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0875节 众公主的大生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柳木问那边工坊的事情,卢成庆回答道:“知道,而且谢九年事着几名干吏在那边公干。”
    柳木对身边人说道:“安排一下,明天我过去看看。”
    卢成庆并不知道石见山银锭的事情,有人到这里来投资也不归他管,谢九年过去就是针对新建工坊作检查,并且申明这里的建工坊,使用高句丽奴工的各种规矩等等。
    当晚,柳木让身边的随从去码头询问抱琴在何处。
    抱琴说她到新津港了,也不知道人这会在那里。
    次日清晨,柳木醒来就往那工坊而去,有随从过来告诉柳木,不知道抱琴在何处,码头上的人也不知道。最后的消息就是三天前跟着一条渔船出海了。
    柳木快到那处工坊的时候却见抱琴带着人在路边等着。
    柳木没再坐马车,而是与抱琴起步行往工坊而去。
    “听说这个工坊是长沙公主投资的?”
    抱琴吐了一下舌头:“这事不怪我,我手上的钱不多,姐妹们也凑不出那么多钱来。所以我原本想让公主从家里拿些钱投进来,公主认为不好,这容易让朝堂上有些不怎么友好的人借题发挥说郎君的坏话。”
    “你知道石见山银锭的事情吗?”
    “知道,银锭就在这里。已经用掉了两垛,采购的各样物品还在船。”
    没等柳木发问为何一定要银锭,抱琴就解释道:“这是公主的意思。”
    抱琴嘴里的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人,长平公主独孤兰若。
    抱琴给柳木解释道:“公主说,石见山的银锭成色与高句丽最初和咱们交易布匹时的银锭成色相似,这种低成色的杂银咱们大唐几乎看不到,无论是官府还是豪门存银,至少也是九五银,象这种只有六成左右的杂银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大唐的银子。”
    “在理。”
    柳木很清楚大唐的银子成色。
    大唐存银多是九五银。这个九五银不是后世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五,而是百分之九十五。这就是银的标准纯度,可以再纯却多是为了制作某种工艺品、首饰、器具等。
    再提纯的成本过高,库存银就是九五银。
    抱琴继续说道:“我们对外宣称,这些银子是从高句丽人手上换到后,融了重铸的。”
    “高明。”柳木反应过来了。
    独孤兰若这是要让大唐的投资商人亲眼看到,已经有人在高句丽挣到钱了,而且挣到大钱了。那么无论是吸引投资,还是吸引合作,都会事半功倍。
    抱琴紧接着也作出了解释,和柳木猜测的完全一样。
    抱琴又说道:“我们的生意其实很简单,就是建三个工坊。第一个工坊是烧陶坊,只加工一样产品,就是坛子。而且大小也只有一种,装腌菜的坛子。”
    柳木笑了笑没说话,若是在这里烧坛子运回去再装腌菜过来,成本太高根本不合算。
    抱琴又说:“第二个工坊是腌鱼坊,把海中的各种鱼制作成腌鱼,装进坛子里卖到整个大唐去,这里装好,封好,船队往蜀地要跑两个月,这两个月的时候鱼也腌好了。然后那些坛子可以再开始腌菜,这一路上等运到这里菜也腌好了。”
    “这个,路上也能腌?”柳木想着这晃来晃去,又没有足够的日照等等,能腌的好吗?
    “已经试验了,没有半点问题。眼下已经有合作的许多商号,坛子的标准都已经定好,所有商号的坛子大小尺寸完全一致,郎君难道没看到码头上那些船。”
    柳木笑着说道:“看到了,也听说每个月好几万只坛子运过来。”
    抱琴也跟着笑了:“郎君估计还不知道,高句丽奴工每天要吃掉多少腌菜,这腌菜的生意看似利薄却架不住量大。”
    “是,量大肯定会好。那么第三个工坊是什么?”
    “成衣坊。”
    不需要解释柳木也明白,这里有二十几万高句丽奴工,这些人要穿的衣服,还有挖矿的工作服什么的,成衣坊是一个海量需求的生意。
    抱琴却还是解释道:“成衣坊不在这里,我们都认为放在福冈会好一些,已经招募了三千熟练的倭女作工,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前制好十五万件工装、五十万只鞋子,两万件女装。”
    柳木点了点头,独孤兰若不想介入这个生意的原因他能够理解。
    茂山矿区是属于总舶司的,这里的奴工用工作服等都是配发的,这就代表着抱琴这成衣坊的产品是茂山矿区在采购。
    这件事情柳木确实不方便参与。
    柳木又问道:“抱琴,银锭最终的流向有调查吗?”
    “有,我安排了人。数次大笔交易的银锭流向都有确定,他们无一例外的把银子往齐州运,找翼郡王那里的部属去换成银币,极少许的银锭就算是被人拿回家,也不重要。”
    抱琴的解释没差错,个别银锭流向不明当真无所谓。
    柳木想了想之后再问:“他们怎么就想到去齐州换成银币。为什么不等你们换成银币了再和你们交易呢。”
    “不是解释了,堆起许多银锭就是给各商号看的。然后再告诉他们,合约先签订,付款退后。咱们大唐律,严禁金银代钱币交易。这些人就表示,立即要银锭,他们自己去官方的铸币坊换成钱币。那么我就安排人严厉的警告他们,别看这里是高句丽,咱大唐律在这里也管用。”
    柳木表示明白,说白了就是小商人初次合作,又害怕这么大的交易量收不到钱。所以自己运银锭去官办的铸币坊兑换银币。
    或者留下银锭,等着将这些银锭铸成银币。
    过程非常的顺利。
    齐州铸币坊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石见山的银锭,所以非常顺利的就收下来。
    寻常人分不清高句丽的银锭与石见山的银锭。对于银币铸币坊的专业人员,他们却可以分的非常清楚。
    柳木又问:“抱琴,公主现在在那里?”
    抱琴托着下巴思考了好一会才回答:“有可能在福冈,那边要建成衣坊。但最可能的还是鹿儿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