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2017:是天才,亦是疯子!(4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商都有很多人在的。
    夏晓兰的待遇,绝对是大牌建筑师了。
    aia派来的人,以弗兰克为首,在商都。
    《domus》的记者,以及直接赶到商都的日本《a+u》杂志的记者,这么多人守着她做博物馆的设计,要说她牌面小,也没人信啊。
    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是华国新人建筑师国际扬名的好机会。
    打赢了官司,让她在纽约火了。
    但她真的搞好了博物馆这个设计,她能在整个国际建筑圈走红。
    像一把剑,锐不可挡!
    蒙德·道森也拦不住的超新星建筑师崛起。
    蒙德可有得痛苦了,坑了夏晓兰一把没坑死,等夏晓兰走红,他就要时刻警惕来自夏晓兰的报复!
    夏晓兰在二七广场考察现场。
    徐仲易买下的地皮,盖博物馆的地方已经先清理出来了。
    夏晓兰全靠自己的双脚,把土地的每一处角落都丈量了,这当然得不出什么准确的数据,她就是想亲自感受下,那些进入博物馆参观的市民,他们该如何走。
    建筑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人”的感受。
    和做生意差不多,不把顾客当成上帝,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顾客凭什么选你的商品?
    顾客是能引导的,能搞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来,但要如何留住顾客,还是靠商品质量,靠服务态度。
    博物馆也是同样。
    如果这个博物馆,能在商都耸立许多年,一定会有非常多的市民和游客参观过它。
    他们能参观商都博物馆,也会参观其他博物馆。
    夏晓兰不是要做最大最豪华的博物馆,却要做令人舒适、有特点的博物馆。不管人们一生中会走进多少博物馆,至少不会忘了商都的这座博物馆……这,就是建筑师应该做的,整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出令人影响深刻,感觉到“美”的建筑,这是有成就的工作。
    可能比开发了许多个住宅小区,更有意义吧。
    听说夏晓兰来商都,又恰好在二七广场附近,诸遂洲来看她。
    夏晓兰不甚热情。
    杜兆基人恰巧在鹏城,上次不欢而散后,杜兆基还没放弃打造连锁亚细亚的想法。
    杜兆基也来找夏晓兰。
    夏晓兰同样不甚热情。
    杜兆基的怒意在跳动,弗兰克拉住他:
    “你们不应该打扰她,夏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她的心思全在这件事上,她已经顾不上其他事了!嗨,先生,你懂吗,艺术的火花是一闪而过,你们的打搅,可能阻止了一个伟大作品的诞生!”
    有没有这么夸张!
    杜兆基嗤之以鼻。
    夏晓兰是一个狡猾的,强势的商业对手,她这样的人,唯一感兴趣的“艺术”,不是搞建筑设计,而是在纸上画钞票的新版图案吧。
    杜兆基不相信夏晓兰会全身心沉浸于建筑设计。
    可弗兰克拦着他,《domus》和《a+u》两本杂志的记者看着他,一群看上去就很穷的人对他怒目相视……至于吗?难道他找夏晓兰说生意上的事,真是十恶不赦的打搅?
    夏晓兰神叨叨的蹲在地上,完全不在乎形象,也不顾及身份地位。
    杜兆基一时语噎。
    看样子,真是魔怔了!
    杜兆基拂袖而去。
    没有人挽留他。
    这群人只关心夏晓兰最终会创作一个什么样的作品,“创作”是很私密的事,不管是同行还是普通人,能看到的是创作的结果,很少有人能旁观创作过程。
    夏晓兰对aia提出的申诉方式,是很新颖的。
    杜兆基也不会知道,除了记者和aia的人以外,围在这里的一群所谓“看上去就很穷”的人,都是一群搞建筑的。
    最先跑来的是豫南省设计院的。
    还有华国建筑学会的人也想来看看。
    他们没有人有夏晓兰这样的机遇,如果他们遇到这样的机会,他们的成就可能也不仅局限于现在,不仅局限在华国。
    这不是个人能决定的。
    个人的天赋有一定因素,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生在这样的好年代。
    华国接触国际建筑圈的窗口打开了!
    羡慕吗?
    羡慕极了。
    嫉妒不?
    有点点嫉妒。
    但嫉妒也不能捣乱啊,这是华国建筑师走向国际建筑圈,被主流和前沿认可的机会。
    他们守在旁边,不打搅,不捣乱。
    不能影响了夏晓兰的思路,如果夏晓兰有什么不懂的,他们也很愿意解答。
    再怎么天才,夏晓兰年龄就限定着,总有些缺失的地方。
    是的,夏晓兰没有助手。
    她一个人,要完成整个团队的工作,设计一座博物馆!如此繁重的任务,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有外国期刊跟拍,自然也是越快完成越好。
    这些人希望夏晓兰能手脚快点,让外国的记者们看看华国建筑师的本事。
    又怕她年轻的肩膀不能承担这样的重担,压垮了她,怎么办,丢脸丢到国际上?
    夏晓兰才不理会别人怎么想呢。
    她知道诸遂洲来了,她也知道杜兆基来了,她没心思应酬。
    这样的感觉很奇妙。
    抛开一切,在全心全意感受商都这座城市。
    她在现场逛,又在整个城市乱逛。
    她随便找了店,坐下来喝胡辣汤。
    她走到哪里,身后都跟着一群人,他们看她和上了年纪的商都老人聊天,听老人们讲过去的事。看着她和年轻的商都人聊天,有男人,有女人,还有不懂事的小孩。
    弗兰克是跟着夏晓兰,夏晓兰走到哪里,他就吃到哪里。
    弗兰克嘴里吸溜着胡辣汤,用筷子和羊肉烩面艰难做斗争,嘴里含糊不清:
    “她在和这座城市对话……”
    人怎么能和城市说话呢?城市是不能开口的死物啊。
    不对。
    城市不能开口说话,但人们生活的印记,就是那么清晰刻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这里的建筑,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的方言俚语,独具特色的美食,都是城市在讲述它的故事。有人聚居的地方,才叫城市。能为“人”提供各种功能的建筑,是好的建筑。
    商都是中原地区的铁路枢纽。
    夏晓兰沿着铁路边还走了两天,她看城市,亦看铁轨蔓延的地方,会有怎样的景致。
    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顺着铁轨走,路过的火车可紧张了,生怕这群人是扒火车的,要出人命的啦,危险啊!
    就这样,夏晓兰跑遍了整个商都。
    一天中午吃饭时,她好像忽然惊醒,打破了那种魔怔的状态,然后她看着身边围着的一群饭友:
    “……怎么这么多人都跟着我吃饭,这两天谁付的饭钱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