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找到攻克光刻机技术的契机
进入光刻机科研材料室,李长风如入宝库。
“这里面所有的材料,都是这八年来,老师带着科研团队所有人一起积攒出来的科研经验。”
杨清源院士抚摸着架子上的档案资料袋,神色复杂:“这里凝聚了整个光刻机科研所所有人的心血、梦想。”
李长风跟在老师的身后,看着老师没有说话。
“八年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将时间泡在了科研所,日以继夜的带领所有人一起努力,想要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刻机。”
杨清源脸上露出了一丝自嘲的神色:“当初,我满怀信心,觉得自己就连天行反舰导弹都能搞定,搞定光刻机肯定也没问题。
可是,我研究了八年,耗费了无数的资金,依旧没有任何成效。
这让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国家的信任,对不起所有对我寄予厚望的人。”
“老师。”
李长风神色一正,语气无比认真的大声开口:“你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你已经尽力了!这就足够了!”
对于自己的老师,李长风很了解。
他知道自己老师绝对没有像他说的那样,愧对帝国,愧对百姓。
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因为老师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了。
他太要强了!
“只要老师您尽力了,您就可以问心无愧,且无愧于国了。”李长风认真的对着老说说道:“毕竟,人有力穷时。”
李长风的话让杨清源院士微微摇了摇头:“我现在这个年纪,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了。
我现在只是想要多给帝国的年轻科研学者们闯闯关,最好能够把路打通。
这样你们以后就可以走的更加顺畅一点了。
长风啊,你是我最看好的学生,日后九州国帝国的科研界,就要靠你……”
“老师,九州国帝国有千千万万的优秀科研学者,我只不过是其中较为优秀的一个人而已。”李长风正色道:“所以,九州帝国的未来,不仅可以靠我,还可以靠其他千千万万的优秀科研学者。”
杨清源目光哑然的看着自己的学生,心头很是欣慰。
自己这个学生学识斐然,天赋卓越,年纪轻轻的就做出来常人无法想象的辉煌成就。然而,即使如此,他依旧没有骄狂,依旧谦逊温和,这值得高兴。
只有谦逊温和,能看从别人的优点,并且善于吸收学习的天才,才是走的最远怕得最高的天才。
“好了,你可以通过这里面的资料,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清楚如今光刻机科研所的科研项目进度。”
杨清源拍了拍李长风的肩膀,笑着对他说道:“你先自己看资料了解一下,如果他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请教老师。”
交代好了之后。
杨院士就回去继续他的科研工作了。
现在李长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通过科研所的各种资料,迅速详细的了解清楚,如今科研所的科研项目科研进度。
唯有如此,他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科研团队中去。
李长风没有浪费时间。
如获至宝的他,立即开始在科研所档案资料室里翻看哪些资料。
这里面存储的技术资料,还有各种信息,记录了整个科研所的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也详细的记录了科研所的科研路线进展。
这些动东西对于李长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能够对他的知识体系框架,有极大的完善补充。
刷刷刷——
李长风直接就对档案室的办工桌子上开始了学习。
档案室里的资料数量瀚如烟海。
好在这些东西,都被前辈一点点整理过,非常有条理,极大的方便了李长风的学习速度。
日复一日。
李长风在档案室里一待就是一个星期。
刷刷刷——
李长风翻阅着杨清源院士等人如今正在研发的12纳米光刻机资料。
越看他脸上的神色越凝重。
“有问题。”
李长风看了技术资料和各种实验数据和实验路线报告之后,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老师他们的研究方向好像走歪了,他们好像把正确的路线给抛弃了……”
拥有透析之眼的李长风,研读了杨清源院士他们的东西之后,发现了好几个理论漏洞,经过优化之后,发现是他们的研究路线出了问题。
科研路线非常重要,路线走出了,那几乎永远都不可能走到目标上了。
“先多看一点资料,看看老师他们最新研究的资料,最终确认一下是不是真有问题吧。”
做科研需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所以李长风并没有打算,立即找到自己老师说自己发现了问题。
他打算先求证一下。
他找到了老师杨院士,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最新的科研数据,都在科研所的计算机里存着呢。”
杨院士对李长风的请求,没有拒绝,亲自带着着他来到了科研所的超级计算机中心。
利用自己的权限,打开了数据库,将资料调取出来给李长风。
给李长风打开了数据库查阅权限之后,杨清源院士说道:“长风,以你的权限,是可以随时查看任意科研数据库的,不过需要你先去打声招呼,获取密匙。”
“好。”
李长风点点头,迫不及待的就已经开始查阅资料了。
他需要小心的验证,自己所想的东西,是否正确。
杨院士看着李长风开始自己查看资料,也没有打扰,而是趁着这个时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闭目养神了起来。
刷刷刷——
李长风的眼睛飞快的在各种资料数据上扫视而过,只要他看一眼,这些东西立即就会印入他的脑海之中。
然后,分析整理,与旧有知识发生碰撞,最后融合。
“果然!”
两个小时后,李长风眼中报发出了炙热的光芒:“果然和我想的一样!老师他们现在的技术积累,已经完全可以成功造出12纳米级别的光科技了!
但每次都和成功擦肩而过,没有能捕捉到最正确的那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