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杨振兴的创新实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隔天一早,杨振兴还在国贸的办公室开会,段师傅一行人,已经早早抵达培训基地。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所以在得知杨振兴还在开会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感到意外。
    培训基地这边,王儒也早就安排好工作人员,带着大会堂五位厨师,就这么参观起来。
    来之前,段师傅他们不是没有听说过文泉春集团的培训中心大名。
    毕竟现在京城虽是首善之地,能拿得出手的私人厨师培训机构少之又少。
    大家耳熟能详的,无外乎是京城市所属的培训中心,还有各个区里面的培训中心等官方机构。
    杨振兴能将自家培训中心,在京城一众官方机构中闯出名号,占据一席之地。
    一般不了解的人,只会以为他凭借自己师父,还有他本身的名声地位而已。
    但今天实际参观完所有设施,段师傅几个人大为改观。
    他们发现杨振兴并非外界以为的那样,而是真的在这方面下足了本钱和功夫。
    从设备到师资力量,再到课程安排,可以说仅次于中烹协和市里的培训中心,位居这两者之下。
    尤其是针对内部员工的培训,针对性的只教授两到三道菜。
    这一点,作为厨房工作多年的老厨师,一眼就能明白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
    而且对外开办的培训班,教的也都是真才实学。
    说是真才实学,不是说学校里或者其他培训机构藏私。
    指的是一些技巧和门道,几乎都是入职后进了厨房,才能接触到的东西。
    这样一来,那些掏钱报培训班的学生,不至于工作之后一窍不通,完全摸不到头脑,可以很快融入到工作环境里。
    可别小瞧了这一点。
    能教这些东西,哪怕其他什么都不教,掏的学费就已经够回本了。
    几个人刚参观完,杨振兴那边也开完会,坐车来到培训基地跟他们汇合。
    简单打了声招呼,便交代工作人员,领着段师傅他们去更衣室换衣服。
    然后由杨振兴亲自领着,来到他研究菜品的工作室。
    段师傅几个人没有拍杨振兴马屁,赞叹他培训中心办的好。
    杨振兴也不知道几个人刚才参观完的想法,上来就直接介绍起现在的研创进度。
    “这次青奥会在金陵举行,所以要求菜品上,要突出体现金陵菜的特色。
    我这边负责的是开场汤,选择的是金陵四宝汤,不过食材选择上,进行了跟原本四宝汤不同的食材。”
    段师傅几个人闻言,都略微点头。
    金陵四宝汤的大名,他们并不陌生。
    这是苏省地区寻常百姓家里,比较常见的一道汤。
    四宝汤,准确来说,前身应该叫做四物汤,这是中医里记载的一道食补方子。
    使用了当归、川芎(xiong)、芍药和生地四味药材,具有补血养血功效。
    孙先生举事以后,定首都金陵,他不仅擅长西医,对中医以及饮食营养学都有很深的研究。
    为了调养身体,孙先生按照自己理解,对四物汤进行了调整。
    食材上改为使用黄花菜、木耳、豆腐和豆芽这四种食物。
    黄花菜利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膳食纤维和铁。
    木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物质。
    豆腐和豆芽不必多说,保留了黄豆里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还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后来一些人为了恭维孙先生,同时区别中医四物汤,便将改良后的这道汤叫做金陵四宝汤。
    段师傅几个人回想着四宝汤的内容,杨振兴没有停顿,继续讲解着自己对这道汤品的改变。
    “食材上,我选择了东北的猴头菇、云贵的松茸、本地的菜心,和徐州的山药。
    汤则是用鲁西黄牛的牛筋和牛骨,花费一天一夜时间进行熬煮而成。
    通过这种方式,来突出金陵菜本身的最大特点。”
    段师傅是几个人里年纪最大的,他的见识当然不在杨振兴之下。
    听完整道菜研创的思路后,不由得佩服的说道:“杨师傅果然不愧是烹饪大师,对各菜系的理解让人自愧不如。
    这道菜品看似简单,实则把握了金陵菜的精髓,一般人可做不到这一步。”
    对于段师傅的称赞,杨振兴十分坦然的接受了。
    不是他自卖自夸,正如对方说的那样,这道汤品,他的确是费了投入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
    说到金陵菜,大家首先脑子里冒出来的,无外乎那几道招牌菜。
    像是咸水鸭、鸭血粉丝汤。
    见识再多点的,可能会说出牛肉锅贴、鸡面干丝、酥油烧饼、少帅坛子肉等等。
    但其实,金陵菜的构成十分复杂。
    也正是因为复杂,所以导致许多名菜并不是那么出名,而且大多以为是其他菜系的菜。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还是跟金陵的历史有关。
    金陵菜起源于先秦,成型于隋唐,在明朝成为流派。
    明朝建国时,金陵是首善之地,可以说是四方云集。
    随之也就带来了其他民族和地区的菜肴,成为苏菜四个地方代表菜系之一。
    虽然后来国度北迁,但作为陪都,这些文化大多被留了下来,有了‘京苏大菜’的称呼。
    等到民国时期,金陵菜迎来发展顶峰,许多高官和社会名流,都成为了金陵菜的忠实簇拥。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使得金陵菜,尤其是小吃,得到空前发展。
    还留下了许多名人与小吃的佳话。
    所以就形成了金陵菜以‘京苏大菜’为主,其他外邦菜肴为辅的局面。
    比如四大名菜,松鼠鱼,是苏菜;蛋烧麦和美人肝,是清真菜;只有凤尾虾,是金陵传统名菜。
    同时因为地处江南,金陵菜还有善用蔬菜的特点。
    ‘金陵三草’和‘早春四野’闻名在外。
    杨振兴把金陵四宝汤,换成使用全国各地的特产。
    一方面在食材选择上,延续了金陵菜善用蔬菜的特色,同时也体现出其菜系本身,融汇四方的特点。
    简直是一道汤品出真意的典型代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