。不知道谢大人又打算建什么,说要拆开,重新挖个井,还没动工呢,他遭殃了,也搁置了。公子可以去看看让你瞧不,外人瞧好像得交十二文钱。”呵呵又笑了两声。

    张屏道:“想那井本该甚大,不然石棺怎能浮出?即便竖着……”抬手比划了一下。

    老叟嘿了一声:“什么漂上来的,那都是知县大人请京里的文士后来润色的。石头哪可能漂,其实就是挖出来的。”眯眼看向张屏,“公子该不会是京里来写传奇戏文的吧。”

    张屏道:“不是,仅好奇而已。听老丈言语,应知究竟。可否详细告知?”

    老叟又眯了眯眼,打量张屏一下,方才道:“公子问这庙来历,算问对了人,这个县里,比老叟汉所知还多的,应是没有了。对了,老汉敝姓郭。”

    张屏说他不是写传奇或戏本的,老者并不太信,所以特意将姓氏报上,万一张屏真将此事写成,说不定就会在文中道,某年某月某日,录乡叟郭翁所言云云,也算跟着扬扬名。

    “老汉这么说,

    分卷阅读11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