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武德三年(公元27年)秋九月,青州的叶子黄时,耿弇的征齐大军抵达北海郡,虽然临淄之战魏军伤亡不算大,但骑兵的战马是彻底趴了,靠着吃秋粮才养回了点膘。
在休整的这一个半月间,光禄大夫伏隆已在睢阳和青州跑了个来回,给小耿带来了第五伦的勉励诏书。
“昔韩信破历下以开汉基,今耿将军攻祝阿复伍氏祖地,此皆齐之西界,起始相当。”
“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劲敌,临淄一战,堪比潍水。”
“出兵不过三月,将军已平定济南、千乘、临淄、淄川、北海、高密、东莱、胶东,破郡国八,陷城数十,未尝挫折,居功至大。然仍当以余勇再追张步,尽取三齐七十二城,则功必胜于韩信也!”
肯定耿弇和将士们功绩的同时,也暗示他快点解决残敌,悉平齐地。
耿弇接诏起身后,却问了伏隆另一件事:“伏大夫,听说岑彭胜于荆襄,并被拜为镇南大将军?”
“正是。”
耿弇好奇地问道:“他歼灭了汉军几个师?”
“俘虏数千,据说还有‘两万人’溺毙于汉水之中。”
耿弇闻言忍不住撇了撇嘴,都是老行伍了,还能不清楚报功那点门道?这根本无从对证的“溺毙”就很灵性,岑君然看着像老实人,也在魏军这个大染缸里学坏了啊。
而耿弇当然清楚虚报军功能得到多少好处,底下又有多少眼睛盼着,但他根本不屑于掺水!
因为耿将军的功绩,根本不需要夸大,就已经极夸张了。杀伤万余,俘虏五万!这惊人的数字,表明战争规模完全碾压了荆襄“小仗”。
耿弇似乎是犟上了,复问伏隆:“岑将军征战小半年,究竟为为大魏夺取了几座城池?”
伏隆实话实说:“襄阳、宜城等加起来,约有半个南郡。”
但岑彭还因此丢了随县,丹阳地区的贾复、邓奉二贼也不知是否平定,所以在耿弇听来,岑彭这功绩,水分极大!就这样还混上了“大将军”名号,虽是虚名,但仍让耿弇心中好不痛快。
若实打实算,他的斩俘、征服郡国的数量,十倍于岑彭!
伏隆也看出了耿弇的情绪,他就像是第五伦延伸到青州的手,耿弇要失控时替皇帝拉一拉缰绳,虽然不一定能止住这匹年轻的千里马,而当耿弇炸毛时,他则要替第五伦捋一捋,安抚年轻气盛的小伙子。
伏隆遂大笑:“最了解耿将军的还是陛下啊,陛下说,伯昭若闻岑彭受封,定然不平,让他勿急,若能灭张步,悉平齐地,伯昭亦足以加拜为‘车骑大将军’。”
他凑近在耿弇耳边道:“军中排位,仍在岑彭之上,仅次于马国尉。”
你看,除了约束、抚慰,还得适当将手里的粮食味给马儿闻一闻,让它有继续往前的动力。
骠骑、镇南、车骑,三大兵团司令犹如三驾马车,早已成型,第五伦如今深韵平衡之道,不让任何一人一马当先,马援在河济大战里功勋最著,成了“骠骑大将军”,第五伦就调他去凉州吹风,暗压了一波,让后面两位迎头赶上。
伏隆转述皇帝口谕后,耿弇这才稍稍受用,待到光禄大夫去用饭时,他才坐下来,就着牛肉——别问哪来的,以及随时备在中军的酒,细细品读第五伦的诏书,小耿对上面的夸赞其实很受用,嘴角不自觉露出了笑。
就在这时,耿弇的二弟耿舒摸到兄长身边,低声道:“陛下诏书中多次用兄长和韩信做比较,是否有深意?”
耿舒这么说是有原因的,韩信在灭魏、伐赵,取燕时表现颇为良好,几乎唯刘邦之命是从,但破齐后却渐渐骄傲,心态也产生了变化,有了长居肥饶齐国为王的念头,这才有了“大丈夫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的名场面。
而后韩信虽然在楚汉之间继续效命刘邦,但就在刘邦撕毁鸿沟之盟,背约追击项羽,韩信居然和彭越一起选择观望,导致刘邦又双叒败了一次。齐王是封了,但正式的封疆还没划分,直到刘邦答应自陈以东至于大海,说齐话的地方尽与韩信,他才带兵赶到垓下,参与了最后的决战。
在茂陵耿氏几兄弟里,耿舒是心思最重,对朝中派系斗争、君臣矛盾也更加敏感,耿舒担心,第五伦的诏令是在暗示耿弇:“汝功勋尚不如韩信,勿学淮阴,速来彭城助战!”
然而耿弇只抬头看向自家二弟,冷冷地说道:“怎么,汝想做蒯彻?”
“不敢,弟不敢。”
此言吓得耿舒下拜顿首,给他十个胆子,都不敢劝兄长自立啊!
相比于汉初韩信横扫北方,一将独大,第五伦阵营里却有好几个势均力敌的将军,各将一方,甚至还有吴汉这等竞争者在后追赶。而第五伦又数次调换防区,导致魏国都快“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了,完全没有自立观望的可能。
他们的老父亲在朝中做太傅,几个兄弟或为郎官,或为校尉,茂陵耿氏虽不似巨鹿耿,和第五伦结了亲家,但亦已和魏国牢牢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没必要行险。
“最好真不敢。”
也不想听弟弟解释,耿弇只没好气地给了他重重一脚:“滚,陛下与我君臣互信,别说让我听到离间之言,就算汝再敢想一想,我定大义灭亲,斩了汝祭旗!”
撵走了耿舒,耿弇遂开始准备继续南下,进攻张步最后的老巢:琅琊、城阳两郡!
耿弇是准备遵循诏令行事的,倒是青州刺史李忠,觉得齐地八郡初降,这时候耿弇就要将大部分机动兵力带去琅琊,就不怕后方这些“传檄而定”的郡不稳异动么?
于是李忠隐晦地劝耿弇:“陛下也未定某月某日必灭张步,耿将军不如先在北海闭营休士,待后方安定,东莱、胶东那些躲在山中的张步残党剿灭后,再征伐不迟。”
然而耿弇却颇为坚决:“不行,我说过,必在入冬前,击灭张步,如今只剩月余,岂能再空待下去?”
青州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餐,在徐州彭城摆着,若眼睁睁看着没吃成,就算大魏顺利一统天下,耿弇也会扼腕后悔一辈子!
耿舒也好,李忠也罢,都未能理解耿弇:他和拖拖拉拉惹汉高不快,为自己埋下祸患的韩信不同,耿弇对打完仗能得多少封地,多几千封户,亦或是留在齐地能否裂土封建其实不感兴趣,他真正“贪”的,其实是战功荣誉本身。
此外,还有不甘落在袍泽后的争胜之心!唯独第五伦料准了他的心思,给岑彭封的“镇南大将军”,刺激到了小耿。
“战马已吃饱粮食,将士也休憩完毕,应趁士气未消,严冬未至,速破残敌!”
耿弇掷地有声道:“陛下乘舆且到彭城,身为臣子,当先一步抵达,击牛酾酒以待天子,岂能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
……
严格来说,琅琊、城阳两郡,虽然也说齐地方言,属于“三齐”的一部分,但在汉朝,却被中央人为地与青州兄弟们分离开来,琅琊被划入徐州,城阳郡则分给了兖州……
这一波操作,和文、景将统一的齐国强宗,一口气分成了七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此一来,竟导致琅琊人张步到了临淄,就成了“外州人”,古人最重乡党,没了同州的关系后,青州士人对他的向心力大减,各郡望风而降。
还是琅琊、城阳两地可靠,张步自临淄惨败后一路南逃,抵达城阳首府莒城后,得到了几个弟弟接应,才稍得喘息。
莒城乃古莒国所在,位于齐、鲁的边缘,西边是沂蒙山,东方则是滨海丘陵,一条沂水穿行,使得这里山川纠结,足以自固。
“战国之际,乐毅伐齐,破齐七十余城,唯独即墨和莒城保全,齐王便是靠莒城维系社稷,等到了田单反击。”
“七国之乱时,城阳国在这山海之间保持忠于大汉,没和胶东胶西的亲戚们一起闹腾,经受住了叛军的围攻而不陷。
“赤眉军樊崇大败新军,横扫天下时,唯独在他家乡莒城,樊崇竟未能攻克,败下阵来!”
以上都是齐王张步对自己的安慰,但其内心依然颇为纠结惶恐,身在莒县,却没有一日能够安寝,日夜南望,盼着去找刘秀搬救兵的方望能早日归来。
九月中,方望真回来了,他不负期望,带来了刘秀给张步的话:
“齐王。”
“坚定守住琅琊,撑到入冬,便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