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零五九章:科举之拾缺补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听到柴令武自己说自己‘五行缺德’,李世民也是乐了,笑着说道:“既如此,朕就成人之美,封你为礼部检校侍郎,为我大唐效力,也希望你早日把缺失的德补上。”
    柴令武高声领命:“谢圣上!”
    其他人也不说话了。
    礼部侍郎与左卫亲府中郎将官阶相同、工资一样,是礼部尚书的副手,但由于礼部是一个清水衙门,所以完全就是一个只领工资,不干事的职务,而检校侍郎这个职务更是一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
    所以大家没当一回事,若是柴令武真是当了左卫亲府中郎将,怕是要吵翻天。
    柴令武笑着退回了队列,以后如果上朝,就得到文官体系去了。
    他选择礼部,是因为‘五行缺德’吗?自然不是。
    他这是抢占先机,而不是自我放逐。
    现在重开科举已成定局,礼部的辉煌已经是近在咫尺,到时候,自然被朝中官员趋之若鹜。但是现在的礼部毫不起眼的被人遗忘,但是到了以后,怕是一些部门的尚书都要眼馋自己这个侍郎的职位。
    散朝后,柴令武本欲回家,却让李世民让人叫到了甘露殿。
    “舅舅!”柴令武走到了近前。
    李世民笑道:“你这小子的治国恪言张开就来,不承认你是天才都不行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得多好啊!朝中就是有太多的空谈之徒,才使一些利国利民政策迟迟无法落实。”
    “官员窃据要职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舅舅何不将那些空谈、清谈客一刀切了?”
    李世民感慨道:“我也想。可这里面牵涉太深了,若是按你所说的做了,那么明天早晨起床,接到的就是天下大乱的急报。”
    “舅舅有最精锐的军队在手,怕他个屁,大不了一家一家的灭了。”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小愤青,无奈道:“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虽说义务教育可以为我大唐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但义务教育是改变大唐的未来的教育制度,朝廷需要时间布局、完善,上官学的学子也需要时间去成长,义务教育在头十年,根本无法为朝廷输送人才。
    “而科举虽是可以补充一批人才,但是在寒门人才尚未成熟的前十年里,大多数中举者,还是世家豪门子弟,十人中,能有两三个人是寒门子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真要是一家一家的杀完了,这天下各地都需要官员,急切之间,哪有那么多人才补充呢?”
    柴令武道:“所以,除了科举之外,还要开辟其他渠道引进一直急须的人才。”
    李世民道:“我也有过想法,但却无从开始,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我倒是有一些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当说,当说,我最喜欢你那些奇思妙想!”李世民来了兴趣。
    “故技重施!”柴令武说了一个成语,然后道:“舅舅还是秦王之时,一手创立了文学馆,从而让长安文士都以入选文学馆为荣,称进入文学馆的学生为登瀛洲,说进了文学馆如同进了海外仙岛。当时,文学馆不仅为舅舅招到‘十八学士’,还有多不胜数的治国良才。舅舅登基之后,这些人分布五湖四海,莫不成为主一方之政的务实干吏。”
    柴令武说道这里,李世民已经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眼中既有兴奋、又有严肃。
    “科举方面,会写的人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会做不会写的,难道就不是人才了吗?”
    读懂四书五经的人能治理天下?
    做梦!
    你让孔颖达去治理一州试试看,非得把一个富裕的地方治穷不可。
    所以只招会写不做的人,实在要不得……
    李世民道:“会做不会写的,当然是人才。他们比那些会写不会做的难得百倍,”
    “但是科举的取士之道,就把这一批人给刷了下来。所以,我的意思是开创一个类似文学馆的机构,用以吸纳、考核实实在在干实事的人才,以作为科举的一个补充。”
    李世民闻言不禁拍手赞道:“此法的确可行!我却没想到这上面来,不错,科举只能取到会写会做、会写不会做的人,若朝廷只是以科举取士,必将导致会做不会写的大才埋没荒野。”
    “但要知道,这种交给谁去办,都容易导致派系的产生。”李世民也习惯了柴令武的交流方式,与他谈话时,一切都摆到明面上说,这样反而可以解决一些核心问题。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虽然会给大唐带来一些实干之才,但是录取权若是掌控在某些人手中,那么,两者之间就会连接成一层关系。
    这就相当于那些歌曲选拔节目,导师们选拔出了歌手,这些人以后成名了,虽然会威胁到导师们在领域之中的地位,但同时,他们也构建了关系,这是师生关系。
    选拔官员也是如此,我录取了你,你以后做大官了,也得念着我的好,这以后就是选拔官员的政治资源。若是选拔官员之有人用心不纯的去经营,那么年长日久下来,便会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
    对于李世民的担心,柴令武非常理解。
    但是这种事情,根本禁止不了,朝廷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善用人制度,完善检查监督机制。
    他想了一想,道:“舅舅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这个类似于‘文学馆’的机构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到了一定时候,它会中止。因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能书能写的人会越来越多,最终,全天下将会没有一个不识字之人,既然不存在这种‘会做不会写’的人才,那么,这个招募人才的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二、这种会做不会写的人才由各州各县推荐,统一到京师后,由六部分别考核,太常寺的太医署考核医术人才,工部、将作监、军器监专门考核工匠;户部考核农业、算术人才;刑部、大理寺考核律法人才…各部将结果送到尚书省左右仆射,最终由吏部来安排职务。这些人才与吏部毫无瓜葛,又与选拔官员没有提拔录用之关系…就算有人钻营,那也是少数,影响不了大局!况且,我制定出来的‘三年一考五年一换,不上则下,不下则换地治理,不作为则滚’的官吏考核制度可不是说说而已。”
    李世民眉头舒展,犹如避开云雾见青天,笑道:“你说的对!朕扫平天下,今日却担心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实在不该!何况,即将成立的巡查司也不是摆设!”
    “明日早朝,朕便会向群臣宣布此事,头五年一年一次,之后如科举一般,三年一次。这些会做不会写的人才足够使用二三十岁,而这期间,义务教育已经为大唐培养出源源不绝的人才…不出十年,朕的大唐天下将不再受于人…”
    李世民此刻自信满满,大有指点江山的气概!
    柴令武满意一笑。
    事情正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他这个类似文学馆的建议,其实是为农、医、墨、法家思想提供便利,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变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
    唯有百家争鸣,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而大唐,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全方位的人才。
    柴令武理想中的大唐,以法治国、以儒理德、以农强国、以墨强兵、以医惠民、以商富民、教以道全……至于佛,还是回天竺玩蛇去吧,免得把这个民族的血性消磨干净。
    “我给你长安的土地不要,你干嘛非要那无法种田的新丰?”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非常不解,之前,他就要送柴令武土地以示奖励,不过他要送的位于长安城内的万年县。
    从而达到补偿柴令武以往所立的众多功劳之效。
    但,柴令武非要骊山下、渭水边的土地…不给还不行。搞得他都怪不好意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