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书信
周亮工面露沉思之色,半响过后才道:“这闵元启信心倒是十足!老实说,我听闻有一万多山东镇兵去云梯关,我就奇怪一点,为什么闵元启不迅速毁了盐池,不叫他人窥探盐池之秘,然后带着军营将士,把钱粮细软带上,火速逃离?以刘泽清部的行军速度,闵元启由滩涂海边南下,绕道盐城进泰州,到了我这泰州城里,盐池毁了,细软带走,刘泽清还能来强攻泰州不成?这人真是有大本事,还是舍不得家当的愚人村夫?”
“当不是后者。”周亮敏沉声道:“闵元启我见过几次,也深谈过,其见解不俗,也向来不将钱粮之物看在眼里。他若是贪财的,怕是没有眼前的这基业格局。赚多少,用多少,全部用来壮大军队部曲,打造工坊基业,这是个心怀大志的人物,不可以寻常军汉和村夫视之。我看哪,他不肯走,是真的对战事有信心。”
“他怕是把正经的镇兵当成土匪了吧?”
“倒是没有。”周亮敏把书信递给周亮工,笑道:“他在信里不是写了?刘部兵马,杂兵战力比土匪强不到哪去,所谓精兵,也就是稍好一些的土匪,比流寇杂兵还稍逊一筹。只有其内丁精锐,勉强可算强失,但比较起我大明辽镇精锐,流寇老营兵,仍逊一筹。其部也就是比操江营,江南大营,南京京营要强的多,因为后者只是市井中人,连兵也算不上,连土匪也不如,土匪好歹上过阵,见过血,那些兵,名义上是我大明禁军,营兵精锐,也不过就是一群顶着兵丁名义的乌合之众……大兄,从他的这些话里来看,他倒是真个是个清楚明白的人,并不是狂妄自大的无知之徒。”
“他这些话,倒是有些道理。”周亮工看了看信,放下之后思索着道:“我兄弟二人曾经募集过民壮,倒是真的比所谓经制之师强的多,我们也见识过山东镇兵,对百姓如狼似虎,对东虏就是畏之如虎,几万山东镇兵,面对几百东虏都不敢出战,刘泽清在上一次东虏入寇之时,躲开了怕是有千里之远。这些所谓兵马,真的是未必强的过保护自家产业和家人亲朋的地方民壮。”
“何况是训练过的地方民壮!”周亮敏眼神一跳,神色也是有些兴奋的道:“想我们当初在潍县聚集数千民壮,面对东虏攻城一样守的住。看来闵元启也是打这样的主意,依托那边的千户所城和备倭土城,坚城之下固守,坚壁清野,耗敌士气,趁机突袭获得全胜。以我对山东镇兵的了解,未必不是没有可乘之机。大兄,你是未见过那云梯关的旗军训练,我平生所见兵马众多,能如那般苦训的,怕举世之间也真是不多。”
“这事你也和我提过多次了。”周亮工沉吟片刻,终是下定决心道:“我立刻以淮扬道名义反对刘泽清向云梯关进兵,同时上书朝廷,再写私信给马瑶草和史道邻等人,言明我这边的立场和闵元启的苦衷。当然,若其不能胜,这些大人物是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卫所武官强行出头得罪刘泽清这样的强藩。若其果真能抗的住过万大军,那也正如他自己所言,云梯关的兵马能证实其自身价值,朝廷怕是自有考量,也不会容忍那刘某人继续妄行下去。”
周亮敏连连点头,笑着道:“这是江北局面的一大变局……高杰向来桀骜不驯,朝廷怕是信之不过,也就是史阁部为了大局对其屈意安抚,连高杰家人都照顾有加。黄闯子倒是忠诚,但也嚣张跋扈,不好节制。花马刘和曹州刘就是一对祸害,但兵强马壮,朝廷不得不屈意招揽,隐忍不发。若闵元启能击败刘泽清大军,朝廷诸公是必定眼前一亮,此后怕是会刻意加以扶持。毕竟江北有此人和没有此人,那是完全不同,朝廷在布置防御之时,可用的棋子和变招也就多的多了。”
“还是兵力不足。”周亮工叹道:“想叫那些大人物能青眼相加,没有两三万人是说不过去的。”
“他的三千多兵,可全部是按内丁装备和训练,三千多内丁,比起三万营兵只强不弱。”
“咱们去看过,心中了然,故有此想。”周亮工摇头道:“你叫为兄和那些大人物写信说,闵某人的三千多营兵皆比家丁,人家怕不是要把牙齿笑掉了去。要真是这般写信,为兄怕是从此之后很难取信于人。”
周亮敏也是一阵默然……他是在云梯关亲眼看到旗军是怎么训练的,那些每天艰苦的训练,包括吃饭坐卧的规矩,熏陶出来的旗军行止坐卧都如斧削刀刻一般,如山石一般冷峻陡然,叫人生出一股敬服之心。
那此实战演练,火铳打的砰砰直响,人就在火铳下不足半臂距离列阵向前,稍有不慎怕就是会被火铳直接打烂脑袋。
这样的训练已经无限接近实战,又有百里,二百里,三百里的艰苦跋涉,锻炼旗军的耐力和团体协调的能力。
这些训练,都是周亮敏在云梯关亲眼所见,其中的一些关窍当时还不太懂,比如说坐卧吃饭都要报告排队,还有衣袍要整洁如新,犯者轻则禁闭,重则鞭刑,看起来比明军的营规还要严苛的多。
以闵元启的解释来说,长途行军往返是类似实战演练,锻炼耐力和毅力,还有将领的带兵能力,考验的是队列行军,宿营,恢复体能,戒备突袭等诸多能力。
平时的规矩之多之严苛,是令将士有成为军人的自觉。
衣袍靴子则是为了使军人有荣耀感,不论别处如何,云梯关的将士始终要视自己为保家卫国的战士,有自己的骄傲和团体的荣誉感。
加上那些令人恐惧的体能训练和实战器械,阵列等训练。
以周亮敏这个参加过抗击东虏并获成功的官绅看来,这样的训练出来的士兵,加上是在本乡本土与敌人交战,迸发出来的战力绝对会远远在客兵之上,甚至不逊于各将领的精锐家丁。
所差者,怕就是装备,格斗的技巧和经验,将领的阵战指挥经验等等。
这些东西,也并不是绝对不可弥补。
最少以周亮敏看来,眼前的这一场战事,怕是真的如闵元启所言,其胜多负少。
一旦获胜,必定要比上一次云梯关的卫所军斩千级土匪首级要轰动的多。
本朝至崇祯十七年止,动、乱不休,战乱不止,一阵斩首几千级的战事比比皆是。
流寇从开初几千上万人一股,到后来啸聚几十万人,结果在优势官兵进剿之下各部流寇纷纷被歼灭,最终在车厢峡被围的只有几万人。
那么多流寇哪去了?以抚变剿,临阵的文官武将都是心如铁石,将士们需要首级战功,那些流寇的下场不问可知。
还有数不清的土匪,响马,海盗,还有东虏入侵……
辽东曾经迎来东虏的大屠杀,天启皇帝因此减膳撤乐,悲伤不止。
到得崇祯年间,天下之乱,百姓离乱死伤之惨,天子便是天天减膳撤乐,也是无法弥补民间的惨重损失。
一阵斩首千级,杀的还是普通的土匪为主,在南京的大佬们眼里,委实也是不值一提。
若不是淮扬道这里没兵,说实话便是周亮工也未必瞧的上闵元启,若非如此,怕是闵元启现在的这游击将军兼守备,加都督佥事的官职,也是未必能凭着战功拿到手中。
事实上当初闵乾德去南京活动,最终的底线也就是和朱家合力,替闵元启谋一个卫指挥或卫指挥同知,加云梯关守备,这已经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阴差阳错之下,才有得眼下的官职地位,是以闵元启才有信给周亮敏,此役过后,闵元启还是不欲失大义名份,若朝廷转手就把他给卖了,为了刘泽清将云梯关视为弃子,那么闵元启也只能忍痛抛弃大明了。
当然,最后那是威胁之词,对周亮工这个海防道,还有南明此时的大佬来说,他们是丝毫不知此时东虏才是最大威胁,多尔衮等人已经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并且追击得到北京。
重新替崇祯吊丧,下葬,允百官哭临,在这些不要本钱的事情上,做的比李自成要漂亮的多。
但俘获太子,定王,永王这三个小孩子之后,立刻秘密斩首,不留丝毫隐患。
秦王,晋王等诸王关押,大半年后和弘光帝,潞王等诸王一并明正典刑,甚至是凌迟处死。
从崇祯十七年的夏天到冬季,这半年多左右时间,清军是在北直隶和河南,山西一带与顺军交战。
李自成交替后撤,并无在河北,河南和山西与清军决战的打算。
但顺军此时的体量极大,大明的降军加上地方武装,还有顺军本部力量委实不小,也是给清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李自成不断收缩兵力,意欲在陕西与清军决战,利用潼关天险挡住清军。但顺军接连撤退,老营兵损失惨重,对明军百战不挫的流寇对清军却是怎么打都打不赢,其连吸引清军全部主力都没做到,多铎便是在讨伐顺军的途中,清廷感觉无需多铎部与阿济格会师,这一部清军由此南下。
那也是明年的事情,最少在此时此刻,南明君臣虽知清军已经入关,但由于崇祯年间清军五次入关都退出,由此给人强烈的错觉,很多人认为清军多半还是会如前几次一样,在大明饱掠财富获得好处后再度退出。
由此南明君臣眼里,流寇还是最大威胁,东虏只在其次,并且可以用谈和手段来解决这外来的麻烦。
闵元启的威胁,怕是正好能打到南明君臣的七寸上。
当然,那也是最坏的结果,并且最少在现在这阶段是不能明言之事,只能旁敲侧击。
闵元启将这事交给周亮工这官场中人来做,那是相当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