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七章欧战转折
第八五七章欧战转折
提高教师待遇,提高科学家的待遇,也不能光顾着外籍,寒了自己人的心。这需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
在北京城的西山,全旭准备兴建一座庞大的大学城,哪怕最普通的老师,居住的房屋也是两层两进院落,占地面积不低于两亩地。讲师则是三进院落,房间不低于五十间房子,占地面积不低于六亩地。
至于高级讲师级别则是占地十亩,房屋百间,至于副教授和教授级别,清一色是七进院落,采取园林式建筑,占地面积十五亩至二十亩不等。在全旭已知那个年代,很多学术大牛居然居住在筒子楼里,简直是暴敛天物。
当然,那个时候是国家穷,没有钱,负担不起。可是全旭在这个时空,却非常有钱,也可以学漂亮国全世界薅羊毛。
欧洲战争打得比另外一个时空更加热闹,那就是数百上千艘大明的运输船,把满载着粮食,军装、钢铁、火铳、火炮,刀枪、长枪、戈矛等装备,一股脑儿运输到了欧洲,让欧罗巴人可劲打。
其实大明早已关停了生产火铳的工厂,为了供应欧罗巴的需求,大明不得不重新开设了北京城和金州城的枪炮工厂,先进的步枪不可能出口,先进的火炮同样也在禁销之列,可是火绳火铳,燧发枪却可以敞开供应。
甚至为了满足东斯拉夫和南斯拉夫人的体格,全旭又从后世采购了一批直私在二十六毫米的无缝钢管,火炮则是采取了铸钢技术。
除了枪炮以外,同时,全旭又增加了六座生产黑火药的工厂,其实大明的武器装备已经不再使用原因落后的黑火药了,黑火药在大明只能沦为了烟花和爆竹,可是为了供应欧洲,只能销售。
可以说,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绝对不可能像历史上一样,三十多年结束,因为全旭不会同意的。
因为可以从欧洲吸血,全旭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建设大明国内,别看教育和科研方面投入巨大,可是同样收获也非常巨大。除了蒸汽机是全旭从后世搬过来的母机,除了火车以外,大明出现很多蒸汽机为动力的设备。
特别是在机械制造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大明的钢铁生产能力,比最初的十几万吨,到如今已经突破了千万吨。
这些钢铁很多都消耗在了基础建设方面,仅仅黄河大桥就修建了五座,分别是洛阳黄河大桥、郑州黄河大桥,济南黄河大桥,九原黄河大桥,银川黄河大桥,这些大桥,清一色采取了钢铁建造而成。
事实上,这仅仅是开始,辽河上也兴建了十一座大桥,用来连通两岸,除了修建大桥之外,修建铁路是吞铁大户。
全旭一方面是拉动内需,鼓励民间消费,一方面则是出口创收,江南对于修建铁路的呼声很高,不过现在已经进入了规划中。
其实,全旭对儒家谈不上喜欢或讨厌,如果把明亡归纳在儒家身上,明显是不够客观的,儒家的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已经变成面目全非。
华夏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令人羡慕的文化和灿烂的文明,然而,每隔几年百就会陷入一盘散沙。
归根结底,就是儒家太聪明了。就像某一个阶段,后世流传的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那就是:“你爱国,那么国爱你吗?”
结合儒家的观点,“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个观点,恰恰就是诠释了仇寇理论,至今传为美谈。可问题是,谁可以代表国?君能吗?一个君主昏庸无能,难道就要勾连外国,把自己母国灭掉?
这是何等荒诞的观点?
儒家培养了太多明哲保身的聪明人,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理智的聪明人。但这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靠的是无数偏执的守望者,而不是聪明人。
这就像当年迎着炮火,明知必死却依然含笑冲向敌阵的士兵,胜利与否与他们已经无缘,他们只是知道,必须有人去慷慨赴死。
如果人人都像儒家门徒一样,精打细算,计较得失,那么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在的中国。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永远都会需要有人来牺牲。
从中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依靠的是数亿农民,用交公粮的方式,养活了一亿四千万工人。
全旭仔细翻看历史书,也可以轻易的看出问题,汉朝虽然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因为汉武帝执行的是外儒内法,儒法合一。等汉朝完全尊了儒术,汉朝也灭亡了。
当隋唐时期的时候,李渊和李世民自认老子是他们的祖先,尊的是道教,所以才有了盛唐。
全旭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无论是外籍学者,还是本土诸子百家,都有用武之地,顾炎武的动作效率是非常快的,可能是因为全旭这个皇帝在南京城的缘故。
就在南京城的夫子庙一条街,张贴了拆迁告示,这个时代的百姓远不像后世的一样,他们实在是太畏惧官府的威慑,原本以为需要倾家荡产,可是当官府给予他们一比一点五倍的补偿之后,所有拆迁户就兴高采烈的拿着钱搬家了。
这一次规划,南京城一次性修建五百座豪宅,用来安置江南大学的老师,同时,江南大学也学习了辽东大学的管理模式。
采取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并且向南京都督府请示,每年聘请五十至一百名教官为江南大学的大学生进行培训。
对于这一点,全旭是非常赞同的,无论这些大学生将来是分配到政府部门,还是民政部门,对于军事知识的了解和熟悉,有备无患。
在这个时候,全旭接到了经过多次转递,抵达全旭手中的情报,法国和西班牙帝国正式开战。这场战役是法国人率先发起的,在法国孔代亲王(波旁家族)亨利二世·德·波旁率领18000名法国步兵、2000名骑兵和30艘战舰,突袭了西班牙北部小城富恩特拉维亚。
这是一场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的战斗,一方面西班牙帝国并不重视当地属于传统的巴斯克地区,并不是西班牙王国体系下的重点区域。所以,法国人可以轻易将城市包围,并从容展开进攻。
法国军队的攻坚技术已经比较先进。他们一面构筑起有效的炮兵阵地,一面在城市周围挖掘了堑壕和土木工事。陆军的几十门火炮和海军舰炮一起,向城内外发射了足足16000枚炮弹。西班牙守军仅有1300人,且火力被法军完全压制,城市本身也几乎被完全摧毁。
这场战争在历史上,法国军队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只是非常可惜,在这个时代,产生了一个非常滑稽的撞车事件。
那就是大明向西班牙帝国输送了十万名倭国雇佣兵,大约一千七百余名受伤的倭国雇佣兵被安置在这座小城休养。
结果,让法国军队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发生了,法国虽然向富恩特拉维亚发射了一万六千余枚炮弹,这些实心的炮弹大都打在了城墙上,对守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就在法国以为西班牙人无力抵抗的时候,两千余名法国骑兵,骑着高大的战马,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富恩特拉维亚城。
很显然,他们遇到倭国雇佣兵的顽强抵抗,这些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小矮子,利用街道上的建筑,从屋顶或巷口向法国骑兵发起猛烈的攻击。
两千法国骑兵经过三个小时的交战,仅仅不到两百人退出了富恩特拉维亚城,在这个时候,西班牙军队雇佣大明的运输船,运载着一万五千名西班牙军队,其中包括三千余名倭国雇佣兵。
对包围富恩特拉维亚的法国对于反包围,这场规模不算大的战争,以西班牙帝国获得了绝对的胜利,一万八千名法国步兵,两千名法国骑兵以用四千余名法国海军,在此战结束以后,仅不到三千人逃出了富恩特拉维亚。
为了针对法国出兵攻打西班牙帝国的报复,菲力四世命令军队与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兵分两路,夹击法国。
西班牙军队的主力并非西班牙军队,而是以倭国小矮子为主的雇佣军,这场战争倭国小矮子打得非常出彩,一度威胁法国国都的巴黎。
给敌人添堵的事情,这是全旭最愿意做的,虽然这场战役初期是西班牙胜利,可惜,法国却在战略上获得了主动权,他们利用西班牙帝国的加泰罗地区的农民对西班牙帝国的不满,孔代亲王率领一万六千五百余名法国军队南下,带领加泰罗地区的农民,直接将西班牙帝国拉下了神坛,同时让荷兰和葡萄牙正式成功脱离西班牙的统治。
全旭决定北上京城,去会见西班牙的特使莫拉莱斯公爵。
这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其实意义却不小,不亚于欧战的转折点,庞大的西班牙帝国终于露出了颓败。
全旭认为这场欧洲还没有流尽欧洲人的血,那就继续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