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艰难的开始
农村虽然穷,但也是有好处的。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
王林跟王波一起在河里捞螺蛳捞到天黑,两个人整整捞了三十斤左右,如果不是箩筐太小,如果两人不是徒手捞的,这个数量可能会更多。
接下来的就是准备材料,就这么卖肯定卖不上价,很少人吃这个,城里人也不会做。
但这些对于王林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两人准备好了材料,王林又去村里小卖部花了五毛钱买了的自酿白酒,一毛钱的大粒白砂糖,临睡之前与王波将螺丝放在火上准备好。
翌日天不亮,大概不到四点,王林便偷偷摸摸的起床了。
“你干啥去?”出了屋门,正巧被父亲王建国逮个正着。
看到父亲的打扮,王林忍不住的鼻子一酸。
肩上扛着锄头和镰刀,已经微微有些驼的背,中年的年纪,却是满脸的沧桑,黝黑的皮肤,处处都在宣示着这是一个只会在地里刨食的人。
王建国虽然沉默寡言,不怎么喜欢说话,甚至与自己这个儿子都很少有交流。
可现在王林在王家的处境他却很清楚,但对此却无能为力。
自己是个没本事的人,也没能力去赚钱,整个家族花费巨大代价供养他去读书,结果却连个高考资格都没混到。
王建国唯一能做的,就是起早贪黑,去地里面多干一些活,让其他人能多一些休息时间,以此来弥补他们的付出。
“爸,我去城里转转,看能不能找个工作!”王林不想骗父亲,但也不想让他担心。
王家对做生意持中立态度,但老爷子偶尔的还会骂几句奸商误国。
“嗯,拿着路上吃!”王建国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了半个杂粮饼塞进王林的手中,自己一个人转身离开了院子。
王林没有拒绝,虽然他知道这是父亲一天的口粮。
已经过了那个冲动的年纪,所以王林很清楚,自己说的再多,也不如让父亲可以在这个家里面堂堂正正的挺起腰板,让父亲从内心深处不再觉得自己亏欠了这个家。
三两口将半个杂粮饼送入口中,口感并不好,还有糟糠滑过喉咙带来的刺痛,但王林却觉得很幸福。
借助着月光,王林来到了昨天准备螺蛳的地方。
王波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正看着大锅里面的螺蛳暗暗的留着口水,但是王林没来,他也不敢私自去动一下。
王林摸了摸锅边,还有一些余温,顺手拿起一个螺蛳放在嘴边,用力的一吸,螺蛳肉便进入了口中。
将粘连在螺蛳肉上的硬壳吐出,味道有些不太满意,但就目前这个情况来说,这已经不错了。
“咳咳咳……”
王波学着王林也跟着猛的吸了一口,但却没能掌握技术要领,直接呛的他不断咳嗽。
好在螺蛳肉已经到了嘴里,适应了一会儿过后,觉得整个人都要飞了起来。
“好吃……”
“林子,你说这些咱们能赚多少钱?”王波满脸期待的看着王林,现在他已经不怀疑这些螺蛳会不会砸到自己手里了。
“先算成本!”王林笑了笑,成本昨天夜里他就算过了,销售的方法也想过了,但既然是合伙生意,这些事情自然要摆在明面上,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没有成本……”王波想了下,挠着头。
螺蛳是河里捞的,盐是王林本家爷爷家磨盐坊墙边捡的,辣椒,花椒,八角是自家地里摘的,桂皮是公用的,反正那玩意儿也没人要,想了半天,王波实在没想起来他们还有啥成本?五毛钱的白酒?
“如果今天卖的不错,这些东西总不能一直去蹭吧?”
“也是,天天蹭估计咱俩就该被人追着打了……”王波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王林开始掰着手指头一个个的算账,道:“盐一斤一块五,咱们用了不到一两盐,豆油八毛一斤,用了一斤,辣椒花椒八角什么的咱们就算三毛钱吧,还有五毛钱的白酒,一毛钱的白糖。”
这些东西在农村实在是不值钱,各家各户菜园子里面种的都是,除非是去外面买,但就算是买,这些东西也卖不上价,就自己用的这些量,三毛钱足够用了。
“一毛五加八毛加三毛加五毛加一毛,一共一块八毛五,这些材料一共做了大概三十斤,平均一斤成本六分钱左右,待会到市里还要买些别的东西,就算一斤七分钱吧,咱们卖三毛钱一份……”
三毛钱虽然不便宜,但也贵不到哪去。
在村子里熬死他们两个也卖不出去几份,但是只要找对了地方,找对了消费人群,三毛钱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两人将螺蛳从大锅中捞出,途中将用到的调料全部挑了出来,防止被人看到以后学走了核心技术。
三十斤装了满满两大盆,王波甚至从家里面顺了勺子出来。
两人就这么一人肩扛着一盆螺蛳直奔市里。
除了市里,王林能去的只能是镇上,但镇上没有国企,消费能力是个问题。
路过镇上的时候,王林又用两毛钱买了一沓塑料食品袋,好在这东西普通人家用的并不多,所以没什么人抢购。
又用一毛钱从一位老汉手中买了一大捧薄竹板,这种薄竹板主要是用来作为卡子使用的,但将其劈开之后,也是可以作为牙签用的。
他们所在的郑市是省会城市,也没县这么一说,两人出发的时候大概就是四点半左右,等来到市里,王林提前选定好的地方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十一点半。
两人整整走了七个小时的路程,村子有些偏僻,就算是到了三十年后,从村子的位置开车到现在的位置,一路绿灯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王林其实倒是想坐车图个省事,但压根就没有公交车通往他们那里。
“我要是能在这几个厂里上班就好了……”望着延绵不绝的厂房,一个接着一个的牌匾,王波难以掩饰自己心中的羡慕。
作为郑市最大的纺织工业聚集区,这里由国家组织建设,工人上万人,也正是因为这几个国棉纺织厂的存在,一举奠定了郑市纺织城的地位。
但这些对王林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对于这里面的工人,他一点也不羡慕。
看着高大气派的大门,威武高壮的厂房,王林笑了笑,说道:“等到咱们回去的时候,你就不羡慕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