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七十七章 议事大会(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八月二十,汇聚在吴县的江东群臣一大早就在吴侯府外集合,然后在张昭、周瑜的带领下来到了议事大厅中。
    上百位臣子在张昭的安排座次之下,全都有序入座,他们双手放膝,目不斜视的等着孙翊的到来。
    而在大厅外,朱然统领的亲卫将议事大厅给重重保护起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就连议事大厅内都值守着近百位虎士。
    在孙翊还没到来前,厅内的臣子和虎士们全都没有发出一声声响,就像数百具庄严的雕塑一般,静静的等着他们的主人到来。
    这场议事大会,是孙策创业以来江东开的最大的一场议会,与会臣子之多,概无前例。
    此次议会的主要内容也是攸关着江东将来的命运,至关重要,因此整个大厅内此刻都弥漫着一股肃穆的气氛。
    厅中的臣子们没有等待太久,孙翊就在亲卫的护卫下来到了大厅门口。
    在孙翊出现在大厅门口的那一刹那,听到动静的百余位臣子的眼神,就齐刷刷的朝大厅门口看来。
    在确认是孙翊之后,这百余位臣子全都在座上朝孙翊拱手屈身。
    孙翊还未踏入厅中就看到这一幕,嘴角露出了笑意。
    虽然心里很爽,但孙翊没有迟疑,他大步跨进了厅中,往属于他的吴侯宝座走去。
    孙翊在来到高立于上的主座坐下后,张昭适时喊道,“起,”百余位群臣就齐齐从座上起身。
    在群臣起身后,张昭又喊道“拜”,这时起身的群臣齐齐对孙翊拱手参拜,口中尊崇地说道,“拜见君侯,君侯万安。”
    百余人的声音响起,声音之大引起了一阵回声,持续飘荡在这庄严的议事大厅之内。
    孙翊坐于主座,看到这一幕,心中油然生出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
    孙翊保持着淡定开口说道,“孤安,众卿请坐。”
    孙翊此话一出,厅内群臣们才都慢慢坐下。
    从孙翊还未进入大厅到现在,群臣们的动作都是整齐划一,一丝不苟,令人赏心悦目。
    “吾乃今日知为人主之贵也”这是孙翊此刻心中的想法。
    这些臣子动作能这么整齐,当然是练过的,这也是身为臣子的必修课之一——君臣之礼。
    孙翊虽然不是天子,但与这些臣子有君臣之实,因此这君臣之礼孙翊受的起。
    像那刘表、袁绍,都已经开始用起了天子之礼了,江东这里还算克制了。
    在群臣坐下后,代表着议事大会正式开始。
    张昭率先出拜道,“山越主力虽为君侯所击溃,大部已降,但千里重山中尚有不少余孽。
    这些余孽虽多为老弱妇孺,但人数众多,为了以防后患不可不早规之。”
    今日召开如此盛大的议事大会,当然不会仅仅就为了议一件事。
    “善,张公所言有理,诸卿可有良策。”
    孙翊心中有对山越后续处理的办法,就是历史上诸葛恪的那个做法。
    但君主是要群策群力的,兼听则明,没准臣子们有更好的办法呢?
    孙翊此言一出,不少臣子都出来参拜建言。
    建议多种多样,有说放火烧山的,有说派大军进山围剿的,有说在山外放置粮食吸引他们出来的,反正多是建议直接以武力征服。
    孙翊不置可否,这些建议良莠不齐,但是都没有一条可以让孙翊真正采纳的。
    在一些臣子建言之后,张昭坐不住了,他对孙翊建言道,“方才诸臣所言,昭皆以为不妥。”
    见大拿出来了,余下的跃跃欲试的臣子都暂时按捺住了心思。
    孙翊看张昭像是有方法,问道,“那依张公之见呢?”
    张昭拱手言道,“毗陵一战君侯受降七万余,这七万山越兵虽降但心中并未归附。山中山越余孽多为这七万降兵家眷,逼迫太急恐引起山越降卒哗变。”
    “臣以为不若从山越降卒中,按其之前分部各挑选些降卒入山。
    让他们前去对山中的山越余孽明宣君侯威信,君侯还可下令言明,自动出山者皆授田授粮收为子民,并且前事不究。
    君侯威望当前,又对彼等示之以利,恩威两下之下,彼等必携老扶幼,踊跃而出。”
    “如此,亦可进一步收服山越降卒人心,到时君侯军民两足又不损耗一兵一卒,方为上策。”
    孙翊听后脸上显露喜色,他对张昭说道,“老成谋国,吾之张公。”
    张昭这个办法比孙翊心中的那个办法更好,或者说更适用于如今的江东。
    因为毗陵一战孙翊是把整个山越的军事力量都给打没了,不同于历史上东吴是在慢慢的给山越放血,这两种对山越部族的威慑力可谓是天囊之别。
    在这种情况下,张昭的办法无疑是更适合的。
    “张公既有良策,那这一事就全权委托张公处理,至于详细规程,张公后期写一奏本给孤阅览即可。”
    张昭领命而退。
    在把目前江东最紧急的一件事议妥之后,张昭身后的秦松出拜,对着孙翊言道,“臣有一言要进于君侯。”
    孙翊知道重头戏来了,他对秦松言道,“文表请讲。”
    在得到孙翊的首肯后,秦松言道,“昔先君在位时,常有北进中原之念,惜中途薨陨,未能如愿。
    今淮南一地兵力空虚,加之江东内乱已除,实在是北进中原良机,臣请君侯奖率三军,北进淮南以遂先君之念。”
    秦松身为江东重臣,亲自打头提出近来在吴县闹得沸沸扬扬的北进一事,瞬间厅中就有一多半的臣子附和,皆言此刻应当北进。
    在大半的群臣都说要北进之时,臣列之中有一俊朗男子挺身高声言道,“不然,此刻不可北进。”
    孙翊向那人看去,正是建威中郎将周瑜。
    周瑜从座中而起,来到厅中与秦松相对,他对孙翊拜道,“君侯,此刻不可取淮南,应当西征荆州。”
    秦松眉头微皱,他没想到率先反对北进一议的会是周瑜,但尽管是周瑜,他还是坚持己见,“公瑾何言此刻不可攻取淮南?”
    秦松提出北进淮南是有理有据的,周瑜既然反对当然也要拿出理由来。
    周瑜对秦松一笑道,“因为时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