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花萼楼扬名相见欢(一)
上午巳初时分刚过,刘玄就上马出发了,身边跟着韩振和常豫春。今日是侯孝康、石光珠举行文会之日,文斗刘玄自己上就好了,就怕要武斗,所以把武艺最好的常豫春带在身边。就凭他“率十万众可横行天下”的本事,自当能杀出群殴重围,届时再做计较。
韩振自然是带路的,骑着马在前面边走边介绍着。
从奉国将军府出来,走出庆寿坊,先向北,沿着昆眙街走。路过水月庵时,韩振指着说道,“这里是诸位开国公侯府的共庙,不少女眷出家都是在这里,还有替身出家的也在此处,逢观音诞辰来祈福打蘸的,这里热闹非凡,出入全是权贵家眷。”
再往上走,就是五岳庙、延福坊、永嘉坊、兴宁坊。
“四哥儿,那边是广平王府。”
“广平王府?”刘玄遥望了一眼,却只看到一处屋檐角。广平王是当今圣上的二皇子。他跟刘玄同年,去岁封王开府。
“四哥儿,这里看不大清楚,前面有药王庙挡着。”
又走了一会,韩振调头向西,指着北边说:“四哥儿,这再往前就是忠顺王爷府了。”
“哦,”刘玄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忠顺王是当今天子的弟弟,仗着太上皇、皇太后的宠爱,骄横跋扈,京师里是出了名的。
向西沿着永安街走过永兴、崇仁两坊,就到了刘玄熟悉的地方,国子监和贡院附近。平日里他上学都是从法华寺、长生观那边直接穿到这里的。
“四哥儿,南边就是皇城了,那边是地安门,进去就是地坛,左边是依次下去是北海湖、中海湖和南海湖。湖西头是内库司、飞龙苑和皇家的道观自然观,还有左右十二局,二十四衙门,都在那边。”
韩振眉飞色舞地说道:“在湖东边,地安门向南依次是太极宫和龙首原。听故老相传说龙首原本是一座景山,前周太宗皇帝迁都京师时,说风水不好,发二十万民夫将它铲成了一块高地,再在上面修建了大明宫。听说太上皇和皇太后就住在那里。”
“再往南进了神武门,就是紫禁城了,当今天子住的地方。左右两边是东华门和西华门,正前面是午门。午门出去左边是太庙和天坛,右边是三省和军机班,再往前,出了天安门,就出了皇城了。”
“噢,振哥儿,你这么熟悉,进皇城逛过?”常豫春打趣道。
“春哥笑话我了,我既不是殿前司龙禁、宿卫、拱卫内三班的御前骁卫,又不是外四班的骁勇,如何入得这皇城?都是宫里面的老公们说出来的,书坊里还有皇城的地图在卖呢,我也就说个热闹。”
韩振挠着头说道,常豫春哈哈大笑,声音如雷,引起旁边众人的瞩目。
沿着圣德街向西,走过永昌坊、修德坊、仁政坊,穿过鼓楼钟楼,就看到了曲江湖。这曲江湖其实跟皇城的三海是连在一起的,都是高梁河、永定河、卢顺河通过一段沟渠,引为京师内城的护城河。中间一段再通过德胜门西边的水偏门引入内城,先为西海湖,再南下为曲江湖,然后通过地安门旁的水门引入皇城,为三海湖。
五湖中,曲江湖景色最美。某一处堤岸上有柳树两行,摇叶如缠头碧玉,吐丝若金垂银绕。间杂着桃杏树木,竟无一处凡尘。又另一处,白柳横坡,黄花满地,暖日莺啼,更有芭蕉冉冉点缀。风景秀丽之处,有依堤榭轩,临水而立,前有碧波粼粼,泛舟荡漾,后有红叶翩翻,疏林如画。
花萼楼就是其中一处,主楼屹在湖边一处高坡上,有左右翼楼,宛如展翅。左翼飞跨到湖边的一处小岛上,自成了一座三面临水的楼榭。右翼飞至另一山坡上,有数千翠竹环绕,风摇影疏,别有一番风味。
还未走近,就隐隐听到丝弦笙簧之声,从左右两翼楼飘来。走近来,只见正前方的高楼有四层,飞檐挑角,华丽辉煌,更有鼎沸人声,一阵阵从楼里涌来。
走到楼下,自有仆人过来牵马,并有咨客过来询问:“公子,敢问是赴哪家的盛宴?”
“修国府和缮国府。”刘玄答道。
“公子是赴两国公府联决办的文会。在三楼,公子请进,两位壮士这边请。”这是要主仆分流啊。
“稍等,我还要等人。”
“公子请到楼前偏房稍坐,这里有茶水糕点,公子可以先解解渴,压压肚子。”
“好。”刘玄满意地点点头,这服务态度,果真是京师第一楼,天字一号销金窟。
等了一会,徐文祯和明国维联决到了,原来两人住在一个方向,走到路上就遇到一起了。
三人也不再等其他同窗,提着衣角,依次上了楼。
在二楼通报了姓名,下来一名小厮,直接将三人引到了四楼。
这里已经坐了二三十人,侯孝康和石光珠两人,在各处打着照应。今日两人戴着懒收网巾,穿着一身绵绸直身箭袖衫袍,腰间扎着一根锦绣镶玉带子,挂着绣着银鱼儿的袋子。浑身上下收了权贵骄横之气,全是谦逊君子之风。
见到刘玄三人到了,石光珠连忙迎了上来,拱手作揖道:“三位贤达屈尊到来,让此文会蓬荜生辉,月辉星煜。”
“闻得两位兄台共襄此盛会,为国子监诸贡生同窗扬名,如此大善之事,我等定要前来,以附骥尾,观摩学习。”
刘玄的态度比石光珠还要卑恭,两人一通谦逊,旁边的侯孝康听得牙酸,连忙上前说道:“三位请入座吧。”
在仆人引领下,三人走到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安然坐下。桌子不小,上面摆了些瓜果茶点,周边也只摆了四张椅子。三人刚坐下,马上有伙计过来,摆上四个茶碗,分别撒了些雨前绿芽茶,用长嘴铜壶冲开,再盖上茶盖。
等了一会,有不少人陆续到了,国子监学生七八十人,都是荫生和贡生,另有二十余位各行省来京备考明年春闱的拔贡。找过伙计一问,原来三楼还有一场,捐生、其余非国子监的文人,都在那里坐着。
接着到来的有国子监的教授两人、助教四人,其余直讲、待讲十余人。众学子们纷纷起身,向老师们遥遥拱手行礼。秦基的到来,没有出乎刘玄的意料。到最后,来了三位翰林院的学士,众人纷纷起来,恭迎三位老大人,场面一度混乱。不过听完介绍,刘玄发现,都是国史馆、集贤馆这种清闲的学士。
到此时,整个四楼坐得满坑满谷,刘玄一桌第四人是来自江西行省的宋恪元,三十多岁,清瘦身长,是集贤馆算学博士,是跟着那位集贤馆学士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