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两百一十三章 当得良田宝玉而安乐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在齐军横扫奉隶府,贯通临武奉隶,取得东线大捷之时。
    大邺府传来了震动天下的消息,如雷霆炸响,滚彻万里道历三九二零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三齐国先锋大将重玄遵,领兵三干,昼伏夜出,走豹谷险道,突入大邺府,袭杀青陵守将,夺下青陵城,又驱败兵侵皇陵,趁乱斩杀有神临境修为的陵守,大破守陵军团,兵围夏襄帝之陵墓!
    一战惊天下。
    他是如何消失在临武战场、突入大邺府,是如何在重兵驻扎的大邺府里疾突猛进,是怎样击破青陵城,怎样斩杀那位资深的神临境陵守这些或许只有等到战后去复盘了。
    齐军打到了夏国的要害之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前线还在大战,但后方夏国皇帝的祖坟都被齐军拿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重玄遵并没有毁皇陵,掘帝骨。没有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
    把夏襄帝开棺鞭尸,践踏夏国皇室,踩碎大夏姒姓之尊严。
    他反而是帮夏襄帝好生洒扫了一番陵墓,亲自为之祝祷,撰文纪念夏襄帝一生功绩,歌之颂之,缅怀之。
    然后垒土为台,焚香作礼,代表齐天子…举行了册封仪式。
    以大齐帝国的名义,封夏襄帝为齐安乐侯,并亲刻碑文,竖于陵前!
    死人,当然是无法拒绝的。
    任你生前威凌天下,任是你何等明君雄主,躺进坟墓之后,一世声名,也只能任人雕刻。
    这安乐侯之爵名,恰是齐夏战争开启前,齐国发与夏国的最后通牒中,齐天子给予夏天子的投降待遇——夏天子彼时当然是将其撕毁,怒骂姜述老贼。并反过来也要敕封齐天子。
    但今时今日,究竟是谁的脸被打肿了,已是不言自喻。
    重玄遵文采不算出众,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这篇《祭大齐安乐侯姒姓名元者》文中,有这样一句——
    “今汝子孙不肖,东国天子欲保豪杰血脉,使汝子孙富贵永享,封土庇于大国,当得良田宝玉而安乐也!“
    这子孙不肖的一句,今之夏天子,何能反驳?
    重玄遵这一手,直接将当今夏皇降格为安乐侯世子一一你不同意受封,我就敕封你爹!
    这场单方面针对死人的册封仪式,看起来荒唐,但的确在事实上,将夏国皇室瑞下了神坛。
    今日之夏天子,守不住祖宗陵寝是事实。他那位曾经雄视天下的伟大父皇,死后被人以侯名敕封,已经是事实。
    时人或日:大夏黎庶亿兆,强将如云,名臣似雨,拥兵数百万,言必马踏东国,奈何竟被叩破国门,徒教祖宗受辱!
    或日:下不能护黎庶,上不能卫宗祖。大军何用?大将何用?满朝文武,鼎食王侯,竟能何为?
    夏国皇室的脸,彻底丢了个干净!
    大夏诸府诸城,举国而哀。
    消息传到哪里,哪里哭声一片。
    一方面很多将领根本不受压制,不再固守自己的防线,怒而挥师大邺,誓卫先帝一—这意味着姒骄苦心构筑的全国防御体系,出现了巨大的波澜。
    另一方面,很多人彻底丧失了斗志!
    夏襄帝何等人物?将夏国带到亘古未有的强盛地步,堪称大夏立国以来第一帝王,死后数十年,仍是很多夏国人心中的精神领袖。
    但这样的一个伟大存在,生前霸业中断于齐,死后还要受齐之敕封。
    此辱何极?子孙何其不肖也!
    同央城前线得知此消息。
    一干大夏帝国重臣,面大邺府方向而跪,不少人嚎陶大哭。
    甚至于云怀伯张灵玉当场自杀,且以发覆面、毁尸不葬,谓之无颜见先帝!
    国相柳希夷,解下相印,欲怒归大邺,誓杀重玄遵,却被武王姒骄压住。
    曹皆更是在这个时候,以春死、秋杀、逐风三卒兵马,猛攻同央,叫同央城一干重臣,哀而不能移!
    在这段时间里,临武南部七城,已经仅剩其三,齐军兵锋已临呼阳关!
    于此同时,全占奉隶府的齐军,稍加整顿之后,便大举攻入会洺府。
    不同于奉隶府战争期间的兵分两路、各有总督。
    会洺府战事,完全是一场瓜分军功的盛宴,各将各凭本事,领军乱战。
    其中以重玄胜姜望、鲍伯昭、阎颇、欧阳永,这四部表现最为出众,连战连捷,屡下敌城。
    更有部分齐国军队,正通过奉隶府,进攻锦安府。
    有立功心切的军队,已经突出会洺,攻入了绍康府!
    今日此时,若将夏国舆图上的兵线全部勾勒出来,形势剖明。可以清晰地看到,东线战场上,经纬旗已经四面开花。
    重玄胜在东线苦心谋就的大捷,重玄遵在大夏皇陵的狂妄一击,引动了连锁反应。
    东线战场侵略如火,中线同央城保持压制,北线战场幽平府也已经只剩三座城池顽抗,田安平已挥师吴兴府!
    本就一直被压制得处于紧绷状态的夏国防线,一夜之间,已摇摇欲坠!
    一支笔在巨大的舆图上如此勾勒,大夏的山川河流、谷壑雄城,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
    熟悉的,是一草一木。陌生的,是遍地刀兵。
    或许不应该陌生?
    无非是三十二年前故事重演…果能重演乎?
    舆图上齐军蔓延的路线,像是一个强大的巨人,已经张开有力的臂膀,勒紧了夏国的脖颈,正在不断地使劲。
    整个齐夏战场,齐军形势一片大好。
    夏军看起来已经乱了!
    不,哪里只是看起来?
    援救大邺府的,逐杀重玄遵的,救会洺的,帮助巩固锦安府防御的,保顺业护王都的整个帝国一转眼就已经干疮百孔,恰是全线乱战失利的结果,叫人缝补也不知该从哪里着手。
    想来曹皆之所以选择全面铺开战局,便是基于对齐军素质的绝对自信,便是预见到今日这样的局面!
    夏国人当然是顽强的,在任何一个战场都在顽强抵抗。
    但齐军的胜势正在不断累积,刀兵愈利,烽火愈炽。
    于夏国方,是拆东墙,补西墙,左右为难!
    那支笔,终究在舆图上顿止了,被一只青筋暴起的手,捏散成烟。纤弱的,袅袅的烟。
    舆图上那名为午阳的城池标识上,就悬着这缕烟,这只手。
    俄而,手重重地砸落,像是一座山!
    于是这张巨大的舆图也被砸散。
    黑暗中有个声音道:“仇恨说明受过伤害却无法还报quot;
    “愤怒是因为不满足现状但又无能为力
    “这些都是虚弱的表现!”
    道历三九二零年的除夕,就在战争中来临了。
    这万家欢庆的日子,想来对齐人和夏人来说,都是相当复杂的体验。
    鲍伯昭对除夕没有什么感受。
    身为朔方伯嫡长子,他长期处于对自我的严格约束中,少有放纵之时。所学颇多,只恨时光易逝。兵法韬略,道术神通,律法礼仪,日复一日的修行所谓年节,无非是迎来送往,无非是维持各方关系,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日子。
    尤其此刻是在齐夏战场,他眼中看到的,只有战功。
    朔方伯的爵位继承已经尘埃落定,但他并不会就此放松,此后他要追寻的,是如何超越“朔方”之荣名!
    齐军局势大优,夏军的抵抗意志,也不及早先那么顽强。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对夏军而言,投降好像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重玄胜逼降岱城,还得在大军攻城两日夜、又四面相围、极限施压的情况下才成功。后来逼降寿安,只带一个降兵营就能够完成…
    而到了现在,甚至于已经出现了齐军大旗一展,就已经望风而降的守军。
    比如眼前这座城池。
    局势是谁都看得明白的…
    在大齐兵锋之前,夏国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所谓武王,所谓岷王,什么奚孟府,柳希夷,全都被摁死在同央城动弹不得。
    三卒主力皆在同央城战场的情况下,齐国仅以郡兵和东域诸国联军,依旧是狂风卷落叶,横扫夏境。
    昔年争夺霸主位格的两个国家,今时今日,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对手。
    什么龙虎斗,不过是饿虎扑羊!
    所以齐天子压根没有亲自来收尾的想法,姒元已死,齐天子懒于南顾。
    所以大齐军神也没有来。
    人固然有家国情怀,有守土卫疆之心。这些夏将夏卒,固然也有满腔热血。
    可是无望之战斗,又能坚持多久呢?
    齐夏本一宗!
    鲍伯昭在心里念了一遍,只觉这句话真是妙不可言,完全可以叫人感受得到前相晏平的政治智慧顺天应命,合宗同流,消解多少敌意!
    此刻正是受降之时。
    鲍伯昭动作利落地下了马,一把扶起跪倒在身前的夏军守将,很是亲切地道:
    “我一见将军,就觉亲切!将军能够弃暗投明,携城归齐,实在令鲍某感动!
    往后就是一家人,切莫与我生分了!quot;
    礼贤下士的手段,鲍伯昭自是不会缺乏,做起来自然无比,令人如沐春风。
    他握着这人的手,笑容温煦:“某家名伯昭,兄弟如何称呼?”
    面前的夏军守将仍有些慌张:“罪将魏光耀。”
    “好名字!”鲍伯昭赞道,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缓和他的不安情绪:“魏兄长得一表人才,兼又谈吐不凡,必能在大齐有一番作为!quot;
    又语带埋怨地道:“你从现在开始,已经是齐人,献城乃是大功,怎可再用一个罪字呢?”
    quot;是我失言。”魏光耀明显放松了许多,虚打一下自己的嘴巴:“真是该打。
    还没转过弯来呢!”
    两人皆笑。
    说话间,鲍伯昭的副将已经带人进了城,迅速接掌城防关键之处,控制军械,
    收缴兵器,整编降军再怎么顺利,该有的警惕不能少,这是为将的本分。
    身为一军主将,必须要对全军负责,容不得半点轻忽。
    手下做手下的事,主将做主将的事。
    鲍伯昭的态度实在和煦,降将魏光耀的状态也慢慢平缓下来,开始有说有笑。
    “鲍将军才是人中龙凤呢!大齐鲍氏,世代名门,谁人不知?说句实在的,我本来还有抵抗一番的心思,见得城外来的是鲍’字旗,顿时腿都软了!”
    魏光耀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敬意和苦涩:“鲍将军的威名,已是遍传大夏!”
    鲍伯昭抓着其人的手,对左右笑道:“魏兄这是给我面子,捧我的名声呢!”
    就说话的这么一会儿工夫,训练有素的齐军,已经完成了对城防关键之处的掌控。拿住了护城大阵的枢纽,开始封锁府库,清点军需。
    一行人说说笑笑,于是往城门洞里走。
    谈笑间,鲍伯昭逆着光往城楼上警了一眼,看清楚了“午阳”二字。
    忽然笑道:“说起来,我名字里的这个昭,也有‘阳的意思呢。跟此城还真有些缘分!”
    魏光耀哈哈一笑:“像将军这么说的话,您这个‘昭字是阳光明亮,我这个光耀,也是光亮,我该与将军攀个亲!”
    鲍伯昭道:“齐夏本一宗,如今你我同为齐人,如何不是亲人?如光耀兄弟不嫌弃,往后咱们就兄弟相称!”
    魏光耀顿时肃容,拱手对鲍伯昭一礼:“我魏光耀何德何能,能得您这样的人物垂青!别无二话,此后当以兄长视之!愿为兄长鞍前马后!”
    鲍伯昭是大齐有名的天才人物,魏光耀则年逾三十才混成了午阳城守将。论及年纪,怎么说也是魏光耀更年长。但所谓达者为大哥,这声兄长不寒碜!他叫得很顺口。
    鲍伯昭笑着搀住其人:“鞍前马后的小事,可轮不着贤弟,但是建功立业,必要与贤弟联手才行!
    “兄长愿意提携,小弟哪有不从的?往后兄长指哪儿打哪儿,光耀绝无二话!”
    鲍伯昭笑得灿烂。
    打一次伐夏战争,他已经认了四个义弟了,归齐之后都是他的班底。能在夏国掌一城,名动一府,手握兵马,这些人都是有真本领的,等闲并不容易招揽。
    若非这场战争,要到哪里去找?
    他需要这些人的能力,这些人在降齐之后,半生积累清空,也需要借助他大齐鲍氏的力量,正是各取所需。
    这样的关系才叫牢靠。
    quot;来,光耀贤弟,好好与我说说这午阳城。”鲍伯昭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这座色彩浓烈、具备典型夏地风格的城池。
    魏光耀也笑着陪在一边,尽职尽责地解说:“午阳城历史悠久,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自当年先帝定鬼头蛮.瞧我这嘴!是自夏襄帝当年扫灭鬼头蛮以来轰!
    明明已经被齐军控制的城门,轰然关闭!
    这一声,如壮士击天鼓,似惊雷动九天。
    整个午阳城,忽地暗了下来!
    ***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