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让刘玄德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刘表的召集之下,荆州文武再次汇聚一堂。
    刘表将全柔的信笺,展露给堂中的众臣观看。
    此刻刘表的脸上满是一番喜意,他对着群臣说道,“孙翊不仁,终惹得义士举义,这既是人祸,亦是天意也。”
    众臣中现在还有许多未观看过全柔的信笺的,但听到刘表如此说,心中也了然了江东发生了什么事。
    其中一人立马拱手对刘表庆贺道,“江东内乱,实乃孙翊倒行逆施的结果,这也证明孙氏在江东不得人心。
    而将军在荆襄行仁义,兴王道,顺人心,彼逆吾正,孙氏败亡可计日也。”
    率先对刘表进行庆贺的,是荆州二蒯之一的蒯柔。
    蒯柔是刘表最信任的谋士之一,现任镇南将军主薄,他的话让刘表脸上的笑意越发浓郁。
    就像当初刚刚得知孙策遇刺而死的消息时,也是蒯柔第一个庆贺刘表。
    刘表看向这个深得他心的臣子,对着蒯柔说道,“当初子柔言道: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生乱者,义不足也。
    这句话在当时可诠释孙策之死,在今日又预言全柔之事,子柔之智,真是深不可测。”
    听到刘表这么赞誉自己,蒯柔脸上也露出了几丝得意。
    就在刘表与蒯柔这两君臣互相吹捧之时,堂中的众臣也都看完了全柔的来信。
    看完这封信后,他们对刘表方才口中的“江东义士举义”这件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堂中的许多臣子,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当初孙策身死后,刘表虽不想派兵攻伐江东,但也纳了蒯越之计,想通过煽动助长江东境内的山越叛乱之势,让整个江东彻底乱起来。
    但后来江东的情势的变化,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总的来说,就是喜了江东,愁了荆襄。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江东新主孙翊。
    从那以后,刘表也将孙翊当成了他的新的心腹大敌。
    在这个关头,刘表得到了全柔投诚,并愿献丹阳五县的消息,这怎么不能让他欣喜过望。
    在座的荆襄臣子中,既然荆州二蒯的蒯柔发言了,蒯越自然也不甘落后,他出拜言道,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全柔既有反意,将军不如派兵马接应之。
    这样进可以席卷丹阳断孙翊一臂,退亦可占据五县以图将来。”
    蒯越此言一出,不仅刘表听后点了点头,就是堂中的许多臣子也纷纷附言。
    更有一大臣直接出拜言道,“臣愿率一万精兵东渡入丹阳,接应全柔。”
    刘表朝这位大臣望去,脸上虽露出赞赏之色,但心中却起了忌惮之心。
    刘表对这位起忌惮之心,完全是因为他的身份。
    这位大臣名蔡瑁,字德珪,现任南郡太守。
    蔡瑁出身襄阳当地豪族蔡氏,蔡氏既是襄阳著名的士族,亦是当地势力颇为强盛的豪族。
    蔡瑁除了拥有深厚的背景之外,他还是刘表继室蔡氏的弟弟,是刘表的小舅子。
    当初刘表能单骑平荆州,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就是因为他拉拢了南郡的两大士族蒯、蔡二氏。
    在蒯、蔡二族的支持下,刘表才能那么轻松的戬除了,当时盘踞在南郡的众多宗强势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荆州之主。
    而在刘表平定荆州之后,因为蒯、蔡二族在南郡的影响力,也因为蒯、蔡二族为其平定荆州立下了莫大的功勋,所以刘表就对蒯柔、蒯越、蔡瑁这三人十分重用宠信。
    时至今日,在刘表的恩宠之下,蒯、蔡二族的影响力已经可以影响整个荆北地区。
    这就造成了,在有些时候,蒯越、蒯柔、蔡瑁三人的命令,甚至比他这个荆州之主的命令还管用。
    而这一点,又让步入暮年的刘表起了忌惮之心。
    在蒯柔、蒯越、蔡瑁三人之中,刘表最为忌惮的便是蔡瑁。
    因为蒯氏二英是文官,并不涉兵权。
    但蔡瑁允文允武,带兵才能甚佳,荆州水军的主力就是蔡瑁在掌管着。
    现在刘表看到蔡瑁主动请缨带兵东渡,虽然蔡瑁脸上显露的是一副为主尽忠的姿态,但一向猜忌心深重的刘表,却不由得多想了起来。
    现在蔡瑁的势力已经很大,隐有尾大不掉之势。
    若是此番被他带兵东渡,成功帮全柔稳定住丹阳五县局势,乃至拿下整个丹阳郡的话,那么蔡瑁的声望功勋就太大了。
    足以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想到这点,刘表看向蔡瑁的眼神都有些变了起来。
    刘表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用宽厚的嗓音对蔡瑁说道,“德珪既是南郡太守,又是孤的军师。
    南郡无太守,政务尚可由郡丞代之,但镇南将军若离了军师,又有谁能代之呢?”
    刘表的话语中体现出对蔡瑁浓浓的看重之情,但同时也是间接否决了蔡瑁的自荐。
    刘表委婉得拒绝了自己的提议,蔡瑁脸上适当露出了些失落之色,但他还是尊敬得朝刘表一拜,表示服从刘表的决定。
    只是蔡瑁在转身回到自身的座位上时,眼中悄然闪过了一丝阴霾。
    在蔡瑁入座后,刘表看向堂中的众臣,问道,“全柔是一定要派兵接应的,只是派何人去,众卿可有建议否?”
    刘表定下了议事的基调,那就是对于全柔的献城投诚,他十分心动。
    他是一定要派兵去接应的,只是派谁去,他还没有决定好。
    尽管在孙策去世时,他并没有派兵攻打江东,但现在全柔投诚与当时的情况并不同。
    那时候他刚刚平定荆南四郡未久,元气还未完全恢复。
    而且这次是江东内部主动有人投诚,并且以献五城为诱,丹阳郡地域广大,他的五县已经约等于正常一郡的面积了。
    这种时机在刘表看来,比孙策刚死时,更为让他心动。
    只是在他好不容易决定要出兵的时候,他竟然犯难起了带兵人选。
    刘表的难处,同样也是堂中众臣心中的难处。
    因此在刘表问出后,堂中竟一下子出现了诡异的宁静。
    这诡异的宁静,代表着目前荆州一个尴尬的境地。
    那就是将才不足,或者说重文轻武。
    刘表本身是当世名士,在他成为荆州之主后,他十分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
    但他本人不太喜欢武将,在他任命官职时,多以那人的文采名声作为判断依据,文人带兵者比比皆是。
    文武皆通之辈是有,但肯定不多。
    刘表的这种任人方式,就造成了荆州在其的治理之下,文人名士辈出,能征之将却寥寥可数。
    荆州是有良将的,例如蔡瑁、张允、文聘,刘磐等都是一时之选。
    但因为人数不多,导致这些良将要么镇守各地,要么因为其他原因刘表不想派他去。
    例如文聘,是刘表颇为看重的一名将领,但他目前驻扎在新野,防备着宛城的曹仁,根本没办法抽身。
    刘磐也是在长沙防备着黄盖。
    总而言之,荆州目前的军事局势就是,防守有余,进取不足。
    在这个尴尬的境地面前,别说是刘表了,就是堂中的许多智谋之士也没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堂中的场面一下子陷入尴尬之中。
    就在堂中的尴尬气愤越来越浓的时候,蒯越轻咳了一声,提出了一个建议。
    “使君忘了荆州尚有左将军乎?”
    听到蒯越提起左将军三个字,许多臣子的眼中一亮,而刘表的眉头则深深皱了起来。
    左将军指的就是刘备。
    刘备自从在徐州境内被夏侯渊与张辽击溃后,就南下投奔了刘表。
    在得知刘备来投奔自己后,刘表一开始的心情还是挺兴奋的。
    他特地出城十里相迎。
    在迎接刘备入襄阳后,还亲自命人为刘备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府邸,并且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帛。
    刘表这么看重刘备,除了刘备与其同是汉室宗亲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备的名声很大。
    这样一位名闻天下的人前来投奔自己,无疑是能让自己的名声更上一层楼的。
    所以刘表才表现出一副对刘备来投欣喜万分的态度,而且还对刘备十分恩宠。
    但刘备在襄阳定居后,让刘表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刘备在刚入襄阳时,身边只跟着一些残兵败将,兵器老旧,铠甲破损,就连刘备身上的袍服都撕了好几个口子。
    这副场景还让当时的刘表,十分同情刘备。
    结果刘备来到襄阳不过半个月,许多人就因为刘备的名声,赶来投奔刘备。
    那些荆州中的游侠最多。
    不过半个月,刘备的身边就已经聚集了三千左右新的人马,因为原本刘表划分给刘备的军营太小,刘备还专门请求刘表允许其扩充军营。
    不仅如此,荆襄地区许多往日拒绝刘表招揽的士人,都纷纷主动与刘备交好,有的更是直接成为了刘备的宾客。
    就如现在堂中的许多大臣,也经常拜访刘备,交谈甚欢。
    刘备军队所驻扎的军营,论热闹程度,有时都要比他这个镇南将军府强。
    从这两件事中,刘表意识到了刘备在天下间的名望有多大,刘备收揽人心的本事有多强。
    刘表对刘备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欣赏,慢慢转变为了现在的深深的忌惮。
    别人不知道刘表对刘备的态度,蒯越身为刘表的心腹,自然是知道的。
    所以蒯越现在主动提起刘备,这让刘表心中感到不快。
    他现在只想刘备消失于众人的视线之中,不想他有更多的表现。
    刘表温和的眼光不再,他用一双平静的眼睛看向蒯越,他在等蒯越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熟悉刘表的人都知道,刘表的这副神情,代表他有些动怒了。
    面对刘表的目光的注视,蒯越淡淡一笑,说道,
    “全柔献县投诚固然可喜,但孙翊的实力亦不可小觑。
    毗陵一战后,其收山越降卒数万,虽得细作探报可知,孙翊将这数万兵马分布各地,但其在短时间内,征集万余兵马讨伐全柔并非难事。
    全柔得守城之利,但毕竟势单力孤,加上孙翊有军略,时间一长,全柔必为孙翊所败。
    故使君派去接应全柔的将领务必善攻,必须能在短时间内攻下柴桑,这样才能得以迅速抵达丹阳支援全柔。
    左将军军中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三员万夫不当之将,可得善攻之效。”
    蒯越话中夸关羽、张飞、赵云为万夫不当,这可不是谬赞。
    在今年,关羽于万军中阵斩颜良一事已经传遍天下,令无数人惊愕莫名。
    而关羽来到襄阳后,他虽然自傲,但平时言语中多有称许张飞、赵云二人之语,认为其二人武勇不下于自己。
    这也让许多人认为,刘备手下拥有的万夫不当之将其实有三名。
    蒯越接着说道,“荆州中善守之将颇多,善攻者却不多,故而吾建议使君命左将军支援全柔,这是情势使然。”
    蒯越说出了他举荐刘备去的理由。
    虽然蒯越是看重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但这三人对刘备忠心耿耿,若是不让刘备当主将,这三人根本就不会搭理刘表的命令。
    刘表听完蒯越的理由,心中对蒯越的不满减少了许多,蒯越说的是有道理的。
    只是刘表心中的忌惮还是没有退去。
    因为众大臣都在,刘表不好言语,他便假装自己要独自思考一下,借机让群臣都退下。
    等众臣走了之后,刘表又让近侍偷偷的将蒯越召了回来。
    现在堂中只有蒯越与刘表,刘表在心腹面前无须再隐瞒自身的顾虑。
    “异度方才在会上的提议虽佳,但孤观刘玄德此人心有大志。
    恐放其东渡立下大功后,声威再度大涨不说,只怕他在成功支援全柔之后,会就此不返。
    如此孤岂不是养虎为患乎。”
    刘表对刘备的猜忌蒯越心知肚明,但他既然敢提出这个建议,就有他自己的看法。
    蒯越对刘表说道,“左将军军中虽有关、张、赵三员虎将,但其本身无甚将略,屡战屡败,况其手下只有三千兵卒。
    吾建议明公派其前去支援全柔,实乃是为了,借助其军中三员虎将之勇猛来攻破柴桑。
    柴桑乃江东重镇,非有虎将不可速破,但攻破柴桑之后,仅凭左将军手下三千士卒,又岂能直入丹阳乎?”
    “要想顺利支援全柔,定得另派大军。
    先前在黄江夏所请之下,明公调派了五千精兵进驻江夏,而左将军要想进攻柴桑,也需得先至江夏。”
    “江夏本有重兵,加上先前明公调派的五千精兵,合数之下,可组织起一支一万大军。”
    “明公可让左将军为先锋,为明公攻破柴桑,再令黄江夏率一万大军在后为主力。
    左将军若能攻破柴桑,黄江夏即可率军直入丹阳支援全柔,而那时明公再召左将军回襄阳。
    这样一来,左将军纵有功勋,但大功不入其身,又何有养虎为患之忧。”
    “再者,若左将军攻柴桑不利,亦可为明公损耗其实力,此乃一计双成之举,明公无须多虑。”
    蒯越话中没有明说,若刘备攻下柴桑之后,刘表召其回来他若不肯又当如何。
    但刘表却明白,有黄祖的那一万大军在后压阵着,刘备是不敢公然违抗他的命令的。
    否则的话.......
    刘表听了蒯越的完整计谋后大喜,他说道,“异度真乃吾之陈丞相也。”
    而后刘表也难得拿出了果断的态度,他当即决定道,
    “善,那就让刘玄德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