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流贼
张烈原本打算在闭关稳固炼气第九层境界,以金髓废丹纯化法力,旺盛气血之后,就出关返回千竹山教的。
毕竟准备丹元法会两个月,闭关四个月,转瞬之间半年时光已经过去了,虽然自己不时与师尊通信,但是宗门有宗门的规矩,内外门弟子也就罢了,真传弟子无缘无故半年多不返回宗门?
即便师尊韩诺想要回护,也是做不到的。本来张烈打算立刻返回,紧赶慢赶的话,可以卡着时间返回千竹山教,顶多是日夜兼程吃一些辛苦。
然而,这段时间东南三郡的局势,却让张烈的原计划完全落空了,七大家族联合散修中的名宿高手,围剿外州散修盗贼,这事已经着手做了四个多月,结果却是虽然杀了两名筑基境的盗贼头领,但却也有一名已方筑基境高手受反噬而死,还有两位筑基境高手重伤。
现在那些逃散的外州散修盗贼中,还有两名筑基境盗贼头领,带领着一些炼气中后期的下属修士,整个州的夺逃。
客观来讲,他们的实力的确是出类拔萃的,这些生命力无比旺盛的散修,总是能够做出一些让修仙家族,修仙宗门修士觉得目瞪口呆的事来,但是惨重的伤亡,却也彻底激怒了本地的家族联盟。
十二位筑基仙师打四个,身后还有一堆家族精锐助阵,结果打出这种战线来,这种要传扬出去,明州东南三郡七大家族的修士,岂不是成为了笑柄?
因此几乎所有家族都发了狠了,天罗地网一样的进行封锁,不把这些外州散修盗贼一网打尽,杀得一个不留,恐怕全越国的散修盗贼都是知道这里是个“好地方”了。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个道理修士也懂,当你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底蕴时,反而要表现得更加凶狠一些,以色厉掩饰内荏。但是现在围剿工作迟迟未能做到如意,剩下的散修盗贼始终难以锁定位置,虽然在包围圈内,但高速移动,现在已经波及到青庐山张家这片范围区域了,在这种情况下,于公于私张烈怎么可能返回宗门?
于公,那么做是背弃家族,于私,张烈也担心自己一出门就意外撞上那些散修盗贼了,他们可不会因为自己是炼丹师就不杀自己。
这些天,整个家族都草木皆兵的。守山大阵不时便处于半激活状态,张家还是穷怕了,其实这种情况下,应该全天十二个时辰激活才对。
………………
玄木,森罗万象大阵。
此为青庐山张氏家族的护山大阵,依托二阶上级灵脉,此阵在全力激发状态下,可庇护方圆十数里,若由筑基境阵法师操控,可以用以对抗金丹级修士。
可惜,现在的张家既没有二阶阵法师也没有筑基境的修士,但是好在,炼气九层境的修士有五个:三老张正礼、四长老张天象,五长老张正言,六长老柳妙妙,七长老张元烈,有这五人日夜坚守着,倚仗大阵,即便是筑基境修士也可挡得。
族长张天志哪怕自己丢人,也不肯带家族长老出去参加联盟,就是怕家族太过空虚,现在看来,这么做却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
这一日,时近黄昏。
四长老张天象与七长老张烈,负责今日这一时段的巡守工作,特殊时期,特殊工作安排,这段时间的防务不可能再完全倚仗那些小辈了。
张天象一身沉重的精铁甲衣,雄健高大的身躯上绑着一圈铁索流星锤,森罗万象大阵一旦起动,整个青庐山上的一切草木都将会化为张氏族人的助力,那个时候张天象全力发动之时,挥舞手中可以大幅度延长长度的铁索流星锤,可以以一人之力战胜数名同境界修士,堪称是勇不可挡,能够将法体双修的修持发挥到相对极限境界。
而在张天象的身旁,则是一身法袍轻衫背负双剑的张烈,他腰间还绑带着一只朱红色宝光莹莹的酒葫芦,相比张天象的全副武装,他不像是去战斗的,反倒更像是出去踏青郊游的。
“四长老好。”
“七长老好。”
“嗯,辛苦了。”相比张天象的不言不语,张烈笑意盈盈,不时微微点头回礼。
虽然看过青庐山防务图纸,但张烈对于青庐山的防务终究远不及坚守此地多年张天象,因此跟随出行,更多的仅仅只是遭遇战时战力上的补充。
“你不要对这些小辈太有礼貌,太过亲切。张正礼就是你这个样子,以至于他在我们当中,是在小辈里面最缺乏威信的,上位者,不严则无威,无威则众人怠矣,你这样亲切对人,他们只会觉得你好说话,不再用心巡守了,若是遭遇突发事件,变相就是你害死了他们!”
因为之前在议事厅内的冲突,张正礼自不用说,张正言夫妇也很快与张烈关系回转了,毕竟并不愿意得罪张元烈。最后,就只有张天象还与自身的关系有些僵硬,老人有些摆长辈的架子。
客观而言,张烈今年才二十四,而张天象已经八十多了,因此张烈也并不与之计较,对方说什么,自己便听什么罢了。
“我们这里防守得这样森然,可是山下却有家族的灵田产业,还有二长老在山下呆着,万一盗贼袭击那里怎么办?”巡守的过程中,张烈这样言说问道。
“已经过了收获的季节了,天富虽然守在那里,但他也只是担心灵田被人糟蹋了,若真是遇到盗贼,他也不会死磕,也是会跑的。那群盗贼追杀一个身上没有两块灵石的农夫做什么?”
“也是,那片灵田毕竟很偏僻,轻易间也不会被发现,呼,也不知道那些散修盗贼到底藏到哪里去了,我被堵在这里,返回宗门后可是要被处罚的。”
“放心,那群家伙拖不了多久了,包围圈正在不断缩小,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就足够了。”张天象仰望天空,这样回应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