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必须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然,并非沈浪不想引诱阿济格进攻,但他的诱饵不是这一百多个满洲兵,而是整个勇卫营。
    让阿济格感觉自己有机会扑上来,而勇卫营没有足够的时间撤回去,这样就可能发生建虏最希望看到的近战。
    别说建虏的兵力更多,就算是同等兵力,贴身近战的情况下,沈浪都不看好自己的勇卫营。
    沈浪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单兵近距离拼杀中,勇卫营与建虏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不只是勇卫营,而是所有明军。
    满清能够打下如今的基业,其重步兵功不可没,阿济格对己方的近战肯定更加自信。
    不然的话,建虏也不会一次次的宁愿付出一些代价都希望冲到近前发起近战,就是因为对自己的贴身近战极为自信。
    所以沈浪投下的诱饵是非常吸引人的,毕竟这次勇卫营对建虏的杀伤是空前的,严重的打击了其信心和尊严,从上到下没人不想消灭整个勇卫营。
    等建虏发起进攻之后,自己再回撤,引诱建虏继续深入,然后迅速撤回防御阵地内。
    火枪、火炮连射几轮,肯定能给建虏造成不错的杀伤。
    要是阿济格被彻底激怒,下令发起攻坚战那就更好了,没携带任何进攻器械的骑兵进攻拥有多道壕沟防线的阵地,那不正是他沈浪最想要看到的吗?
    可没想到,以缺少智慧,性格粗暴闻名的阿济格,居然忍受住了这种诱惑,没有上当,反而选择了撤退。
    可能是前面打太狠了,阿济格也长了心眼,或者他也听了别人的劝吧,有些遗憾。
    既然阿济格不上当,沈浪也不会冲上去拼命,没有必要。
    不过,他也没打算让阿济格好好的走,立即下令周遇吉所部跟上去。
    必要的时候能咬几口就咬几口,同时要阻止他们将建虏的尸体搬回去。
    毕竟那些尸体身上的棉甲可是比较值钱的战利品,再让他们连尸体都收不回去,对其军心也是一种沉重打击。
    得知明军真的从后面跟来,阿济格暗自欣喜,但没有多久他就郁闷了。
    因为明军根本就没有拉近距离追过来,只是在后面两里左右的距离若即若离的掉着。
    而且还不是全部,只有不到两千的兵力。
    阿济格有些失望,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回撤,准备将这支明军引诱得更远一些再动手。
    因为明军太狡猾了,你一追他就跑。
    只有在他们跑回去之前将他们咬住,才有可能歼灭,不然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阿济格现在的心思主要在勇卫营身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那些尸体,毕竟骑兵也不好将尸体搬回去。
    如果仅仅只是将棉甲扒下来,将兵器带走,那样影响更不好,所以他只是下令将遇到的伤员尽量带回去。
    看到建虏没有停下来搬运尸体,也没有动那些棉甲和兵器,周遇吉也就没有率军上前袭扰,依然保持一两里距离的间隔。
    如果阿济格要是知道搬运尸体就有可能将明军引诱过来,恐怕他早就行动了。
    他一直担心明军相隔有些远,怕一动手就将明军给吓跑又追不上,所以才迟迟未下定决心。
    在距离大营只有三里左右时,阿济格得到消息,明军的主力也在后面跟着,只是距离更远一些罢了。
    他有些不明白明军主将跟这么远是要干什么,难道还想攻打自己的大营不成?应该不会有这么疯狂的人吧,这支明军的主将看起来也不像这种人。
    他懒得去猜沈浪所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自己能够咬住明军这支近两千的先锋军,让其无法逃脱,那很可能引诱明军主力前来救援。
    若是真的成功的话,那就有可能逼明军进行决战。
    这里距离己方大营比之明军距离其后方京师要近得多,真有什么变故,也是己方的援军更先一步抵达。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看到后面跟着的明军速度放得更慢,似是要停下的意思,阿济格第一时间抽出近三千精骑,并责令都脱下沉重的盔甲。
    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不顾一切追上并咬住明军的先锋军。
    这个策略也得到了阿巴泰等不少高层将领的认可,因为在他们想来,在明军的火枪面前,棉甲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防护作用,更别说山文甲了。
    大概在三百步内,棉甲就基本上挡不住明军的火枪了,棉甲的作用只是能少挨一两轮的射击,减少部分伤亡而已。
    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减少伤亡,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咬住明军的先锋军,哪怕是多付出一些伤亡都是值得的,这是能够保证胜利的前提。
    不然,穿再厚的棉甲,碰不到明军都是白搭。
    当然,这更多的是相对于满洲兵而言,因为只有满洲兵才有足够的棉甲,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军,配甲比例都不高,更别说棉甲。
    有了满洲兵带头,其他人也不敢有怨言,皆尽去甲。
    可不要真的认为是阿济格等满洲贵族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满洲兵的伤亡,这些抽调的人中,自然少不了汉人和蒙古人,而且还要将他们放在前面。
    在前面自然是最危险的,完全就是用他们的性命去消耗明军最开始的射击,而随着靠近,明军很可能都不敢下马装填弹药了。
    无法装填弹药的明军,在马背上就几乎没有任何的反击能力,那身处最后的满洲兵就可以付出相对较小的伤亡了。
    鉴于汉人和蒙古人的作战意志与满洲兵相差甚远,之前甚至还出现了大规模叛逃的情况,所以阿济格这次把汉军和蒙军最高的将领都带上了。
    让他们亲自给各自的军队下达死命令,若是作战不力,从上到下的相关人等都要受到严厉惩罚。
    若是再出现叛逃的情况,相关将领直接处死,留在辽东的家眷全部为奴,家产充公。
    满洲人为了能够控制人口更多的汉人和蒙古人,除了军事威慑,就是政治联姻以及控制人质。
    高级官员用政治联姻,再以子嗣为人质,中低层没有组建家庭的,则赠予他们女人、家奴,让他们生儿育女,而这些家眷自然就成了人质。
    所以,背叛的代价非常大,这也是很多投降满清的汉人在打仗的时候比之在大明更卖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因为如此,之前被击溃的汉军,有部分人思来想去最终又逃了回去,被阿济格狠狠的杀了一批。
    知道阿济格非常重视这一战,孔有德和尚可喜都不敢怠慢,尽量挑选忠诚度高,几乎不会背叛的麾下出战,心里一阵肉痛。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的伤亡必将不小。
    满汉蒙三军大约各配一千人左右,组成近三千人的精骑,依然是汉军在前,蒙古人次之,最后是满洲兵。
    在汉军和蒙古军中还有部分满洲兵负责督战和指挥,以确保汉军和蒙古军能够及时而坚决的执行命令。
    不说背水一战,但对这一战,阿济格等人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花了极大的心思,也想要拥有极大的收获,必须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