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六百八十二章 气候无偿机会寻(第五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想要让一个民族融合进来,除了武力震慑,还要有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对比。”
    李易慢慢给李成器讲解,怎么民族融合。
    现在不讲究融合,都是别的人投靠了。
    为了防备对方,也为了内地安稳,直接让别人在边关地方继续呆着。
    历史上到了后期,安史之乱的时候,麻烦了,一个个边关地方的人都不听话了。
    于是成为了带有武装的势力,大唐还要跟他们斗。
    斗早最后是同归于尽,谁都别想好。
    “如此即可?”李成器涮串儿,他发现易弟的庄子里总能吃到有意思的东西。
    “治标而已,治本在于宣传,要不停地说各部族和大唐是一家人,也要那样做。
    时间长了,百姓日子好了,新的孩子出生又长大了,慢慢变会认可。
    绝对不能放任,发现又水宣传其他的,抓起来,消灭掉。”
    李易说出了基本政策,他那个时候,依旧有个别的人怀着其他的想法。
    因为之前的一段时间,放松了。
    更可怕的是宗教,现在比较好,那些个宗教没传过来。
    不然等外来的那个宗教根深蒂固了,再想动可就费劲了。
    “雷州和琼州派去人手了,带着东西过去,现在水运比较便利。”
    李成器把融合的问题暂时压下,他需要考虑,同时问问朝堂上的群臣具体策略。
    他知道,问李易就行,可为什么要让臣子们轻闲?
    李易喝一口汤,感觉舒服了:“其实大运河一直能够通到安东都护府,现在契丹与我们依附开始了。
    航运要利用起来,只有交换物资的频率增加,才能让对方获得利益,从而对贸易依赖。”
    李易说的就是北京,京杭大运河,穿一下黄河,就进北京了,还可以从渤海湾的天津进去。
    以前总是怕这个、怕那个,即便人家归降了,也不想着把地方给占了。
    说白了,大唐对东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面的一带不够重视。
    以为那里发展不起来,对大唐没有威胁。
    李易知道那里有没有威胁,那里的契丹好顽强的,什么渤海国都比不了。
    而且渤海国最后,还不是分出了棒子国家。
    李成器不敢小觑,回应:“正在造船,用咱们的那个钱,造大船需要时间,海员训练也要时间。”
    李成器说起此事,不晓得该埋怨谁。
    大唐的海军之前可是非常强的,结果到了三弟当皇帝,海军完了,勉强维持。
    如果不是自己通过海军采海鲜、给好处,估计那些船都被偷摸凿了卖板子了。
    战略出问题了,因为突厥和吐蕃,还有大食、西南蛮,朝廷的重心转向西边、西北地区。
    对东北和东边、东南沿海少了投入,连精力都不愿意投入了。
    如今采了海鲜,知道了铁矿,明白在雷州和琼州能够大量种植胡椒,以及江南道的新稻子。
    突然把海军的重要性突现出来,有海军才能有运输啊,从海洋就绕,不用非得走运河。
    “大哥,边关地方的一些的长期管着军政的人应该调回来,由于边关地区,军政一体,这个不好。”
    李易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了宋朝。
    宋朝倒是厉害,军政分家,可是军政分家采取的是文官压制武官,强干弱枝。
    现在大唐的边关军政一体,可能打了。
    弊端产生了,权利太大,是权利,不是权力。
    有的人跑到那里当土皇帝了,管着的一片区域的人口,其中就有少数民族。
    说反就反,还不如军政分家呢。
    “调回来,派哪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去守?”
    李成器烦恼,调容易,吐蕃一进攻就不会打了。
    “副手,把副手推上去,一个都督多派几个副手,副手竞争,争出来一个。”
    李易出主意,副手多了,相互牵制。
    他那个时候的各地方也是一样,谁都比想掌握大权,谁权利大了,上面就调整谁。
    李成器低头想了想,又没直接说行还是不行,他依旧要让三弟询问群臣。
    “看天焖的样子,要下雨了。”李成器透过窗户向外看,天上有云了。
    只不过那些个云的颜色是浅灰色,说是下雨吧,没有,移动的速度还慢,风也没有。
    李易也瞅一瞅,看不懂,他又不是专门学气象的。
    “现在下雨,最后一茬的蚊蝇会增加,尤其是蚊子,秋头上的母蚊子好不容易出来了,定然需要更多的营养。”
    李易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便砸下来,没有任何预兆,风未起。
    看上去是一次阵雨,地面上的泥土被砸得飞溅起来。
    不长时间,雨点开始倾斜,有风了,而且风还不小。
    从灯笼的晃动上就能够看出来,只是天没黑,灯笼没点燃。
    在外面的庄户四处躲避,不少人跑到食堂,透过窗户往外看。
    两刻多一些,李易和李成器吃完饭,雨又停了。
    李易叹口气:“没有什么好的农药,天又热,即便是没有太阳,菜地里的菜也要遭殃。”
    他知道,短暂的雨过后,天气热,蔬菜开始生虫子了。
    包括菜蚜、瓢虫,小水水洼增加,苍蝇和蚊子出来,当然蜻蜓也多,各种蜻蜓飞来飞去。
    小的时候他通过许多种手段捕捉蜻蜓,后来大了,知道不应该捉,却也没有多少蜻蜓给他捉。
    “多事之秋啊。”李成器也不得不承认,今年的天气就是不好。
    要么你就继续旱着,大家用井水浇灌。
    突然来一场雨,按照以前的经验,每一场这样的雨过后,都有许多人生病。
    “明天在报纸上写,必须喝开水,同时注意蚊虫叮咬。”
    李易想到一个没有办法之下的办法。
    他只能做到这些,除非他可以大面积扑杀所有昆虫,连着蜻蜓一起杀,不然没有用。
    “蚊香和花露水,易弟,放出来,我知道你庄子上还有。”李成器着急了。
    他知道情况严重了大家会得疟疾,得疟疾要吃药,大蜜丸的药,比蚊香和花露水珍贵。
    “大哥,蚊香和花露水可以拿出来,不过我觉得若是蕃邦使臣有谁得了疟疾,咱们可以卖呀。
    西南当地的守军就拿了不少药丸,他们一边自己用,一边帮着高价销售,顺便打广告。”
    李易在如此紧要的时刻,居然想的是开会。
    说好的,大唐召开会议,关于卖治疗疟疾药的事情,一直到现在也没开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