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演艺技巧皆融会(第三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怎么越长越漂亮呢?哎呀,这个身段,嘿嘿嘿!”李易终于有了那种人类正常情感的反馈。
    “好吧?想搂着睡觉吧?”一个声音似乎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什么睡觉?应该陪伴一生,当年轻的记忆模糊时,不变的是岁月如痴。”
    李易现在就上过去搂住永穆公主微微摇摆的腰,太美了。
    “今天晚上你俩住一起。”那个声音又响起。
    “今天……三哥?那什么,你看月亮正圆,像不像个玉盘?”李易突然清醒。
    “今天是下弦月,不圆。”李隆基瞪眼。
    “是哦!再过两天就是新月了。新月的时候,跟佛家和道家论道谈法。”
    李易看看天上,根本没月亮,没升起来呢,等过上一会儿才有。
    “唉~!”李隆基叹口气:“知晓他们所有的门道?”
    “明天晚上我给你用正常的手段演示一把。
    没有佛像埋土自升,那个是种豆子。
    也没有沸油取钱,那个是用加热起泡物,看着沸腾了,其实没事儿。
    醋不行,醋的话有味道,油的话呢,需要额外的保护层。
    上刀山,在于接触的角度个手指头的力量,爬刀山是爬,手脚并用。
    你的手指头力量足够大,捏住刀片的旁边,脚承受的重力就小。
    而下火海,跑烧红的木炭,只要脚心有水就行。
    比如你在表演的时候,你踩的草垫子或棉垫子是湿润的,你不需要你的脚心出汗。
    喉咙顶枪尖是真正的硬气功,那里都磨出茧子了。
    而吞剑不是,吞剑有两种,一种为缩剑,剑可以伸缩。
    另一种戴套,那个套从喉咙下去,经过食道、贲门、胃。
    其实很难受,不过可以忍,就像插胃镜一样,剑是进套的,还有……”
    李易介绍着各种表演手段,尤其是吞剑的,一般人都以为剑是伸缩。
    有的人就不用伸缩的,有个其他的套,跟作胃镜似的。
    当然不好受,却能坚持,就跟一些江湖卖艺的把孩子的关节给脱臼一样,这些人骨科接骨才厉害呢。
    大家听傻了,原来那些事情竟然如此简单?你都会?
    “小易,踩生鸡蛋的呢?踩几个生鸡蛋,然后徒手劈瓷盘的,这个原理是什么?”
    李旦感兴趣,他看过别人的表演,却不能问原理,那属于砸人饭碗。
    “那个确实是功夫,鸡蛋是生的,比较硬,通常得光脚,才能掌握,劈盘子相对简单,你看着是劈,其实是掰。
    但是把瓷器碎片捏成粉末,郭子仪可以,很多羽林飞骑也行,指头的力量训练和茧子的厚度。”
    李易这个也懂,懂归懂,他做不到。
    这玩意儿就跟给大弟子作撑球手术一样,理论全有,你作一下试试?
    如果那么容易,又何必找很多死囚练手?
    这些都要练,就跟他那时的一些失足的那什么一样,愿意买便宜的果冻。
    有的人以为她们爱吃,其实她们用这个来练舌头和喉咙吞咽又吐出。
    为了生活,都不容易,各行各业的。
    “易弟,写出来,梨园用。”
    李隆基发现了新大陆,以前易弟怎么不说这样的事情?
    一说就是怎么脱粒、去壳、磨粉。
    还有打井、修渠、养林蛙和豆虫。
    “有一些道具,收费很便宜!”李易先点头,又突然提钱。
    “有多便宜?”李隆基居然这么问。
    “一种技巧基本上有个一缗就够了,一次性的。
    非一次性的,我包教包会,要百缗左右。
    比如说这个海胆蒸蛋,吃完了,三哥你看啊。
    我双手一伸,没有海胆,我双手旋绕转一下给你看手背,还是没有海胆。
    我再……哎呀!扎到了,海胆这刺儿太烦人了。”
    李易给李隆基表演手法近景魔术,一个不小心被扎了。
    他赶紧挤一挤,万一这个有毒呢。
    李隆基从来没看过李易表演魔术,眼下吃惊:“易弟你还会这个?”
    “我是脑外、胸外、神外等等外科手术的医生,我的手要是不够灵活,我敢给别人作手术吗?”
    李易伸出自己的双手,没有一点突出的指甲。
    他天天磨,有时候下雨,他会把手放到鹿皮手套里,保持温度。
    一般的人几度的温差无所谓,他要是做脑外或神外的手术,手必须保持绝对灵活状态。
    小鲜肉手指头划破一点皮,赶紧去医院啊,不然就长好了。
    对于李易来说,他的手比小鲜肉更珍贵。
    他作脑外手术,那个手别说划破口子,头一天都能举纯净水给自己家换水,以免出现肌肉疲劳。
    当然,小鲜肉是为了自己矫情,他是为患者负责,两者不一样。
    如果明天需要给某一个患者作脑外或神外手术的时候,现在就应该睡觉,室内温度最好是二十五度。
    这样的手,变魔术,稍微练一下就行。
    能作介入手术的医生的手,灵活着呢。
    李隆基把一个海胆蒸蛋吃完,用海胆壳来练,被扎了好几下。
    另一边,思恭坊的女子们在努力记着从长安过来的新曲,舞蹈也到是次要的。
    编舞她们都会,主要是听曲子的内涵。
    大唐现在的曲的数量少,比如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属于五绝,就有唱曲。
    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同样是五绝,曲相同。
    跟李易时候的换词不换曲的歌是相同的,尤其是不同语言版本的,叫填词。
    如: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换一种就是:难忘,灿烂,谁会忘得了上海滩。
    还有:今夜微风轻送,把我的心吹动。
    然后就是另一个:随浪随风飘荡,随着一生里的浪。
    唐朝就是如此,一个曲子填很多词,只要符合同样格律的就一律填进去。
    更作一些手术一样,但能够出新曲的,也就是手术手段发明新的手法的,都一样牛逼。
    “李郎,我唱的你写的信天游,他们很喜欢呢!”
    永穆公主回来了,她自己唱和配乐累了,休息休息。
    “所以说,咱们的民歌才是最好的。根据各个地方的环境不同,或奔放、或缠绵。”
    李易刚才听了,他抄的信天游。
    但他还惦记着江南的婉约,各有所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