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六六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是下了山的山民首领的区别。
    而普通山民呢?
    总共七八万的山民下山,以百户为一里设里长,分别安顿在九个县的平原地带,开垦荒田。
    留在山上的山民有了曲辕犁,下了山的山民当然也有曲辕犁,他们还有精致的新式水车,再加上众多可开垦的荒田。
    山上的田贫瘠,山下的田肥沃。
    难道留在山上的山民,比下山的山民要有前途?
    这当然也不是耍耍嘴皮子,打打嘴炮便能证明的事情,要分出个胜负,需得今年秋收后,便可见真章了。
    同样是一年劳作,到底是山民富裕,还是下了山的人民富裕,到时候一目了然。
    马涛在部族中散布谣言,说是官府盘剥下山山民,到时候便也会有一个结果。
    总而言之,以关平为太守的房陵郡,在春耕之前干了一件漂亮的大事,迁徙山民下山,并且有条不紊的进行春耕活动。
    实力大增。
    当然农业只是其一,在此之后,关平的脚步绝对不会停下。文化事业提上了日程。
    在此之前,关平给在新野的臭老爸写信,请求调拨马射等一批官员,一批小吏过来。
    小吏不必说,这是因为房陵的基本盘变大了,不管是收取税收,征召民壮此类事情,都需要更多的小吏才能维持官府的运转。
    至于调动文官这件事情关平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从备备时代开始,新野的文官就很多很多,有的人真的是没有才能。
    比如说马氏五常的老爸马射,廖化的老爸廖明,基本上都是没有太大才能的。这才能指的是行政才能。
    但也有突出的地方。
    尤其是马射。
    马射的学问水平很高,马家世代官宦人家,乃是荆楚大族。马射乃是荆楚名士,引经据典,没有多少人能够胜他。
    他的教育水平也很高,五个儿子教的都很好。
    当然公关能力也很强,马氏五常确实是真材实料,但如果没有马射的公关运作,名气不会这么大。
    此人一技之长,在于教学。
    相比起来北上的荆楚豪杰中的另一个人,则是行政才能出众,那便是殷观。
    所以关平写信给关羽,调动了马射,廖明等帮闲十五位帮闲过来,留下了殷观继续处理新野行政方面的事情。
    这也是用人的艺术。
    有武艺能做个猛将。
    有智谋能做个帅将。
    有能力可以做大官。
    有学问便可以做老师。
    因才授职,才是用人之道。
    这日上午,关平便率领周雄这个贴身的亲兵将,以及二百亲兵坐着马车,出了北城门,距离城池足有三里的大道边上的一座亭子内,迎接马射。
    等了足足半个时辰,关平才见到了马射一行人。这帮士人的辇车排成一排,走在大道上。
    关平龇牙咧嘴。
    这到达房陵的山道虽然经过修整,宽阔平整了不少,但是这么排场也太夸张了。
    “一路颠簸不怕屁股痛?”关平心想。
    关平派遣了亲兵去引导,不久后对方马车停下。马射,廖明等十五位士人纷纷下车,来见关平。
    双方寒暄一阵,不必多提。寒暄之后,关平与马射,廖明等人又坐上车,往房陵城而去。
    “真是一座好城啊。”辇车就是四面漏风,头上插着一个雨伞(车盖)的车,入城后,马射观看街道两旁,心中暗自感慨。
    马射是襄阳人,乘船西上便可以到达房陵地界,但是马射却从未来过房陵,因为这地方太偏僻了。
    但马射也听说过这地方穷山僻壤。
    一路行来,山路确实是难走,坐在车上屁股很痛。但是到达平原之后,道路两旁良田众多,男女布于田间,勤苦劳作。
    来到房陵,城池高大坚固。城上“关”字旌旗,迎风飞舞,甚为雄壮,城上兵马巡逻,井然有序。
    入得城中,房舍错落有致,路上行人颇多,还算可以。
    到底是山中城池,哪怕房陵已经是房陵郡内,第二座大城。(第一是上庸申家兄弟真的很厉害,树大根深。)
    但是相比于襄阳,新野这样的大城,还是差了许多倍。但也是不错了。更何况,马射已经得知,在关平的统帅之下,目前房陵郡的人口,已经将近三十万。
    三十万啊。
    乍一看有点少。
    因为新野一县人口,便已经有二十万出头了。
    但新野毕竟是特殊的,一座拥有七八万城内人口的大城,在整个天下都已经是极少见了,襄阳城的规模,也就比新野大一点而已。
    三十万人口的概念就是荆州在籍的人口的七分之一差不多。
    听说汉中郡人口也就五六十万。
    而张鲁已经是天下有数的群雄之一了,威震汉中多年。而关家新野与房陵加起来,也已经有五六十万人口了。
    已经是张鲁这个级别的诸侯。
    更重要的是张鲁乃是米贼,虽然连年动众,却也打不过刘璋。而关家的势力,却还处在上升之中。
    关羽以下,精英无数。
    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势力啊。
    马射有时候会感怀,庆幸当时刘备死的时候,他们这些人没有立即返回襄阳,而是留下来观望局势。
    才有了后来关平的对策问世,也就彻底的留了下来。
    而且马射不仅是自己留下来的,他最有出息的儿子马良乃是房陵长史,乃是关平的副手。
    幼子马射,乃是关平的参军。
    父子三人都是有出息的。
    能留在这里,真是太好了。
    感怀中一行人来到了太守府,关平与众人一起下了车,在关平的带领下来到了太守府大堂内坐下。
    关平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主位上,马射,廖明以及其余文官分坐在两侧。坐下后,关平将手放在膝盖上,中气十足道:“该说的我都已经在信中说了。但是此刻我还是再说一遍吧。”
    “我打算设立文学馆,以马先生为馆主,下设四个祭酒,十个博士,处理教育问题。比如说我打算以洛阳官话为主语,以符号为辅助,编制材料,使得人民快速启蒙。”
    马射等人神色不动,他们早就知道这些了。等关平说完后,马射才拱手说道:“敢问太守大人。什么是符号,什么是材料。”
    关平的意思他们都知道了,培养读书人,建立学校什么的。这很正常。任何一个有进取之心的势力,都会这么干。
    但是符号,材料这种词汇,马射等人却是没有听说过。
    “所谓的符号,就是这个样子的。诸位看看。”关平将自己抽空写在帛上的拼音,总共十五份,亲自起来发给了众人,这才说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字的读音,相似的,相类的,加以整合。再编撰字典。”
    关平将拼音的作用大体说了一遍,然后才又大江向东,一口气又说道:“至于材料。以往我们的蒙师为童子启蒙,材料都是由自己准备,五花八门,好通俗易懂的,也有晦涩难懂的。这不好,也不利于启蒙。我打算准备从通俗易懂,到晦涩难懂,逐一编著课本。”
    “比如说,小明今天要去河边钓鱼,钓到了三条大鱼,高兴的回家了。这句话就是简单易懂的。”
    关平照搬了后世无敌的小明,随口说了一句道。
    关平对于这个时代的课本,真的是非常厌恶。特码的,一句话可能有一百种解释。
    作为启蒙教材,绝对是不可以接受的。
    这些传统学问,当然也需要保留,但也不用人人都懂。关键的是统一口音,在这一点上也有融合民族的好处。
    扫除文盲,提高识字率,再逐一向上。
    少部分优秀的人,才会成为资深学着,研究传统学问。
    关平这些天真有努力思考这个问题,整理过各类事情,所以是有条不紊,侃侃而谈,将事情系统的说了一遍。
    马射,廖明等人则是震撼的。
    正如关平所说,以前大家都是老师带学生,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加上其他原因,才使得识字的人这么稀少。
    关平的这个整编教材,统一口音,再以拼音助力,使得学习文字的门槛要下降了许多。
    而大部分的文人对于教授弟子都非常有兴趣,教书育人嘛。
    这个时代的大名师,动不动就开馆授业,带领成百上千的弟子传播自己一脉的知识。
    而听关平的口气,要在整个房陵地区,建立学校,使得人人都有学可以上,马射,廖明等人立刻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了起来。
    这可是千古都难得一见的好事啊。
    课本是我们编撰的,拼音字典也是我们编撰的。
    名垂千古啊。
    所以此事不需要关平督促,马射这帮人立刻就展开了讨论,要编撰字典,要编撰拼音,要编撰课本。
    关平当然也给出了一点意见,比如说课本可以由简单易学,到复杂,可以分作十个档次。
    对了,需要加入算学。
    以后如果建立学校,可以分做十年,教授学生。待学生毕业后,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小白士人。
    到时候有信心的可以继续深造,没信心的已经可以毕业,依靠学校里得到的知识,日后的路便要比文盲宽广许多了。
    总而言之,关平成立了文学馆,以马射为馆主。第一步是以洛阳官话为蓝本,创立拼音运用,字典,课本。
    最终的目的是在房陵各处设立学校,扫除文盲,统一语言。只要是关平治下的人民,下一代的童子们,不管是汉人,巴人,夷人,渐渐的都要学会说洛阳官话。
    我大汉威武雄壮,迟早称霸亚洲。
    关平一世大帝,六六六。
    关平又胡思乱想了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