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招待
外头,严如山问过工程队的徐领头,知道他们工程队的人随身带着各自的碗筷;去村里借东西的时候,便只借桌凳,村长带着人帮忙将东西一道送来严家。
而随行之人便是红星村的几个村干部,严如山去王村长家时,他们也在;正与王村长商量着严如山这边请人做工的事儿;既是在,他们难免得过来帮忙。
到了严家后,村书记和会计看到在院子里的人,心下了然。
“严先生,您这里有客,我们就先回了。”王村长和两位村干部有眼色,也有自觉;主人家有客,非生死大事都得往后拖。
严如山忙出声拦下,“王村长,你们不用走,他们都是工程队的人;你们正好一起商量商量,他们要丈量后山砌墙面积,还得劳你们几位招呼着。”
他不能时时在红星村,把事儿交给工程队领头之人,还有王村长是最好的;他们负责修建的活儿,家里这边爷爷时不时去看两眼。
“好说好说,您是大忙人,您忙您的,他们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有好处的事儿,谁会往外推;何况是关乎整个村子的事儿。
徐领头走上前,“严老板,这几位是?”
“他们是红星村的村干部,这位是村长,旁边两位是村书记和会计。”
“你们好,麻烦你们了。”徐领头多少猜到了一些,无非是住宿的事儿。
严如山这人有能耐有人脉,品行好,没想到城区外的村子里也吃得开。
王村长乐呵呵的与之握手,“你好你好,我姓王,你可以叫我王村长。”
“我姓徐,他们都叫我老徐,外面的叫我徐工头。”徐工头笑着介绍,而后看向严如山,“严老板,吃饭有着落了,咱们先安排住宿?”
“行。”严如山视线落在王村长三人身上,王村长连连点头,“住宿的事儿没问题,我们村子人少,住户少;排除六家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入住的,其他人家都能安排两个人住进去,只是......”
要是白住,好些人家怕是不会答应。
“安排了住房的人家,一天给两毛钱当住宿费用。”严如山适时开口,“他们吃饭有我这边安排,不用跟着主人家吃;”
王村长松了口气,笑着点头,“这个价钱倒是合适。”何止是合适,赚大发了,在院子里的工程队人数至少二十人;不算多的,就这二十个,一家安排两个人,粗粗一算,两个月下来也要两百多块。
费用不可谓不大。
加上砌墙的人工费,材料费,他们村这位新搬来的严家是真有钱;为了一个山头还砌墙,不过人家高兴就好,拿钱买高兴来着。
“那就这么着。”严如山拍板决定了,徐工头笑着开口,“那,村长是您来安排,还是其他人安排?”
王村长道:“我来安排,等你们吃了饭来叫我一声,我亲自带你们去各户入住。”
“行。”徐工头点头应了。
严如山开口,“村长、村书记、会计,你们都留下一起吃个饭吧?来都来了,再走可是瞧我家不好?”
“严先生这话言重了。”王村长苦笑,念头一转;与村书记和会计各自对视一眼,转头与严如山道:“严先生话都说到这儿了,我们再走可不行了;那就谢严先生相邀,打搅了。”
“不用客气,等会儿饭菜摆在院子里,堂屋地方不够大,大家见谅。”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徐工头率先表态,“哪儿吃都行,能吃饱比什么都强。”
“这话实在,在哪儿吃不重要,只要能吃饱,其他都是虚的。”王村长很是赞同。
双方都没意见,严如山寒暄两句,徐工头喊来人摆好桌凳;严如山告罪一声去了厨房,徐工头跟王村长等干部坐到桌前聊了起来。
“王同志,龚同志,等会儿多做三个人的饭菜。”严如山没进厨房,站在外面与王大丫和龚招娣说话。
王大丫擦擦湿淋淋的手,走上前低声道:“严同志,家里的大米不咋够了;我数了数,他们一共来了二十五个人,其中包括这几个做饭的,现在再加上三个人的饭菜,够呛。”
“白面烙饼,蒸包子馒头都可以,他们来这儿的第一餐,不能不吃饱吃好。”
“行,白面还有五十多斤,烙饼快一些,您看行吗?”
严如山颔首示意,“行,就这么着。”
“成咧,您到外头擎等着吧。”得了准话,王大丫嘴角含笑回到龚招娣身边一起帮冯正做晚餐。
旁边的田婶许婶等人没听见他们说什么,专心备菜。
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冯正穿着厚衣服,系着围裙,被后灶一熏,加上人胖肉多,运动量一上来汗水顺着脸颊流。
王大丫见之道:“大傻,汤炖上了歇会儿,别时时刻刻守着了。”
“不,不了,我守着。”冯正连连摆手。
王大丫无奈摇头,不再劝;从冯正到严家起,每次做饭都要亲自盯着,不论是汤品还是其他的,不管多热出多少汗都不退缩,她们都不知该说他是耐热还是敬业好了。
“王大姐,大傻这样挺好的,他做的菜那么好吃不是没道理的。”龚招娣翻不过来拉了拉王大丫的衣摆,“大傻那脾气改不了的。”
想起大傻的情况,王大丫除了叹息,旁的也做不了,“你说的也是,只是,现在还好,到热天可别热晕了。”
夏天最怕的就是下厨,热的人浑身是汗。
冯正好似没听见她们的话,只盯着炖的汤,累了就到旁边坐会儿,但是绝对不离开灶台。
“得了,赶紧切肉吧,等会儿该吃饭了还没做好。”王大丫拉着龚招娣转身继续忙去了。
灶房外头,王村长跟徐工头已经聊了起来,两人说话做事很相合,很快就熟悉了起来;王村长人老成精,在徐工头嘴里套了不少外面的事情。
村子出去的人都是年轻人,每年就回来那么一两次,能知道的信息很有限。
王村长也不例外,就算有个儿子在城里工作,倒地不如常年在外面跑的人知道的多,知道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