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春闱科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初八年二月九日。
    魏国会试科举第一场,在这一天如期举行。
    学子们怀揣着赤诚报国之心,步入考场。
    诸葛亮亲自监督考场。
    作为一位丞相,监考科举,实属大材小用。
    因为往年的科举,基本上都是吏部与礼部共同监考,或者是皇帝亲自任命大臣监考。
    而这一次,诸葛亮却是主动请缨监考科场,可想而知,朝廷对于这一次的春闱科举,该是有多么重视了。
    对于魏国来讲,国家最近很缺人才,为了人才的各项选拔,可谓呕心沥血了,不仅将考试的难度降低,还提供了学子考生们很大的便利,比如,不在讲究书法字体如何等等,当然了,若是书写的字体好看,肯定也是一份加分项,但字体不好看,绝不会成为减分项了。
    话又说回来,一个国家不能因为急缺人才,就什么人都用了。
    这便需要到了诸葛亮监考起到作用的时刻了。
    借此,也是要看看,各位考生的人品如何。
    大魏现在对人才的启用,一向是以四字为标准,叫做‘唯才是举’,不过,有才无德,也是不可担当大用的。
    有才之人,德行俱佳者,优先考虑录用。
    赵长青之所以同意诸葛亮的请缨,完全就是因为在系统里召唤的秦桧等人,也会来参加此次科举,届时可让诸葛亮重点提拔这几人。
    会试分三场举行,都在二月份完结。
    到了三月初旬,就要给出一个会试的成绩了。
    诸葛亮不光是起到监考的作用,考生的答卷,他也会一一过目。
    令他出乎意料的是,会试的考试,陛下居然也要过目。
    诸葛亮暂时定出来了前四名。
    分别是赵长青从系统里召唤出来的四位贪官污吏,严嵩、蔡京、石崇和秦桧。
    这四个人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存在,居然能够在诸葛亮严苛审卷的前提下,与魏国境内的读书人一较高下之余,还能纷纷力挺进前四。
    不得不说,这一点可真是不容易。
    赵长青故作高深的看了看四人的答卷,向诸葛亮说道:“四月份的殿试,就让这四个人来吧,其余的会试考试,中进士者,皆有吏部选用人才,发向三州九道之地。”
    诸葛亮闻声一愣。
    这不符合章程。
    这样一来,就没有二甲三甲的区分了。
    天下士子会觉得有失公允吧?
    诸葛亮将心底的疑惑说了起来,赵长青觉得很有道理,但依旧还是一意孤行道:“就这么办了,让天下士子都看看此四人答卷,他们会心悦诚服的。”
    诸葛亮不在说话了。
    显然是默许了陛下的意思。
    非常时期,需要采用非常手段。
    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如果在这种关键性的时刻,还要分什么二甲三甲,那么这场春闱科举在最一开始就决定要为朝廷选拔人才的用意上,就有了明显的出入。
    在急用人才的前提下,这样一来的话,会试中选的士子,不光会感激陛下这般用意,也会赞同。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要让士子们对这四人的答卷心悦诚服即可。
    诸葛亮想明白其中关键之后,便是立即着手去办了。
    四人初听消息,唯感大吃一惊。
    没想到,自己在会试当中的超水平发挥,居然成了殿试前四等。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说,一甲前三等,就要在自己等四人里出现了。
    四月初旬,赵长青在承德殿里将这四人唤了过来。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考察了四人之后,以此给四人定以名次。
    状元:严嵩。
    榜眼:石崇。
    探花:秦桧。
    至于蔡京,就给了一个二甲第一名的虚衔。
    三甲已定,本次春闱虽然略有波折,但也是无恙举行完毕了。
    对于其他进士而言,这次并没有分什么二甲三甲等次,所有会试中脱颖而出者,皆为进士出身,也不枉寒窗苦读十余载。
    大概到了四月中旬,四人情况基本稳定之后,赵长青将这四人召来宫里,简简单单吃了一顿饭。
    御花园里。
    赵长青先动筷子,吃了一口菜,向四人笑道:“这可是朕的爱妃亲自所做,平日里,朕可都没有这个福分享受呢。”
    对于四人来讲,皇帝请他们吃饭这个事,可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
    以往的状元、榜眼、探花等等,可从来没有过这种殊荣。
    他们四人陆续拍起皇帝和贤妃的马屁,
    “陛下,我等四人能品尝此等美食,可真是三生三世都能修来的福分啊,多谢陛下厚爱款待,今后微臣定然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多谢陛下与娘娘的好意,微臣实在是受之有愧!正所谓无功不受禄,陛下让微臣在无任何功勋建树的情况下,还能品尝到此等佳肴,就算是死,也值得了。”
    “......”
    众四人纷纷表明忠心。
    赵长青点头微笑。
    心中很满意四人陆续开口的声音。
    瞧瞧,这就是奸臣,巧言令色的本事估计都是与生俱来的吧?
    有了这四人在,还怕不会有昏庸值赚取?
    对了,再加上一个和珅。
    四人在用完午膳之后,便被皇帝打发走了,他让和珅带着他们四人先去翰林院熟悉熟悉环境了。
    五大奸臣,走在一起。
    这一幕,可谓经典啊。
    赵长青现在怎么看这四个人怎么顺眼。
    但是,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若按照旧制,四人去翰林院待一段时间,凑一下履历和经验,那么就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
    自己得和别人商议一下,看看如安排这四人为好。
    也为尽早赚取昏庸值做足准备,毕竟,他现在愈发感觉到系统即将苏醒了。
    就因为这样一件事情,他专门还去请教了诸葛亮,说道:“这四人皆是人中龙凤,如今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倘若只偏居一偶,在翰林院里做修撰,未免有些浪费其才能了,朕想,让他们尽快为国家更好的效力。”
    诸葛亮听懂了皇帝的意思,目前什么地方最缺人才呢?
    那便是楚国,也就是现在的三州九道之地。
    这四人是刚刚通过殿试,还不清楚朝廷的体系以及处理政务方面需要注意的东西,这个时候想要重用这四个人,陛下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让这四个人都到三州九道之地任职。
    他们都是刚绽放出来的莲花,洁白神圣,还没有经历朝廷污垢的污染,此刻将他们派往楚国,肯定是心中怀有赤子之心的报答陛下的重用之恩。
    能将人性把控的如此细腻,也唯有陛下了。
    而且这四人去往楚国之后,还能为皇帝陛下做很多的事情。
    这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吧?
    诸葛亮想了想,顺水推舟道:“倒不如让这四人去三州九道磨炼一下?如今那里可是百废待兴,只要稍微一努力,就能够出现不小的政绩,对他们来讲,可是在合适不过了。”
    赵长青想了想,觉得深以为然。
    魏国是自己的依仗,是将来能够实现一统天下的跳板,不能让这四个人将魏国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实力搞垮了,去原楚国的疆域就再好不过了。
    一方面天高皇帝远的,他们少了皇权的牵制,肯定是要贪污腐败做奸臣的,能为自己赚取一定的昏庸值。
    二来还可以让这四个人作为自己的眼睛,替自己监视三州九道之地的任何风吹草动。
    这可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赵长青想了想,便是拟了一份圣旨。
    让这四个人在半个月以后赶赴三州九道之地任职。
    起点很高,除了状元之外,其他人都做了一方道路的节度使。
    至于状元,则是成为了一州参政。
    不是主政,只不过是参政罢了。
    但起点之高,居历届状元之最。
    这种选择人才的方式,和任用人才的程度,可是开创了古之未有之先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