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114.不得不做的事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听陶洁这样说,高崎就叹息了一声。
    他说:“所以,好多事情,不是咱们想做,而是不得不做啊!
    在这个社会上,咱们只想着为自己活着,根本就做不到啊!”
    陶洁仔细想着高崎的话,不出声。
    高崎就继续说:“薛雪的死,让我心里明白了很多事情。
    你想想,如果咱们能力再强一些,把咱们的生意做的再大一些,大到有足够的财富,可以满足薛雪的愿望。
    比如说,让她跟着咱们干,给她一份高工资。不用太多,就像咱们给胡丽丽的那样,她还会为了钱,去给刘群生当情人吗?她不给刘群生当情人,就不会死。”
    陶洁想想,高崎说的有道理。
    “可是,薛雪不是胡丽丽,她没胡姐的本事啊?”她不由说。
    高崎就又叹息一声说:“本事是慢慢学的。你刚从厂里出来的时候,有现在这些本事吗?”
    陶洁又不说话了,心里不由想着,高崎跟她说的,这一桩桩的事情。
    就听高崎说下去。
    “咱唐城量具有自己的学校、商店、食堂,和大家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设施,就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小社会。那些工人啊,就知道上班、下班,遇上什么事,都听厂领导安排。
    他们一辈子在工厂那个圈子里转,接触这社会太少了。他们看着好像一个个的都挺精明,其实都挺傻的,并不知道这个社会,还有好多东西,他们根本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就像你,刚刚出来的时候,连洗脚房是什么都不知道。把银元的事告诉你,你会逼着我交公? 是不是?连你自己现在都知道? 在厂里的时候,你很傻。
    没有经历过唐城量具这种国企的人? 是没法理解这个的? 对不对?”
    陶洁还是没有说话。
    她知道,高崎说的很对。
    用她现在的眼光来看? 不只她自己傻,她现在仍在唐城量具工作的那些朋友? 都和她一样傻。
    因为过去的时候? 他们只知道上班工作,等着发工资,其余厂区以外的事情,知道的太少? 也思想的太少。
    当市场经济真正来临? 唐城量具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当厂里不要他们,要他们下岗自谋生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是茫然的。
    他们不知道,离开这个他们过去赖以生存的工厂,他们还可以靠什么谋生?即便如蒋师傅这种本身就有生存技能的人? 也不肯主动离开工厂,为了钱? 宁肯被别人那样欺负!
    这时候,就听高崎问她说:“你知道? 孙继超为什么放着咱们给他那么高的工资不要,非要跑回唐城量具去吗?”
    陶洁就又回头看高崎一眼? 摇摇头。
    高崎说:“其实? 他和咱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他不能看着过去和他朝夕相处,一起工作了那么多年的同事们,朋友们,一步步走向绝境!
    咱们知道蒋师傅、薛雪的事情,心里会不好受,不忍心不管她们。孙继超曾经是车间调度,接触的人更多,他知道更多的蒋师傅和薛雪,他怎么能忍心看着他们不管呢?
    没有在唐城量具那种环境里工作过的人,是不理解这种情感的。一起工作久了的同事,就是兄弟、哥们儿,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打仗的时候,看着战壕里的战友们去冲锋陷阵,英勇拼杀,自己却偷偷溜了,这种行为是可耻的。
    在孙继超看来,他为了自己,抛下那些过去一起工作的朋友和兄弟,自己跑到咱们这里来挣高工资,和临阵脱逃一样可耻。
    这是一种阶级友爱,只有国企工人才有的情感!尤其是像孙继超这样,经历过那个火红年代的人,这种友爱,就更是深深埋在心里,不能忘记。
    你想想,一个蒋师傅,就可以逼的你放弃你过去的思想,主动要求下岗。一个薛雪,就可以让你连放弃店铺,换得她重生的想法都有了。孙继超心里,有多少个蒋师傅,多少个薛雪啊!
    不说孙继超,就说咱们,说咱们身边熟悉的人。我过去机修组的组长苏友晨苏师傅,现在在火车站那里摆地摊。快五十的人了,整天穿着个破军大衣,冻的手上满是口子,还要被城管撵的到处跑,我看了心里会难过。
    可是,我们现在的能力,帮不上他。我们店里用不了那么多人。不说苏师傅,就说我们店里这些员工,好多都是蒋师傅找来的下岗工人,他们哪一个,没有一段心酸的过去呢?
    就说这个最不怎么样的刘进,他不可怜吗?但凡有一点办法,他肯让自己的女朋友去大众浴池,干那种勾当吗?
    孙继超说,就算她们去干了那种勾当,也并不低人一等,她们也值得我们尊重!仔细想想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她们至少用自己可怜的身躯,养活了自己,没有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增添任何的负担!
    不只是他们啊,还有你的朋友,我的朋友,他们好多人,都逼着我,不得不做,不得不把事业尽量做的大一些,让更多的唐城量具的下岗工人,能因为我们的事业做大了,有一口饭吃。要不然,咱们只顾自己,就算生活再富裕,心里也不会安宁。”
    听到这里,陶洁就完全明白,高崎为什么要搞聚香坊了。
    唐城量具的工人,习惯了那种安宁的,一切都由公家管着的生活了。虽然大家都不富裕,可是不用为工作,为家庭,为孩子操心。
    只要上班就会有工资,挣的虽然不多,可大家都挣那么多,日子过得都紧吧,够用就好。
    成家了,公家给分房子。有孩子了,厂里有托儿所。上学有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一应俱全。
    就是邻里间闹矛盾打架,厂里也有各单位领导来调解。别说这个,两口子闹离婚,不孝敬老人这样的事情,领导也会出面解决。
    如今,伴随着“下岗”这两个字,这一切就突然都没有了。
    这就好像把一个什么都依靠大人,养尊处优,毫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一下就给扔到大街上,再不许他回家,让他自己去设法活下去一样。
    而高崎,就是想把这些这样的孩子都捡回来,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一个家。
    不是思想有多么高尚,是因为他曾经也是这些孩子们当中的一个。或者说,这些孩子里面,好多是他们的朋友、兄弟。他无法只顾着自己活的舒服,而对这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那样的话,良心不安。
    其实陶洁心里也是这样想,她只是没有高崎想的这么详细,这么深远。
    “哎,你说,孙师傅回去承包咱们分厂,分厂会不会就真的能好起来?”她忽然就问高崎。
    因为,她和高崎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救不了那么多人。只有分厂好了,起码他们分厂的人就不用再下岗,那些原来下岗的,在外面混的不好,还能有机会再回去。
    听她询问,高崎好久都没说话。
    他经历过以后的时代,知道好多别人无法知道的东西。
    与过去相比,唐城量具工人与工厂的关系,其实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以前,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讲究的,是无私奉献,为工厂就是为国家,大家都有一个高尚的目标。
    现在,工人已经不是主人,与工厂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来工厂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工厂雇佣他们,就必须付给他们合理的报酬。
    孙继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在讲究伟人的鞍钢宪法,老中青三结合,这已经与这个时代,完全脱钩了。
    高崎不知道松下幸之助,是如何利用鞍钢宪法,把松下集团给管好的。他是只觉得,在目前唐城量具这个形式下,鞍钢宪法好像并不怎么实用。
    谁知道呢?也许,孙继超比松下幸之助更厉害也说不定。有机会,他还真得买几本书看看,关于东方管理模式,关于松下集团,他真想研究研究了。
    这是高崎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读书的冲动。
    “谁知道呢?”高崎回答陶洁说,“反正他干他的,咱们干咱们的。万一他哪一天不行了,再退回来,咱们给他留着后路。”
    从这一天开始,高崎就开始了对那个清代考院的修缮工作。
    岳帆他叔给联系了市文物局的专家过来,帮他落实修缮的具体事项,尽量保持文物的原貌。
    过去教育局入驻的时候,没有文物保护意识,好多建筑布局遭到了破坏,现在要恢复过来。另外,教育局原先私自搭建得好多设施,也得拆了,恢复旧貌。
    高崎还把孙立海给派过来,参与意见。
    他装修这里,为的是开聚香坊,可不是纯粹为了恢复文物。开饭馆需要怎么搞,孙立海是行家。
    孙立海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院这边,二店的厨师长就没人干了。高崎就给了刘进一个机会,让他做二店厨师长。
    刘进这小子,人很聪明。厨师水平不怎么样,那是因为他懒,没下上功夫。可整个厨房该怎么干,他比谁都明白。
    别人只知道闷着头学手艺,他是什么都想掺和,什么都会,什么也不精。
    高崎把他找过来,单独和他谈话,告诉他,孙老爷子以后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聚香坊那边了,二店这个厨房,就交给你来管。
    管好了,说明你长了本事,将来我调你去聚香坊干厨师长。干不好,凭你现在这本事和在我这儿干的资历,出去也能混饭吃了,你就给我走人。
    刘进心里有点怕高崎,可他就是愿意跟着高崎干。
    虽然高崎一天到晚嘴上一百个瞧不起他,整天的训他,骂他,可高崎从不亏待他,那是拿着他当兄弟,望着他能学好,长出息呢。
    他就拍着胸脯向高崎保证,让他放心,他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让你把厨房给我看好,谁让你死去啦?”高崎就又骂他,“狗嘴里你就吐不出象牙来!”
    刘进就冤枉说:“高哥,你学点文化好不好?那是形容我会努力,我什么时候要死啦?唉,没文化真可怕!”
    “滚!”高崎这个气,“老子好歹也是高中毕业,你才中专,好像你比我还有文化一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