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孙权与孙尚香
“主公决定如此从事了吗?”
周瑜站在巨型楼船之上,于长江纵横,一时间没有敌手。
吕蒙、陆逊、谢玄、刘牢之、韦睿、甘宁、董袭、凌操等名将全部集结在这一座巨船之上。
铜雀在萧摩柯的保护下,召集众将,商议进军。
汉初第二谋士陈平担任军师。
“长江中下,至东海之滨,造船厂数量多达上百,每年可造船只数千。然纵使有长江天险、战船上万,一昧死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铜雀望着滚滚长江,江水至瓜洲流入东海。
他在进行冒险的尝试。
周瑜、吕蒙、谢玄等人,无不慎重。
此次南北大战,双方都在博弈。
庐江郡,孙坚集结三十万大军,奉命第四次攻打合肥。
“庐江郡守将由张辽变为岳飞,据说此人更加不好对付。”
孙坚的对手由张辽变成岳飞。
张辽是五子良将之一,被楚天调到了曹操的河北军,然而淮南守将变为岳飞,攻打合肥的难度只大不小。
孙坚与张辽还能有来有回,但面对岳飞,可能会被出城的岳飞击败。
但孙坚收到的命令是以一支兵马攻打合肥,一支兵马攻六安,袭击寿春和汝南,牵制整个淮南、淮西之兵力。
铜雀给孙坚的建议,面对岳飞,最好的策略是避而不战,攻击其他将领率领的兵马。
岳飞再强,也只能出现在一个战场之上。
孙坚兵马两路,给淮南、淮西压力。
“楚子谋想要毁约,这一次我们要给他一个教训,不然,实在是亏待吾女。策儿,你担任先锋。”
孙坚为孙尚香打抱不平,这次干劲十足。
“是!”
孙策也为自己的妹妹感到不满。
“父亲,我愿出战,助父亲北伐中原,匡扶汉室!”
一个紫髯的少年得知父亲和兄长即将出征,抵御强夏,于是毛遂自荐。
孙权已经年十七,颇有武力。
孙家第一代、第二代的武力基因不错。
虽然孙权被后人诟病,实际上有骑马射虎的典故,苏轼的《江城子》里,有“亲射虎,看孙郎”之说。
孙郎并非是孙策,而是孙权。
所以孙权的武力不算低。
当然,个人武力是一回事,统帅十万大军的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孙坚对自己的儿子有多少能耐,自然是一清二楚。
孙权无论统帅、武力都不如孙策,孙策继承了孙坚更多的能力。
不过孙权在政治能力上,超过了孙坚、孙策。
孙坚考虑到孙家的未来,更加希望孙策继承自己的部众,而孙权踏上仕途,这样可以保证孙家利益最大化。
现在孙权请求从军,孙坚皱眉:“此次与夏军决一生死,可能会马革裹尸,权儿你不能随军,否则我与策儿有个三长两短,孙家还要你主持大局。”
孙权坚持道:“父亲与兄长征战四方,权儿只求在军中效力,为父亲、兄长分忧,请父亲肯允!”
“罢了。”
孙坚最终还是同意有些顽固的孙权。
“爹爹,举高高。”
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拉扯孙坚的长袍。
“香香怎么又跑进来了?是不是又闯祸了?”
孙坚有些头疼。
孙权只是对自己的军事才能过于自信,有孙坚和孙策节制,还不会犯错,但孙尚香从小,将孙坚部将的后代全部欺负了一遍,到处惹祸。
由于受到孙家众人的偏爱,孙尚香基本上不怕任何人。
孙尚香见孙策、孙权也在场,眨了眨眼睛:“爹爹,你们在商量什么?”
孙策将孙尚香举起来,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显然对自己的妹妹十分溺爱:“爹和我们要去打仗,你留在家里陪着娘亲。”
孙尚香嘟嘴:“我也要去。”
“等你长大,兄长再带你前去征战沙场。”
孙策认为孙尚香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武将。
孙坚对于正妻唯一的女儿十分溺爱,所以在活动中获得的奖励,其实孙坚分了一些给孙尚香。
在孙坚看来,楚天是不识货,才会有毁约的意思。
“哼。”
孙尚香不满意,扯孙策的头发。
“别闹了,权儿,带香香去她娘亲那里。”
孙坚让孙权带走孙尚香。
只剩下孙坚、孙策二人,孙家也只有他们二人知道与楚天联姻之事。
“楚子谋不识货,我将好几个奖励都给了香香,只求可以成为皇亲国戚……此次出征,不留余力,让他们见识一下江东虎士之怒。”
孙坚拔出佩剑,将案台斩断。
三十万江东士卒集结于庐江郡,兵强马壮,孙坚、孙策各自统帅一队兵马,分别攻合肥、六安。
宋江的梁山军被拆分为两个军团,分别跟随孙坚、孙策。
宋江具有特殊的特性“梁山结义”,可以吸引各地在野的梁山武将前来投靠。
不少梁山武将在各地成为流寇。
即使是北方,各地山林仍然有许多流寇、坞堡存在。
乱世从不缺少山贼流寇,官府也没有多少精力剿灭这些流寇。
铜雀为了拉拢宋江,封宋江为梁山公。
宋江成为正式的官吏,自然愿意为铜雀效力,宋江本就不愿意当山贼。
孙坚让孙策去攻打六安,而自己去拖延岳飞,因为孙坚认为孙策勇猛,但未必足够谨慎。
合肥城,鲁肃担任监军,与岳飞配合,防守合肥,而陈登继续守广陵郡。
“孙坚与主公有秦晋之盟,应该不会全力来攻……”
负责联姻一事的鲁肃还没有意识到,孙坚似乎对楚天产生了不满,第四次攻打合肥,未必会留情。
建邺城外围的长江,两千艘战船集结,至少有四十万兵马在建邺城汇合。
楚天部署在建邺城的探子察觉吴军调动,于是立即向夏城上报。
铜雀与孙坚,一次动用70万大军,给江淮一带的夏军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直以来,都是孙坚攻打合肥,而这一次,铜雀参与攻打江淮,谁也不知道铜雀会选择以何地为突破口。
吴军的行动,只有铜雀、陈平、谢玄、周瑜等少数吴军高层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