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 拓跋李氏,据地建国,这也已不可能了
既然往利氏首领乌罗弋、费听氏首领苏零则先后忿言说罢,其他党项部族首领也不再藏着掖着。好歹大帐周围,都是由他们的亲随族人把守,不必顾虑隔墙有耳,而让李仁福乃至拓跋部人会知晓党项有几支部族积累的怨懑,已经处在叛乱的边缘......
其中又有个生得眉细目鲜的中年汉子忽然开口,而是野利氏的首领野利荣:
“按说本来拓跋部入我党项羌时日已久,到底从大局着想,我们也不愿联合外人,共抗拓跋...不过由拓跋做党项八部的主,也确实够久了。我们七氏一向受制于拓跋部,就算受些盘剥压榨,也只得忍气吞声。可今番不是要守卫定难五州,可还是要为晋人与魏朝交锋......
咱们的族人,有许多因魏晋争霸战事而丧命,而我们几支部族,手上当然也沾染了魏朝汉人的鲜血。如今又与依附于魏人的回鹘人、焉耆人厮杀交锋,彼此的仇怨越来越深...从一开始我便寻思,定难军投靠晋人,这对我党项诸部而言,是福?是祸?”
乌罗弋听野利荣叹说罢了,冷哼了声,立马便接茬道:
“按如今形势而言,这不是显而易见的?晋人妄称大唐,以唐室正朔自居,可是谁不知道他们那国主是沙陀朱邪部的种?如今魏朝占据中原,慑服诸藩各国,晋主则掌控河东乃至陕北、河朔地域几处疆土,又焉能与当年的大唐相提并论?
当初晋主说什么党项、沙陀,同是迁入汉土,受唐廷赐封的族裔,境遇相似,理当相互照应。结果晋人东面与契丹结怨,西面回鹘、焉耆...以及与归义军联姻的于阗想必也会倒向魏朝,受制于晋主,盟友没有几个,敌人却是越来越多......
晋人终究不及魏朝势大,好歹当年定难军向朱温梁朝称臣,也没被逼到势必要与中原强藩结仇结怨的份上。如今却被迫屡番与魏朝交战,有朝一日晋人势堕,而魏帝要清算报复...对我党项而言,岂不会是灭顶之灾?”
大帐内其他首领听乌罗弋这一番言语下来,也都不由的连连点头。本来一直闷声不语,而显得有些犹豫的米擒氏首领羝革罗,也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就只眼下而言,其他族裔与魏朝交易互市,彼此能互惠互利,有的则干脆做了中原王朝治下子民。到底中原富庶,那些部族不必为生计发愁...可是因我定难军依附晋人,同魏朝为敌,与中原绝禁商贸互市,要么是我党项寇钞掠边,要么便是魏朝兴兵报复、洗荡剽掠......
可是晋人又能给我们什么?又是交纳钱粮贡赋,又是出征助战,让我们各部儿郎枉送性命。交纳的钱粮还要做两份,一份上贡晋人,一份献于拓跋部...到头来还是我七部党项受盘剥压榨,不也都是因受制于拓跋部之故?”
往利氏、费听氏、野利氏、米擒氏四个首领,已经凑到一处,彼此毫无顾忌的针对拓跋氏总掌党项八部表达出质疑。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对于如今执掌定难军的拓跋部李仁福,乃至后唐帝国愈发怨忿。
可是在场的党项部族首领也都很清楚,如若真要发动叛乱,推翻李仁福下台的话...此事非同小可,毕竟当初是拓跋部力主依附于后唐,那么后唐也必然会做拓跋部的靠山,力保住其在党项八部当中的统治地位。
即便大帐内敢于同其他部族首领,表露自己看不惯党项八部的前程由拓跋氏的人已达半数。可拓跋部毕竟实力最强,还有后唐为其撑腰,单凭四支部族要煽动叛乱,固然能使得定难军内部分崩离析,但后唐联合拓跋部进行血腥镇压,他们的部族到时也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为党项诸部以后的处境着想,如若只得推翻把持定难军大权的拓跋部,看来也势必要借助外力不可。
一阵沉默过后,这次牵头召集三支部族首领前来密议的往利氏首领乌罗弋,寻思着话说到这个份上,差不多也到了火候...他又朝着帐外乜了一眼,把身子往前凑了几分,还不由的把声音又压低了几分,便又对费听、野利、米擒三部首领说道:
“除了咱们四支部族,房当氏对拓跋李家看来也颇为不满。这次稳妥起见,虽然未唤他一并商议,可是以后也应去探探口风。还有一件大事,眼下我也不妨坦诚布公。
其实魏朝长安留守相公严可求,先前便曾遣人与我密议,眼下虽然仍不宜发动叛乱,可是我党项七部不但要谋一条后路,也未尝不能转危为安,而保诸部族民富足安乐......”
如今身为定难军节度使的李仁福,虽然还尚不知道党项四部首领暗中密议,已经开始计划着要推翻他下台...可是当年李思谏还在世之际,定难军内部便已出现反对的声音。眼下他这个节度使也是终日忧心忡忡,偏偏势如骑虎,也无力改变现状。
李思恭、李思谏相继病逝之后,因李思恭之子李仁祐早丧,孙子李彝昌又为叛将弑杀,世袭的节度帅位,这才由李仁福继任...然而前任节度为叛将所杀,已经有人开始动摇拓跋部在定难军的统治地位。偏偏节度使之位,还是由拓跋李氏家族内部传承,而引起其他部族首领的不满,李仁福也是心知肚明。
若是按李仁福原本的轨迹,他会被后唐朝廷封为朔方王,死后追封又为虢王。直至妻子李彝超嗣位之时,拓跋李氏才成为对于定难军有绝对领导权的部族,便开始不把中原王朝放在眼里,甚至屡番交战。按史载所述“此李氏割据夏州之始”...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那爷孙三代之时,定难军党项也具备了裂土分疆,建立西夏,而与宋、辽那等大国形成鼎立之势的条件。
可是眼下的形势却截然不同,魏朝、后唐两大帝国,就在定难军家门口时常厮杀交战。拓跋李氏的权威,在藩镇内部也正值最为动摇的时期...而李存勖力保仍由拓跋部执掌定难军,那么无论要钱要粮,还是协同出征,李仁福也就只有铁了心为后唐卖命到底。
偏偏后唐朝堂动荡,有刘皇后与阉宦伶官之流恃宠谋私,致使国家财赋收支锐减,也还要与魏朝连年厮杀...这笔账算下来,也致使定难军党项诸部的日子更不好过。
李仁福身为藩镇节度,总掌党项八部的大首领,如今的处境却正被卡在中间,对上要尽可能满足后唐的要求,对下还要面对其他七支部族的质疑。即便算不上是受夹板气,但也的确是终日忧心忡忡。
而往利氏乌罗弋与其他三支部族首领,经过密议,都已各自返回营帐去。李仁福身处于帅帐当中,在塌上辗转反侧,还是难以安眠...他缓缓的张开双眼,凝视着营帐顶棚,思忖了良久,终究还是狠狠的一咬牙,又暗念道:
依附于唐国,与魏朝对抗到底,这对于党项诸部...不,尤其是对我拓跋部而言,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