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收网
送走邓芝、刘巴之后,李素回到内宅,就想找妾侍温存放松一下,顺便问问找世家女眷打探情报的进度。
但没看到周樱,他就问了绣瑟,被告知说姐姐还在别院待客,李素就让绣瑟先给他揉捏一下,眯一会儿等着。
……
“姐姐不喜欢收容宫里放出来的宫女,和我说就是了,这才多大点事,我们右将军府又不是养不起——不过上次已经送去那几个,不碍事吧?
你夫君初举孝廉,仅为郎中而不出来做事,也是浪费才华,下个月就到右将军这儿办差历练,岂不是好。”
李府别院中,周樱跟杨修的夫人林氏享用着茶点,一边说着笼络的话。林氏也频频点头,这几日相处下来,她已经被周樱展现出来的画大饼笼络住了。
她夫君杨修刚举孝廉,确实也没什么差事,能有个立功的机会,仕途起点就顺利一些,也是好事。
她便答道:“那就好,多谢妹妹了。右将军但有需要为朝廷出使一类的差事,我夫君口舌便捷伶俐,多能效劳。至于上次送的那几个宫女,送了也就送了——是我婆婆留下了,她也年老了,伺候不动我公公,有几个宫女服侍起居也好,反正我房里没留。”
林氏这么说,显然也是懂得官场各类职务的立功机会多寡,自古搞外交事务确实容易捞到比较高的级别和起点,杨修的出身家世又适合干这个,不容易有被人扣留的风险。
至于宫女,只要不抢她老公就好。
周樱点头赔笑,一边心里非常专业地回忆着夫君前些日子交代的问题清单,觉得是火候问最后一个敏感问题了:
“你们杨家也是四世三公,若是德祖公子也年少有为,将来五世三公也不是没可能。大王与右将军也是很想仰赖的,可惜当年的小误会,前将军在讨董光复雒阳的时候,杀了德祖公子的堂叔……”
周樱口中的前将军,自然是指关羽,这是上个月刘协刚封的。
关羽光复雒阳时,杀过受董卓之命接任河南尹、负责放火烧毁雒阳城的杨懿,这是刘备阵营和弘农杨氏一个绕不过去的旧仇,虽然不是什么重要任务,但话必须说开了,这样才显得诚恳。
而且这种话题也不适合男人与男人之间谈正事儿的时候提到,那样没有回旋余地。一群妇道人家正合适聊这个。
林氏当然知道重要,都没等周樱说下去,就若无其事地接话了:“嗨,六叔那……说实话,我家德祖也就给点面子,喊一声六叔,当初杨懿听命董卓接任河南尹的时候,就差点儿没把我公公气死,连说家门不幸。再说了,幸得前将军当时保住了雒阳城,按说你直接投诚义军不就好了么。
不过,杨懿可能也是没想明白,也是怕弘农之地在董卓之手,不听董卓之命可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老家族人会被……过去都过去了,反正我公公和德祖每次聊起这事儿,都是说这种大是大非,宁可舍生取义,也不能焚毁宗庙啊,前将军杀了杨懿,也保住了我们杨家的声誉,算是两全其美了吧。
我们杨家,还不是谁占了弘农就得仰人鼻息,不过如今可不比当初了。德祖经常跟我说,虽然段平东是个谨慎的,但董国舅为人张扬轻浮……嗨,咱妇道人家,说这些干嘛。”
林氏这番话说得很干脆,而且把杨彪、杨修的态度都说得似有根据,作伪的概率应该不大。或者说,至少杨家人是用心考虑过如何回避这笔历史账的。
周樱也不负责最终判断,只是默默记下,又说了一会儿拉家常的话,送了一些果品让林氏带走。
“这样一来,跟韦氏几个分支的人也都聊过了,卫氏那几个蠢妇倒是嘴上没把门的,居然还以为夫君最近真的重用王必呢。只剩下杜氏,族中要人多在袁术控制的那几个县定居,也不来走访,不好请呢……让夫君另想办法吧。”
周樱最后把这几天的成果在心中梳理了一遍,准备向李素汇报。
关注公众号:,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
“如此说来,杨彪杨修是不看好董承了,他们这是觉得董承德不配位,才不镇局,迟早头重脚轻,出事儿比王允还惨。杨彪杨修有脑子啊,这是已经看出了我让你请客的意思。另外几家,见识还差些火候。”
李素当然比周樱懂行得多,听了周樱绘声绘色地说了各家女眷的表现后,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的判断,结论跟周樱的看法差不多,但细节更丰富。
周樱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夫君能从这些转述中,都听出比第一听众更多的隐藏深意。
她也不敢多嘴,就静静地听李素最终分析结论:“如此说来,杨家应该是彻底捐弃对董承的期待了,知道他必然不长久,知道要怎么站队。
至于韦家,只是一开始对王必有结交之恩,李傕当权那两年,也庇护过王必,所以这次王必要报恩。现在看来,是韦康这一脉跟咱作对,韦晃是无辜的,到时候清算分清楚就好,不要多株连,也安定人心。
卫家的卫觊一脉,按你的说法,是铁了心跟韦康有勾结的——我估计卫觊就是放不下旧仇,肯定想以袁绍为退路了。除了卫觊以外,其他那些当初没有分润到河东解县盐湖之利的卫家支脉,倒是未必一条心,如果有可能宽宥赦免,也可以考虑拉拢。只可惜,卫觊是卫氏最大的分支了,其他人也不值多少。
杜陵杜氏,我来想办法,过几天,我带兵到杜陵边境,邀桥蕤一家饮宴,共商京兆救灾事宜。到时候,大家各带两户京兆豪族作陪,也算各安其心。到时候,就能见到杜氏的要人了。”
桥蕤是袁术部下,跟李素自然是互不统属,但目前双方的辖区犬牙交错,李素有京兆八个县,桥蕤有京兆五个县,而且中间无险可守,真要是闹冲突了,桥蕤肯定是扛不住的。
李素是刘协圣旨封的京兆尹,桥蕤只是表的冒牌货,李素以礼相请他不敢不赴约。
只不过,桥蕤肯定不敢来长安城里,怕被扣了,李素也不可能去杜陵县城,双方只能是在长安城与杜陵县之间的上林苑遗址,选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野餐交游,各自稍微带点卫兵,约个“单刀赴会”。
上林苑就是汉朝的皇家园林,是汉武帝登基后第三年开始修的,不过上林苑占地极广,足有三百多平方公里,所以几乎是包着整个杜陵县的——杜陵是汉宣帝的陵墓,那已经是汉武帝的孙子了,所以是先有的上林苑后有的杜陵,汉宣帝是在爷爷的园林里找个了地势高的地方埋了。
说白了,连杜陵杜氏这些世家,都是当初西汉后期,原本是外地豪族,因为朝廷打击豪强,强行迁徙外郡富户来守陵,让他们种皇陵旁边的皇庄,但是又给他们免税,代价是“以役代税”,也就是免税的代价是让他们出人力和材料,确保常年修缮翻新皇陵的地表建筑、确保杜陵四时祭祀。
后来西汉灭亡了,长安周边的旧皇陵翻新祭祀情况,雒阳的新朝廷也懒得管。所以杜陵杜氏这些家族,才靠着依然沿用的免税政策钱滚钱越做越大,一边免税一边在修皇陵和祭祀上偷工减料,完成原始积累。
周樱听完,松了口气,觉得好歹交给她的活儿都忙完了,能打探的也都打探出来了,剩下的有夫君操心,她就不担心犯错了。
周樱体贴地帮李素揉捏着太阳穴,懂事地说:“都是妾身不能帮夫君更多,还要劳烦夫君亲自邀约桥蕤到上林苑赴会。”
李素淡然一笑:“我本来这几天就要请桥蕤摊牌——我准备六月中旬,就把‘准备暴涨调高长安粮价、欢迎各地商人高价卖粮来长安赈灾’的消息,通过桥蕤传达给袁术和刘表。
何况,桥蕤名义上也是京兆尹,他不想自己治下的五县大规模饿死人,他就也该上心。我这阵子也了解过了,我们这边好歹还是修渠扑蝗,多多少少能抢救些粮食回来。桥蕤是个武将匹夫,袁术麾下又缺乏擅长内政整顿的大才,根本没人抢救百姓。
袁术控制的京兆五县,情况其实比我们还遭得多,只不过现在还没到秋收,看不出差距,秋收一下来,高下立判。我肯牵头统筹这事儿,桥蕤还该感谢我呢。大家都带上女眷,桥蕤才放心我不是想动武扣人。”
李素心情正好,就顺势怀着显摆之心,把刚才跟刘巴、邓芝说过的“模仿范仲淹和王安石的赈灾秘法”,跟自己的女人也卖弄了一下。
周樱听说夫君要“让长安粮价暴涨,引诱商人远道而来卖粮”时,第一反应也是瞠目结舌,无法理解,反应比刘巴还不如。
李素得意地跟她讲解了很多推演,她才似懂非懂。
不过这也正常,深闺女子,能学会如何社交就不错了,哪里会懂经济和商业呢。
周樱只是本着对夫君的关心,怕夫君惹事,想来想去,不放心地说:“夫君,此事哪怕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妙,可以救民,但百姓始终不知道‘如果你不这么做,他们最后会有多惨’,这种事情,怕是卖力不讨好啊。
妾不懂什么大道理,读书也不多,只知以扁鹊之神技、想要上医治未病,尚且被蔡桓侯讳疾忌医。百姓之无知,过于蔡桓侯,夫君之神术,却未必显于扁鹊……”
李素摆摆手:“你这番话,倒是跟邓芝相似,不过邓芝是怕我们清算世家太慢,给他们时间如此造谣生事。只要正式实施之前,把造谣挑事的源头掐了就好。我心中自然有定论。”
周樱听邓芝想到过,就没有多说,当晚只是好生服侍李素,让他缓解疲劳。
但还真别说,三人成虎,听周樱也想到了这一点,李素第二天就忍不住反思——为什么连邓芝和周樱都想到了,刘巴当时却没提醒他呢?
刘巴对于经济规律的洞察,应该是远远高于邓芝和周樱的。
熟读史书的女子都看得出来,刘巴不至于智商不够。
动了这个念头之后,李素忍不住往深了揣摩,然后自己吓了自己一跳:“卧槽,刘巴该不会是去年为租庸调法改革背锅背多了,这次不想再主动背锅吧?他要是也看出这里面的风险,怕不是怕我让他以他的名义提出‘涨粮价’的恶政,到时候出事了让他背锅?
连刘巴都如此趋利避害,莫非是他真心觉得这事儿会留下恶名,洗都洗不白,所以哪怕有大王力挺,他都不想主动沾染?”
一想到这儿,李素不由有些不甘心。
确实,上医治未病,最怕的就是无法证明自己的功劳,反而因为病人没生病,最后还以为自己白挨了几针针灸、白吃了几副苦药,反而埋怨医生。
偏偏李素还没有设置对照组实验——其实,要证明他的经济学理论正确,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设置对照组实验。
比如原本如果什么都不做,京兆一百多万百姓要饿死二三十万,或者被迫流民逃荒。要是李素给部分地区提前高粮价、另一部分地区不做处理,作为“实验对照组”。
那么到时候,提前涨价区域该饿死的十五万人或许才饿死一两万,而没提前涨价区域依然饿死十万到十五万,那百姓肯定将来都会彻底记李素的好。
甚至不打击挑头散播谣言的韦康、卫觊,都不要紧了,到时候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可问题是,为了证明李素的正确,白白多饿死十万对照组百姓,这个代价也划不来啊。
从头到尾,李素的治疗手段,都是把病人压制在无症状状态,这人家怎么感你恩嘛。
不过,李素想了之后,觉得还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吧,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就多死十万人,这种心狠手辣的事情还是干不出来。
他还是按照原计划,让邓芝准备收网,另一边,也给杜陵桥蕤发去了邀请函,约好了双方只需各带五百骑兵到上林苑赴会,商讨买粮赈灾,而且酒宴上带的贴身侍卫不能超过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