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龙虾菜
到场的评委有新嘉坡烹饪协会的会长,有亚洲知名的大厨,主角当然是现任埃科菲厨皇国际名厨协会的会长马艾尔。
比起国内不管干什么都要很长的演讲。
国外同样有这个毛病。
首先从知名厨师,再到烹协会长、政府官员,最后轮到马艾尔讲话。
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时。
埃科菲厨皇国际名厨协会的会长马艾尔四十多岁。
跟印象里很多中年歪果仁一样,他的脑袋上十分干净清爽。
大厅里的灯光一打,甚至还出现了反光。
他接过话筒后,介绍道:“上午好,各位来宾、观众还有参赛的各国厨师们!我是这次比赛主办方法兰西埃科菲厨皇国际名厨协会的会长马艾尔。
很高兴大家可以不辞辛苦来到新嘉坡参加这次比赛,同时也感谢新嘉坡政府对这次赛事的大力支持!”
不算烈的掌声过后,马艾尔接着道:“可能下面的很多人心里都在‘我的!居然讲了一个时还有人要上台继续讲话!我是来看参加比赛的,不是来听演讲的!’
放心诸位,我的话很少,很快就能完。”
这个看似十分失礼的话,居然引得了在场观众和台上领导嘉宾的笑容和烈掌声。
搞的杨振兴包括队伍里的其他人莫名其妙。
‘刚才难道不是在讽刺其他人讲话内容太多、时间太长吗?为什么其他人非但不生气反而笑的十分开心?’
杨振心三观被彻底颠覆了。
他发现自己似乎跟外国人合不来,搞不明白对方的点在哪。
他在台下想着,台上继续介绍道:“本次比赛是我们协会第一次组织举办,旨在发掘年轻有赋的青年厨师。
如果举办成功的话,我们协会计划在未来的时间里,将比赛常规化,会定期举办,我希望大家可以帮助我们协会实现这个计划!”
正如马艾尔的那样,他并没有太多话,很快就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所有人都讲完话,主持人站出来道:“下面请市长先生和马艾尔会长共同敲响开赛铜锣!”
话的时候,旁边就有工作人员扛着一个挂着铜锣的架子搬到了评委们面前。
迎宾姐也端着盘子送来了锣锤。
随着两人敲响铜锣,这次的比赛终于开始了!
比赛时间是七十五分钟,在锣声响起的时候,赛场边有一个倒计时电子表,也开始凉数计时。
开赛前已经通知过宣告比赛开始的形式。
所有厨师都么有任何意外和慌乱,有条不絮的进行着自己的作。
杨振兴也是如此。
不过他没有如同以往一样,首先清洗一边卫生,而是先打开了旁边的盒子。
因为盒子里装的,正是这次比赛要用到的食材主料。
这一看不要紧,看完之后杨振兴笑了出来。
这次比赛规定的食材居然是龙虾!
别看龙虾价格不便宜,也没几个家庭会花钱买龙虾回家吃。
但是中餐里面,用龙虾制作的菜肴还真不在少数,仅仅曾经的御膳里面,就有不下十多道以龙虾为原料的菜肴。
这都是杨振兴之前翻阅宫内典籍看到过的。
比如锦绣龙虾、翡翠龙虾线、黄袍加,还有粤菜传入宫里的名菜白玉龙珠等等。
全都是用龙虾为主料制作的料理。
反倒是鲁菜里面,没几道用龙虾制作的菜肴。
别看齐鲁大地背山临海,海岸线漫长,但不管是济府还是胶东,多是用对虾、青虾或者虾仁进行烹制。
杨振兴唯一知道的鲁菜龙虾菜,便是龙虾球。
没有任何犹豫,杨振兴将主菜播定为龙虾球。
不过让他苦恼的是,比赛规定除了主菜之外,还需要再上一道前菜。
所谓前菜,用中餐来就是刚入座上的开胃菜。
跟国内相同,西方的开胃菜也有冷之分。
回想之前在沪市跟着学习的西餐知识,杨振兴思来想去,半才决定做一道炸虾铃。
炸虾铃是传统胶东菜,以形态取名。
虾仁经过调味儿,挂上蛋清糊入油炸透,形似铃儿,故而得名。
在齐鲁沿海地区,这道菜多是作为宴席头睬席。
正常来,制作这道菜是用的对虾里名为‘鹰爪虾’的虾仁制作,这种虾也是做海米的原料,又俗称‘海米虾’。
但是现场只有大龙虾,杨振兴想了想,决定添加一些辅助,将这道菜做出来。
在杨振兴清洗卫生脑子里想着播的时候,现场主持人也在介绍各位参赛选手。
最引人注意的有三个人。
分别是来自霓虹的上田信,也就是之前霓虹代表队里称呼为上田桑的年轻人。
来自南棒子的柳弦武,就是那位要让所有人感受韩餐伟大光芒的厨师。
最后是新嘉坡本地厨师李文荣。
“来自南棒子的选手柳弦武师从着名韩餐大师金先生,是现在南棒子国内首屈一指的年轻韩餐厨师,被誉为‘未来韩餐的灯塔’,实力不俗。”
“还有来自霓虹的上田信厨师,同样是霓虹新生代的料厨师,曾在多位大师门下学习厨艺,在其国内的多项比赛中都取得了很高名次。”
“最后,则是来自我们新嘉坡的年轻厨师李文荣!”
介绍到自己人,原本比较安静的会场里立马爆发出烈的掌声。
主持人也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声音比刚才介绍别人高了至少三四个音调,继续介绍道:
“李文荣师傅十五岁分别留学意呆利、法兰西学习厨艺,曾在多个米其林三星饭店后厨工作,去年回国后,年仅二十五岁便成为米其林餐厅主厨!
更被不少人誉为‘东亚厨艺明之星’!实力连一些老牌米其林主厨都自叹不如。”
听着主持人话跟喝汤一样的介绍,杨振兴不屑的撇了撇嘴。
同样不屑的还有上田信、柳弦武等其他国外厨师。
甚至连一些新嘉坡本地的厨师,也都一脸让人猜不透的表。
果然吹嘘自己人这种事儿,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喜闻乐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