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
“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后官制渐定,自学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也。”————————【明史·选举志】
虽然皇帝这话是在暗示贾诩身为平准监,却对自己本职之外的选官任官一事妄加议论,有越俎代庖之嫌。但贾诩却我行我素,继续提出建议,要在河东选派官员的时候,严格遵循三互法的原则。
‘三互法’是最早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其初衷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利用职权之便,为宗族徇情营私、在地方结党自立。只是到后来回避范围越来越大、禁忌也越加严密的情况,导致官员选用艰难。逐渐的便不再墨守这个规定,只是保持着本地人不得任本地官的基本要求。
皇帝默然,如今朝中其实并没有严格的贯彻执行三互法,最为明显的就是本地人韩遂担任凉州刺史、作为韩遂的幕僚、金城人成公英却在做金城太守,当然,朝廷对于地处偏远、羌汉杂居、又被豪强把控着的凉州实在是鞭长莫及,采取‘凉人治凉’的策略也是无奈之举。
贾诩重提三互法,不仅是针对河东,若是真的细究起来,首当其冲的凉州上至刺史、下至县令等一系列官吏都将遭受撤换,连带着关中各郡也要遭受波及。
一下子要推翻现有的政治格局,破坏马日磾等关西士人的根基,这就是贾文和的手笔么?
荀攸眉头紧皱,上回算计河东豪强的时候也是这样,贾诩似乎一向都喜欢采取激烈、狠辣的手段来对付豪强,全然不计后果。荀攸看向皇帝,发觉皇帝面露沉思,似乎在慎重考虑贾诩话语中隐藏的深意,他自觉要说些什么了:“陛下,三互法交错繁复,施行严密,昔日三府选举,逾月不定,以至部分州郡长官久缺不补,不利于朝廷选官任事。”
“荀君说的是,现在追究起来,朝野动荡,终究是不好。”皇帝眼神从未在贾诩身上离开过,贾诩感受到皇帝审视的目光,微微低下了头去。
贾诩在打什么主意,皇帝心里大致明白一二,只是他并未与贾诩有过事先交流,重新提出‘三互法’来打压愈加膨胀的关西士人的主意完全是贾诩一人的想法。
荀攸似乎察觉到皇帝并不赞同贾诩这次过激的手段,趁热打铁道:“本郡人任职本郡,的确易有乡党包庇、徇私钻营之嫌。回避之制确有可行之处,只是需稍作改动,至于现有郡守、县令,则要顾念情势,不可一概而论。”
皇帝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又临时改口道:“还是荀君老成,三互法今后只需回避籍贯、亲属即可,至于什么甲州人为乙州官,乙州人为丙州官,而丙州人不得为甲州官这样的条例未免太过苛刻,予以免除了吧。”
贾诩对此没有意见,反而表示支持,像是根本没打算掀起朝野震荡似得。
在皇帝与荀攸、贾诩三人商议之下,新的‘三互法’也就是官员回避制度被大致敲定了出来;今后无论是刺史、郡守、还是县令,甚至是他们属下的从事、曹掾等部门官吏都要遵循籍贯回避制度。虽然范围扩大了,但回避的细则较以往却宽松了许多,县令一级的官员除了本县人以外,可以由本郡人担任;郡守一级的官员也是一样,其中依然严格禁止跟当地有亲属关系的官员任职。
为了避免三互法推行之初会出现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暂定只在河东郡施行,等河东郡培养出经验了之后,再逐一推广。
这样一来,河东郡守王邑肩头的担子就更大了。
“河东如今可以说是一片白地,王文都在河东既要修养生民,又要布施新政,实在是任重而道远。”皇帝说道:“我等既有定计,以后但有所新政,皆先施与河东,以观成效,而后再推行四方。是故河东必是朝廷首重之地,依我看,不如给河东郡守增秩中二千石,以向世人表示河东与弘农等他郡之与众不同,以及朝廷之重视。”
除了京兆尹与河南尹情况特殊以外,其他郡守基本上都是两千石的品秩,按照皇帝从后世角度的理解,给予河东郡守跟京兆尹、河南尹同样的比同九卿的中二千石待遇,不仅是对王邑的嘉赏,更是提高了河东的政治待遇,将其拔高到直辖郡的地位。
“王文都治下不严,本是戴罪之身,受如此嘉赏,若还不能为陛下办好事,那就真要严惩治罪了。”贾诩淡淡说道。
“我这不是给他一个人的,今后所有的河东太守,皆为中二千石,他若惶恐,那就愈该勤勉为政。”皇帝轻笑一声,说道:“不要让我失望。”
贾诩默然不语,好像这话不是说给他听的。
三人就王邑的封事商议完了之后,皇帝打算再说说划清、设置地方职能部门的事情,却被贾诩一时拦下:“曹掾属吏乃地方制度,沿袭数百载,一旦更易,是不是要先诏司徒等诸公,一并议事?”
“不用,马公等人虽然德高,但太过墨守成规,不会变通。到时候各执一词,争执起来愈发难断,还不如由我等先议定,再发给中台商榷拟诏就是了。”皇帝轻描淡写的说着,想了想,又补充道:“我等以往不也是如此商议要事的么?像是河东新政、或是对关东的筹划,哪样不是我等商议好了,再另行颁诏的?不必多虑了。”
贾诩若是真有异议,早在开始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何必等到这时候?听了皇帝的话,他很快便不再纠结于这么做合不合乎流程,也不再担心自己身为一个六百石的平准令、以微末之官参与国策的越权行为。
荀攸在一旁安静的看着这一切,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知道皇帝一直以来都有分尚书台权势的意图,有意重新设立决策机构,将尚书台当做纯粹的执行机构,分权与集权,是每个合格的皇帝都会做的事情,这是帝王制衡的手段。不管以后是尚书台独揽大权、还是变成侍中决策、尚书实行的模式,只要荀攸保证自己的权力不被分走就是了,哪里还会顾忌到别的。
由平尚书事、侍中荀攸与平准令贾诩议定的事很快就通过口谕的形式传到尚书台。
除了三互法、策试三署郎、太学生入河东等政策以外,更有皇帝对河东郡县改制的内容;从今往后的定制,郡府官署称为‘曹’,县府官署称为‘掾’,按照职能各分为主司法刑罚的决曹掾、负责基层官员策试的五官曹掾、负责各级学校的文学曹掾,以及负责掌管驿站道路以及巡视诸县的督邮等等。
与他郡不同的是,这些曹掾部门与中央九卿等官对接,就如决曹掾归属廷尉,五官曹掾归属五官中郎将,文学曹掾归属太常等等,几乎中央各官每一个都在地方上有相应的职能掾属,变相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这些政策本来是件好事,但对于司徒、录尚书事马日磾来说,让他不能接受,却不是这个新政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