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人一杯
已经裂成一块一块但勉强维持着原状的茶杯,在两个得道高人的斗法之下,微微颤抖着,可以看见,不时的有水珠从茶杯裂缝之中渗透出来,但不等茶水顺着茶杯流在桌上,又会很神奇的被某种引力吸引回去。
小小的茶杯,几股一口就可以饮尽的茶水,在两人的较量之中,不停的来回往返。
然而正如小孤道人所言,所有的入道者之中,如果单论战力,武道者第一,斗法比拼之下,即便不是直接针对对方肉身,武道高手也更加占便宜。
水可养生,可以维持茶杯形状,甚至勉强进行修补,但在更加直接狂暴的毁坏性剑意面前,几只茶杯根本经受不住来回的撕扯,片刻之后,只听到一声崩裂的脆响,五只茶杯齐刷刷的炸开。
碎瓷块乱飞,噼里啪啦的打在精舍的墙壁之上,像下了一场暴雨,
桌上,五团茶水,保持着茶杯的形状,摇摆不定。
小孤道人脸色微微一沉,
这一场比斗,虽说方觉占了剑道更加强大的便宜,震碎了茶杯,可如论如何,输赢已分。
以茶待客,乃是礼数,若是连茶杯都没有,直接用茶水‘倒在’客人面前,这恰恰是极大的失礼。
“水形自然,然而没有了容器,没有了土壤河流,甚至没有了人,还要水做什么呢?”方觉微微一笑,忽然收了意念。
刚才双方意念比拼,勉强维持了平衡,此时一方忽然收力,只剩下小孤道人一方,顿时失去平衡,五团茶水‘波’的一下爆开,许多水滴,溅到双方的衣衫之上。
“夫子大才,在下自愧不如。”小孤道人神色数变,最后一稽首,叹了口气,道:“也罢,愿赌服输,就随夫子下山一趟。”
“倒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方觉却是一笑,把仅存的一只茶杯,也就是自己最初用的那只,推到桌子中间。
小孤道人一愣,抬起头不解的望向方觉。
“我乃是客人,主人家好心请茶,我自然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当个恶客。”方觉笑道。
小孤道人苦笑一下,拿起茶壶,没有用神通,注满了那茶杯,然后摇头感叹,“可惜只剩下一只茶杯,这世上的事,果真没有双全法,要么是你喝,要么是我喝,没有办法既让你满意,又让我满意。”
比斗输了,小孤道人多少有些郁闷,话中有话,表达着自己的不爽。
方觉想了想,说:“那道未必。”
说罢,缓缓抽出鸿羽剑。
小孤道人下意识的朝后仰了仰身子,微微惊恐,还以为方觉要忽然暴起伤人。
只见方觉手腕微微一抖,
嗤,
一声轻响,剑锋所至,茶杯从上到下,精准的被分成对称的两半,
奇怪的是,杯中的水分毫没有泄出来,一只杯子变成对称两半,各自满满半杯水,被剖开的平面好像一汪水面平坦,波澜不惊。
“一杯水,自然能让两人饮。道长请。”方觉道。
“你……”小孤道人终于面露惊诧,不可思议的看着那两杯水,一字一句的问:“你,你学会了御水术?”
“不敢言会,适才和道长论道,稍稍有所心得。”方觉点头道。
学会的确谈不上,但刚才双方比拼的时候,方觉下意识的亮起了眼中火苗,
在眼中,双方比拼时候用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空气之中,忽然变成了有迹可循的‘线条’,像是能量波动一般,看起来十分的复杂,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可言。
对于这种规律的掌握,便是御水。
片刻时间,谈不上看懂,甚至连入门都算不上,但多少有些心得,尤其是对于怎么样让‘水保持形状’,更是刚才双方拼斗的关键所在,
因此此时照顾芦画瓢,倒是起到了作用,勉强让水留在半只杯子里。
在方觉看来,这一手做的十分勉强,若是换一个场景,比如不用‘杯子’,或者水量、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不是这么一点儿茶水,那刚才片刻所得心得,其实没有什么大用处,
就像一个人看人作画,画了一只猫,他拿着画临摹,说不定也能画出一只似猫似虎的动物,有五六成相似,但若是让他自己独立画个别的,那却是无能为力了。
然而在小孤道人的眼中,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不说什么得道高人的斗法,即便是武林高手比武较量,也不可能在三招两式之中,偷学的真本事。
就是世仇,几代人厮杀百年,对对方的招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都很难得其真意。
就好比青云剑法,招数不多,经常交手的人,学会几招招数,不难,但绝不是学会了青云剑法。
就连江湖之中,一招一式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有迹可循的武功,都是如此,都不可能偷师,
何况无形、无迹可寻的得道高人的斗法?
心念一动,变化万千,如同云中游龙,海底暗流,不见真行,却能搅动风云变化。
前前后后不过一刻钟不到的比斗,就被对方看出了真相,学会了手段?
这还比个屁!
得道高人,岂非成了路边的大白菜?自己千辛万苦领悟的道,岂不是一文不值,人人都可以来走一走,踩一踩?
即便是心爱的徒弟,真心倾囊相授,也未必能领悟,即便有所领悟,也要十年八载甚至几十年的苦功,加上各种机缘,才有可能,更何况仅仅是短时间的比斗?
完全超过了小孤道人的理解。
心中也是微微庆幸:这样的人,绝非普通得道高人,又修的是武道,幸亏自己一向知道分寸进退,今日一开始便客气对待,之后又没有撕破脸,否则万一惹得对方凶性大发,真动起手来,那还真没个好结果。
想到此处,心中微微一动,
问道:“夫子这般大才,莫非,是国师大人一脉?”
天下修道之人,在百姓看来凤毛菱角,然而在得道之人眼中,还是有一些的,其中,又以当代国师为翘楚第一,门下人才济济,因此遇到这样的人才,小孤道人下意识联想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