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四一三章 桓温痛并快乐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桓温回过神来的时候,双方的协定已经达成了不说,杜英也展露出了足够的诚意,桓温很难再要求杜英多做什么。
    袁宏想了想,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除了琅琊之外······都督不会还提出其余条件了吧?”
    杜英颔首:
    “无外乎通商也。”
    顿了一下,他解释道:
    “和荆州的通商。”
    袁宏大笑道:
    “想来大司马是很痛苦了。”
    自从南阳纷争之后,关中和荆州在明面上的交往已经断绝。
    当然, 融入到关中组建的商贸网络之中会有莫大的好处,所以荆州世家一直在暗戳戳的和关中贸易,对此桓温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是不敢拦,而是知道拦不住,世家对于地方上的掌控远胜于大司马府,所以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和关中贸易的话, 则无孔不入。
    桓温既拦不住他们,还会得罪赖以为后路的荆州世家, 得不偿失。
    但是暗中到底是暗中,桓温没有深究,可不代表着荆州世家就可以把生意放在桌面上来谈。
    暗地里的交易,总归数额是有限的,再加之关中的商品也没有什么真的令人非买不可的魔力,特点还是在物美价廉上。
    经过荆州世家这么一折腾,物美价廉这个优点至少要打一半的折扣。
    自然在荆州的销路也不是很好。
    荆州世家们看着关中商贾能够在江左赚翻天,连带着江左本地的世家都能够通过分销来喝一口浓汤,也看着巴蜀的世家同样和关中眉来眼去,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一支又一支商队面前形同虚设,甚至还看着河北的世家都能够通过正式的通商协定和关中展开贸易了······
    要说不眼馋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是世家,凭什么你们吃肉喝汤,而我们只能看着?
    所以荆州世家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寻求和关中正式而规范的展开贸易的可能。
    没错,本来就是靠着恶意调控市场价格和黑吃黑来发财的世家,现在竟然想要建立起来一个有秩序、价格稳定甚至价格低廉的市场,也算是独一份了。
    但是开放荆州市场,就代表着关中赖以征服天下的软实力可以肆无忌惮的进入。
    关中商品大行其道,连带着关中的生产模式和社会制度思想都会一并进入, 换来荆州的金银财富大量汇聚在本地的经销商身上,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会源源不断的外流。
    荆州的民生经济将会完全仰仗于关中的商品供应,而开设在本地的家庭小作坊在关中的流水线生产面前毫无抵抗能力。
    而且荆州距离关中很近,甚至杜英都不需要图谋在荆州开设新的工坊,南阳、许昌等地的工坊完全可以全力供应荆州的需要。
    这就意味着,一旦桓温想要和杜英翻脸,杜英甚至都不需要担心要为之付出建设在荆州的几个工坊的代价,就可以直接让整个荆州的经济民生崩溃,哀鸿遍野之下,最终被摧毁的,还是大司马府对荆州的统治根基。
    用后世的话来说,荆州世家看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一直想要成为买办,奈何桓温不同意。
    而杜英现在提出和荆州通商的要求,不啻于要在荆州开设通商口岸,撬开荆州的大门。
    袁宏他们这些以前只知道读圣贤书的文人,在关中浸淫日久,也知道了经济才是真正能够摧折一个社会的最强大武器。
    此所谓上兵伐谋也。
    所以想必之前就很务实的大司马一样知道开放通商会带来什么。
    但面对杜英想要合作的诚意,面对荆州世家甚嚣尘上的吵闹, 桓温的底线, 又能够坚守多久呢?
    “或许也不一定痛苦,更可能是痛并快乐着。”杜英想了想说道,“荆州世家现在甚是嚣张,根据六扇门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多次流露出染指大司马府人事调度安排的意思······”
    袁宏顺着话茬说道:
    “听说留守荆州是习凿齿这家伙,所以这也自然。”
    习凿齿是襄阳习家的人,是桓温幕府中的老人,德高望重并且一向代表荆州世家行事,如今他辅佐桓熙留守荆州,桓熙无能暗弱,习凿齿,准确说其背后的荆州世家,有了通过控制桓熙来控制荆州,进而控制桓温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桓温一时半会儿定然回不了荆州,郗超和桓豁作为文武上的左膀右臂也去不了,所以他大概只能眼睁睁看着荆州世家肆意施为。
    若是此时引入外力,反过来压住荆州世家,或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未尝不是好事。
    关中势力的渗入,显然就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当荆州世家意识到自己不但可以从和关中的贸易之中获得好处,而且还能获得一个掌握他们生死命脉的“主子”时,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屈服,定然也要和关中在整个商贸的掌控权上斗一斗。
    因此杜英才会说,桓温对于和关中通商,应当是痛并快乐着。
    “也不知道大司马最终会如何抉择······”袁宏无奈的说道。
    显然这种不管怎么选都有利有弊的选项,会让桓温很为难。
    大司马看上去手段狠辣,但是曾在幕府待过,并且多次出言顶撞桓温还毫发无损的袁宏却很清楚,骨子里,大司马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或者说,他会非常顾虑一举一动的得失利弊,只是等真的盘算清楚、下定决心之后,才不会有所改变。
    但思索、斟酌,也有一个过程。
    且大司马这等当世数一数二的枭雄,最终做出怎样的选择,袁宏不打算猜,猜也可能猜不中。
    猜错了怪丢人的。
    他只有轻轻叹息:
    “若是大司马再年轻十载,又或者子嗣之中有能够追得上都督一半的人,又何止于此?
    荆州世家可没那么大的本事。”
    杜英轻笑:
    “哪有那么多‘若是’呢?”
    “哈哈哈!”袁宏放肆的笑了几声,“所以,都督,这就是天命所归啊!”
    “莫要说漂亮话了。”杜英没好气的打断。
    “袁某不打诳语。”袁宏当即回应,他目光灼灼看着杜英,“天命所归,不在大司马,更不在建康府中那些无能的皇亲国戚,又在何人?
    天下纷纷目光,可都看着都督呢;关中一片赤诚之心,火热汹涌,也正等着都督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