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钦差
肩扛手提,郑芝鹏和他的队伍艰难的走在行军的路上,官道早就不能走了,多处塌方早就把路给堵死了,郑芝鹏等人除了还知道一路向南之外,早就分不清什么方向了,出城时的独轮车也已经扔了,因为大水过后到处都是泥,连走路都变得很费劲,所以郑芝鹏特意准备的赈灾物资只能扛在肩上,额头上已经全是细密的汗珠,却懒得伸手去擦。
郑芝鹏本人也象征性的扛了一袋粮食,只是没扛多久就实在扛不动了,还是阎应元给他打了圆场,借口他腿伤未愈,说什么也不让他亲自负重,郑芝鹏假意推脱了一下也就这么着了,这才捡回半条命来。
刚出松江城的时候,郑芝鹏还在想方设法的给大家打气,一块唱唱男儿当自强之类的,可结果没走多远,他们就再也乐不出来了,整支队伍除了赶路之外几乎并不发出什么别的声音了,有也是哭声。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原来并不仅仅只是诗词中的一段文字。
曾经繁华的村庄不见了,牲畜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的各自腐烂,有的还被冲到了树上、房上,任凭乌鸦啄食,对这些畜生来说这倒是个饱餐的季节。
开始的时候郑芝鹏还会组织掩埋尸体,后来干脆就无动于衷了,一来是因为太多了,干不过来,二来是太耽误时间了,越是看到这些,这些乡勇就越是急着回家。
谁耐烦去掩埋这些陌生人?自己家的老婆孩子都不知是死是活呢,都不知有没有人给他们收尸呢。
触景生情之下,有些人还没等到家呢,就已经有点崩溃了。
不止如此,当大水褪去,留下的,并不仅仅只是满目疮痍,还有深深的罪恶。
被毁掉的村庄十之七八,而真正被大水淹没的也就是其中之二三而已,更多的,则全都是土匪过境一般的场景,肠子肚子满地,全都是死于杀戮,甚至于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人肉市场。
就连仅剩的二三成还完好的村庄,也全都拿着武器,一脸警惕的看着他们。
“刘香该死!”
阎应元伸手给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果体女尸盖上了一层薄布,终于说出了这半天来的第一句话。
“刘香固然该死,但那个给他内应,帮他炸堤的大人物却更该死!”
阎应元手里死死攥着一把土,突然苦笑了一下道:“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禽兽立于高堂,鬼魇套上人皮,营营众生无人问,碌碌彘犬入文典,一个是二品大员,世受国恩,一个是倭寇,千夫所指,呵呵,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世道?”
郑芝鹏倒也没介意这阎应元无意中骂了自己,毕竟读书人么,信念崩塌可以理解,所以他拍拍阎应元的肩膀道:“世道艰难,我辈负重而行便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世道崩颓,坚守本心之人才愈显难能可贵,只要我们做到上不负天,中不负君,下不负民,将来死去之时,也就不负自己了。”
“上不负天,中不负君,下不负民么……多谢四爷开导,我懂了。”
郑芝鹏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出发前被郑芝龙溜溜教训了好几天,终于也轮到他来指点别人了,还是后世自己的偶像。
只是当若干年后郑芝鹏再想起今日这话的时候,却后悔的直抽自己嘴巴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在郑芝鹏离开松江的几天之后,郑芝龙也终于被一卷圣旨给召到了南京,代天巡视之人来头还不小,乃是最近新蹿起来的大红人,温体仁,朝野都在传,这货这才回去就会进内阁。
没摆什么宴席,只是在衙门里简单的备了几个菜,一圈绯袍二品凑在一块吃个饭,就算是接风洗尘了,郑芝龙甚至还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这一桌子吃饭的人里除了他之外愣是没有一个低于三品的,虽大多都是南京朝廷里的退休老干部,却也好歹代表着朝廷对他身份的一种认可,他还略有一点得意,心想老子终于熬出头了。
温体仁一言不发的坐下,提起筷子却叹了口气,指着桌上的泄愤狮子头道:“大灾之年,不合适了。”
众人呐呐不敢言,倒是远道而来的张秉贞主动端起酒壶亲自给他斟了一杯酒道:“温相教训的是,去年我江浙两省本就收成一般,百姓缴纳了三饷,每家每户,也就剩米三百多斤,平均每人每天,也就是二两米,好不容易今年看着能多收一点,眼瞅着就要秋收了,却摊上了这么一场大水,温相公,浙江省一千多万张嘴,都在等米下锅啊,您拨救济粮的时候,还请高抬贵手,给下官多拨一些。”
应天府尹冷哼一声道:“浙江受灾重,南直隶就毫发无伤么?到底是南直隶的人口多,还是浙江的人口多?”
“李大人,话不能这么说,南直隶毕竟底子厚,咬咬牙,裤腰带里还能挤出一点来,可是浙江不同啊,向来都是七山二水一分田,这粮食从来就不够吃,现在的杭州城,米价已经涨到四钱银子一斤了,这还不一定买得到,再没有粮食下来,浙江就是下一个西北!”
“姓张的你少特么在这哭穷,我们直隶什么时候底子厚了?你现在就跟我出去看看,看看这南京城的米价到底是多少了?温相,下官说句不好听的,南京毕竟是陪都,如果两省只能保其一,那,也就只能牺牲浙江了。”
张秉贞闻言直接就把杯子给飞过去了:“放屁!南直隶的人命是命,浙江人就特么都该死?”
眼见两个封疆大吏就要在饭桌上干起来,温体仁赶紧伸手叫停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先不要吵,先听我说。”
二人闻言果然不敢再吵了,眼巴巴地望着温体仁,就指望着能从他嘴里听到一个他们想都不太敢想的数字。
“说来惭愧,兄弟我这次南下,不是来拨救灾粮的。”
“那您是……”
“我是来,要军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