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租借书籍
第四百六十五章:租借书籍
可是刘妮儿却面露难色的说:“夫君,这个印刷纸张很贵,而且印刷还要请雕版师傅。
如果每十天要印刷三四十个页面,那意味着要雕刻三四十个雕版。
这些雕版师傅的工钱可不低啊!”
“雕版?
你们居然还要用雕版?
哦,我忘了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元霸最后才想起了这个情况。
在宋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都普遍使用雕版印刷,甚至很多还是手抄的。
因为手抄的人成本不低,自然无法能让书籍降价。
书籍的价格昂贵,自然也都无法能够普及文化。
文化无法普及,自然是让那些文化垄断的士族混得开了。
“你们可以试试活字印刷术,这样可以避免了雕版的困难!”
李元霸说道。
李元霸介绍了一下活字印刷术的方法,让刘妮儿也都连连惊讶,这样活字印刷术可是非常的先进的。
不过李元霸虽然不太熟悉理工科,可是这个活字印刷术初中都学过了,而且在后世二十一世纪的人,有几个不懂得活字印刷术原理的?
哪怕后世文科的人,几乎也都是每一个都懂得活字印刷术的原理,所以李元霸会活字印刷术原理并不奇怪,这个是绝对烂大街的知识了。
“可是那纸张昂贵,那怎么办呢?”
刘妮儿问道。
对于纸张昂贵,这个李元霸却没有办法解决了,他不懂得造纸术,他也都不知道太多造纸的原理,所以他对于纸张昂贵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这样吧,你先弄出报纸。
我想如果以后大家在报纸上骂战争论火了,那可以去尝试一下做广告,收取广告费之后把这些钱转移到那些别的商人手里,这样可以很大程度解决纸张昂贵的问题!”
李元霸说道。
李元霸的办法还是比较简单的,既然他无法解决纸张成本问题,他也就转嫁给别人。
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做广告,通过把这个报纸做大了之后,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之后,可以让商人来做广告,这样算是把很大一部分成本转嫁给别的商人。
当然,在后世广告也都是一个媒体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了。
不过李元霸知道这个时代纸张昂贵,哪怕做广告也都几乎很难有太多盈利。
李元霸认为这个报纸不求能赚钱,能平本也都不错了。
这个报纸只是李元霸宣传自己思想的“喉舌”而已,不指望用这个报纸来赚钱的。
“还有,当然也不是不行。
为了让更多人来看到我的‘心学’和各种思想理念,那我们可以普及文化啊!普及文化才能够让更多寒门来学习文化,最后可以来啊学习。
我先弄出一套汉语拼音,然后可以让普通百姓自己学会汉语拼音之后,再去学习汉字。
我们可以编纂出一些有拼音标注的文字,然后以后他们看多了这些文字,也都会自然跟着拼音学习那些汉字,熟能生巧了。
虽然未必有专门的名师教导更好,可是却足以很快的普及文化,不至于让百姓都迷惑啊!”
李元霸说。
可是刘妮儿还是说:“可是普通百姓还是买不起书啊!这些书籍的纸张太过于昂贵了,哪怕采用了你这个活字印刷术,那我们哪怕编写了一些所谓汉语拼音的方法,可是也都无法改变书籍价格昂贵的事实啊!这个书籍昂贵,在于纸张。
纸张太贵了,我们哪怕拿去卖,那普通百姓也都买不起啊!别说普通百姓,哪怕是士族买书也都是比较心痛的。”
宋金刚点头说:“没错,哪怕是士族也都不可能一次大量买书的,他们都是靠着祖祖辈辈甚至几百年的积累才有这么多书籍的。
书籍之昂贵,那是无法想象的。
一本薄薄的书,往往都是一户人家忙活大半年到一年的光阴的收入。
所以哪怕普通一户人家一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两本书。
可是却不可能不吃不喝,所以往往要两三年才能够积累出一本书的财富。”
“真贵啊!”
李元霸吐槽,这个唐朝的书这么贵,简直是太可怕了。
“可惜我不会造纸术,不然书籍价格能够降低了。
以后可以尝试一下,让人去多试验一次,只要愿意砸钱,那总应该可以试验出来吧?”
李元霸想道。
不过,李元霸很快也都开始利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想到了解决方案。
“既然百姓买不起,那我们可以‘租’啊!我们可以设立一些公共开放的书斋,然后让百姓自己进来看书,然后收取一些廉价的维护费用,这样让百姓自己租书来看,这样所有权还是我们的,可是百姓也都可以学会了知识了。
只要他们不损坏,我们只是收取非常低廉的费用,用来维护这些书籍修补和一些日常的费用,这样不是可以弄出来了吗?
这个也就是所谓‘买不如租’的道理。”
李元霸说道。
“这样也行?”
刘妮儿无语。
李元霸很快也都可以想出来了一个关于书籍出租的方法,这个其实也就是开设图书馆,通过把书籍放到图书馆给大家进行阅览自学,这样可以让他们通过缴纳极少部分的借书费,然后用这个借书费用来进行维护那些书籍而已,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进行出借,保本也都可以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保证绝大部分人的自学,虽然比起那些有名师辅导的人肯定要条件差,可是在这种广撒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总有一些天才会涌现出来。
李元霸作为一个后世大学的高级讲师,自然知道文化普及的好处。
文化普及有助于带动社会阶层流动,促进阶级之间的流动,维护社会的稳定。
如果阶级一旦严重固化,那下层百姓无法能有机会上升,而上层一直固化在少部分家族里面,这样肯定是国家总会出问题的。
后来的科举制虽然被很多人唾骂,可是却带动了社会阶级流动,而科举制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第五大发明,被各国所沿用。
不过目前唐朝初期,科举制虽然实行了,可是考上科举的往往也多是士族。
因为普通百姓没有机会读书,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起士族还是低的。
士族通过数百年的经济积累,让他们有了足够的藏书,数百年的藏书和经济积累,可以让他们的后代无忧无虑的学习文化读书,最后不用为谋生而耽误时间。
然后他们唯一的需求也就是研究学问,然后争取去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