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拉帮手
高欢看完情报,对周崇武道:“很好,你带回来的这份情报对朝廷很重要,朕给你记上一功。”
周崇武连忙起身行礼,“陛下,这并非是臣的功劳,它是何大使和全使馆同僚一起收集而来,臣不敢居功。”
高欢微微一笑,“放心,朕不会忘了他们。”
当下高欢又勉励他几句,然后让周崇武先下去休息。
这时高欢拿起情报又看了一遍,将情报递给钱秉镫,“卿家也看一看!”
钱秉镫接过来,仔细观看其中的内容,高欢起身离开桌案,站到书房内悬挂的万国图前。
“陛下,西班牙、英国、法国结成联盟,看来我朝与西欧列强的对抗,已经不可避免了。”钱秉镫看完后,起身来到高欢身后。
这些年随着乾朝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海外贸易的开展,乾朝从官府到民间,对于世界的认识,都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现在普通百姓不好说,可只要是读书人,大概都了解世界有几大洲,有几大洋,以及其他各国的情况。
高欢目光注视着地图,忽然下令道:“来人,给朕搬梯子过来。”
侍卫闻令,立刻找来梯子,然后又让钱秉镫给他研墨,自己则提着笔,在地图上将协约国的势力范围,以及大乾的势力范围勾勒出来。
高欢忙完,站在地图前看了看,沉声道:“二分天下啊!”
西班牙、英国、法国的势力范围加起来,包括西欧、非洲、大半个殷洲,以及印度西海岸和南部,版图之广大,足以和乾朝抗衡。
钱秉镫看见高欢勾勒出的地图,内心也有些震惊,没想到协约国集团的势力范围这么大。
“钱主事,西班牙、英国、法国组成军事同盟,对于大乾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高欢重新坐回书案后,沉声道:“而且他们这个联盟建立之后,为了能够占据优势,必然会继续拉拢其他国家进来,朕不能坐以待毙啊!”
钱秉镫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理藩院作为大乾的外交部门,负责与各国的交流,必须要行动起来,改变大乾在欧洲的外交环境。”高欢注视着他道:“朕给你们两个任务。”
钱秉镫连忙躬身,“还请陛下指示。”
高欢沉声道:“西欧各国之间,矛盾颇多,理藩院不能坐视,协约国继续拉其他国家加入他们的集团。因此朕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理藩院要主动出击,对没有加入和准备加入的国家,进行拉拢和干扰,防止协约国集团继续壮大。”
钱秉镫沉吟道:“陛下!他们西方诸强之间虽有矛盾,但毕竟人种和文化接近,能够被我们拉拢吗?”
高欢笑道:“卿家不了解他们,他们的文化只重视利益,没有什么不能拉拢的。比如,这次何斌能够得到情报,葡萄牙人就帮了大忙,理藩院就要维持好与葡萄牙的关系。虽说让葡萄牙与朕达成军事同盟,他们或许不敢,但让他们保持中立,不加入协约国,应该是没有问题。”
现在协约国还只是,英法西三个国家,如果让他们将荷兰、奥地利、普鲁士、沙俄、瑞典这些国家全部拉进去,那就比较麻烦了。
因此高欢希望,理藩院能够主动出击,与欧洲各国建立关系,避免他们全部倒向协约国。
另外,高欢也会采取行动,给予那些保持中立的国家,一定的好处。
比如葡萄牙,除了继续通商贸易之外,还可以向他们采购橡胶。
毕竟,高欢虽然得到橡胶树苗,可乾朝的橡胶要形成规模,估计都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在这段时间内,乾朝可以向葡萄牙人采购,让他们获得利益,也只有利益才能保证,他们支持乾朝。
因为距离遥远,乾朝对西欧各国的了解,只停了在表面上,要开展外交工作,必须加深对他们的了解。
这让钱秉镫感觉压力很大,不过还是行礼道:“臣明白。”
高欢随即继续说道:“朕要理藩院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加强大乾与藩属之间的联系。前面是给协约国拆台,后面是维护大乾的基本盘。这是理藩院的责任。”
“臣领命!臣回院里,便召集下属开会商议。”钱秉镫肃然道。
高欢见此,随即摆摆手,“你下去吧!”
在钱秉镫走后,高欢随即又招来宣传司的官员,前来训话,安排朝廷掌握的报纸,大肆宣扬三国协约,以及西欧列强瓜分世界的事情。
~~~~~~
南京城,使馆区,吕宋国使馆内。
高欢邀请各藩属国来南京,协商朝贡关系的事宜。
吕宋国国王郑芝龙,没有亲自前来,不过他也不敢不给高欢面子,所以让世子郑森,领着使团前来参与会议。
随着乾朝一统天下,解决周围的威胁,各藩属国也感觉到,乾朝有意要整合朝贡体系,确立新的朝贡关系。
这点乾朝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而且与各国签订过一份条约,不过许多方面都没有很好地推行。
这一是因为此前乾朝的精力,不在这个上面,二是各藩属国对于乾朝的控制,其实比较抗拒。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各藩属国的国王和统治者们,谁也不愿意做个傀儡,甘心被乾朝控制。
他们大多都希望,恢复以前的朝贡关系,便是名义上认乾朝为宗主国,然后隔几年给大乾皇帝一点贡品,大乾皇帝再回他们点礼物,仅此而已。
各藩属国的统治者,都希望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国内的事务,不想乾朝插手他们的政务。
因此这次朝贡会议,各藩属国的使者许多都是准备来战斗的,他们的使命就是维护各国的利益。
这其中以实力最强的吕宋国,保持独立自主的意愿最浓烈,不过强如吕宋国,也不敢独自对抗乾朝的淫威。
为了维护吕宋国的利益,郑森早早就带着使团来到南京,准备与各藩属国的使团进行交流,达成一致,一起反对乾朝的过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