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54章 政策红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范阳一番话洋洋洒洒,动不动就国家战略,米国曰本,偏偏还说像模像样。
    谁也想不到他竟然有这么丰富的知识储备。
    说得李科长都接不上话。
    李美静在旁边看着,已经由爱慕上升到崇拜了。
    知识渊博,见闻丰富的人,在哪里都会受人另眼相看,原本只以为这个年轻人,只是一时凑巧,有勇气,魄力,赚了些钱。
    本质上还是暴发户。
    可范阳哪有半点暴发户的样子?
    无论说什么,都是胸有成竹。
    唯独李科长脸色难看。
    他想过范阳会不好说服,却没想到这么难啃。
    脸色连连变幻,这一次对话,自己完全落在下风。
    怎么办?
    难道就这么算了?
    要知道这一次对话,在李科长的心目中,意义重大。
    现在的皮鞋厂,谁都知道摊子虽小,但入股就是挣钱。
    这个范阳精得跟鬼一样,再在劳保皮鞋上跟他纠结,搞不好会引起反感。
    但又不能不说。
    叹了口气,索性摊牌道:“我还能搞到明年的无息贷款。”
    范阳一听,没有立刻搭话。
    嘴角含着笑意,看来李科长是个明白人啊。
    恰巧,这个范阳也是知道的。
    有句名言,叫作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提供的无息,低息,长期贷款,几乎每隔几年都会大搞一次,动辄几百个亿。
    好比有句标语,叫要致富,先修路,81年的时候,下放首批无息贷款,你只要敢开口,就敢给你放贷,新中国的很多万元户,实际上是贷款而来的。
    可偏偏那时候许多人胆子太小,不敢贷,甚至会出现村支书挨家挨户求着人贷的情况。
    关键的是,很多人都没还。
    后来就正规多了,审批也相对严格,但只要你是正当用途,要放贷还是很轻松的,无须抵押。
    一般国家只要有大的动作,都会来这么几次。
    要放到后世,好比2008年,四万亿救市,那几年,信用卡随便办,银行的人追着你办,你只要有张身份证,贷款买车,买房,把资金投入楼市,就等着赚钱,稳赚,这些都是政策红利。
    对创业者来说,抓住了,无疑是很大的机会。
    好比房地产商业化,矿产私有化,股票上市,期货上市,必须要经济助推嘛,这几大试点行业,都是逐步推行的,其中房地产在海南试点,没过几年就搞得乱七八糟,矿产私有化,参考山西煤老板,股票的试点主要在深圳,一经推行便取得成功,毕竟有庞大的实业基础,还有强力的财经把控。
    这几大试点行业,也成为了后世公认的暴富行业。
    但是现在92年底,对于范阳来说都晚了。
    像后世很多穿越小说,靠原始股一夜暴富,倒卖国库券动不动就挣几百万,几千万,都是瞎扯淡。
    小有获利,是可以的,总共才发行多少股票嘛,人又不是傻的,92年的深交所,门口就是通宵排队,人山人海了。
    这个年代的人,对于金钱的嗅觉,比后世强太多了。
    而李科长所说的无息贷款,其实很不错。
    而且你只要开了头,和银行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后期放贷更加轻松。
    靠你自己慢慢挣,你能挣多少?
    纵观中国的企业家,富豪,无一不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所以说,以中小企业撬动资本,这条路才是正确的。
    才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而93年这一批,范阳也是知道的,主要是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有300个亿。
    无关人情,也无关技术,更无关管理,一个皮鞋厂的生产而已,他大可以去别的企业挖人,李科长懂得这个,的确是张底牌,够资格上船了。
    “说是无息,也不准确吧。”范阳笑着说道。
    李科长丢出底牌,就一直在观察着范阳的反应。
    没想到他捏着下巴想了半天,结果又顶了自己一句。
    “低息,长期,关键这里面有个过程,我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
    范阳点点头:“好了,李叔叔这个以后再说,你的心思我明白,这个我不反对,我反对的只是劳保皮鞋这个方向,你要参加我们厂,我举双手欢迎,这个咱们另外找个时间再谈吧,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要告辞了,感谢款待啊。”
    说罢站起来就要走了。
    范阳说走,可其他人却还听得津津有味,顿时不干了。
    “急什么啊,才8点多,电视都还没看完啊,坐一会儿再走啊。”缺一门叫道。
    “是啊是啊,才聊几句就要走了,大家聊得这么开心的,阳哥你再给我们说说呗,你讲的那些很好听啊。”张雪辉捧着小脸说道。
    而李美静更是一脸不舍。
    李梅静的妈妈也说道:“就是,小范你第一次来,吃个饭就走了,陪你李叔叔多聊聊天嘛。”
    而李科长脸上也好看了很多,松了口气,还是这张底牌管用。
    也劝道:“未必你李叔叔还会生你的气吗?现在还早呢。”
    这样一来,反而不好走了。
    又坐下来看电视。
    大家天南海北,聊些见闻,缺一门和范伟,江军,张雪辉几个钻成一堆,聊他们在康定的事情,不时说得哈哈大笑。
    而李美静,李科长一家,眼光始终在范阳这里。
    而范阳没再说话。
    李科长便问道:“对了,小范啊,我听你的话,好像你对沿海一带,很了解呀,好像你对外贸很在行啊,说得我都很佩服,这些你在哪里学的。”
    “算不上吧,我都是看书,在外面跑,接触了几个做生意的人,略有了解罢了。”
    “呵呵,谦虚了,有志不在年高啊,以后你是想往外贸方面发展吗?”
    李科长在沿海跑了两年,对外贸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广州,珠海一带,到处都是外贸公司。
    “对,是有这个考虑,我现在一天到晚都泡图书馆呢。”
    “那我刚听你说,米国和曰本的钱不挣,这是为什么啊?”
    “很简单嘛,尽管在贸易上占据主动,但那是国家层面的,我们很难插上手,民间的贸易层面,还是很被动的,广州的边贸之所以繁荣,很多还是国家部委指派的单子,目前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额。”李科长忽然话锋一转:“不知道你对厄罗斯的那些倒爷,知道多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