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十三章怪物张晓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人的心,一旦受到了一些蛊惑,影响,就不可能轻易的回头。
    此时的石头寨大队就是这样,原本他们按部就班的跟随社会大势所趋,或许现在依旧在公社的计划经济影响下饿着肚子,依旧干劲儿十足。
    可偏偏张晓东来到了这儿,并且让他们吃饱了饭,吃到了肉喝上了肉汤,现在他们还有存粮,有腌制的腊肉,你再让他们回去饿着肚子?
    他们肯定得跟你拼命。
    而偏偏这时候,他们又得陇望蜀,开始想着能不能挣到一些钱,修补一下破旧的房屋,扯上二尺布,做一件新衣裳?
    那甜蜜蜜的糖果能够称上二斤,想吃的时候含上一颗在嘴巴里,能够甜上一整天,甚至在睡梦中都能甜着。
    有了这些想法,他们的心思就活泛了起来,蠢蠢欲动。
    可眼下的时代依旧让他们忌惮,他们可不想刚吃饱饭,就被打回原形。至少维持现状,还能安稳的活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若是这样,也就算了,可偏偏这时候,张晓东回来了,大队干部找上了他,他也说了一些话,支了招。
    不管他张晓东说了多少话,转了多少弯,所有人此刻脑海中只有一句话,“这事儿能做,并且一定会成功!”
    最要命的是,这话本就是猜测,张晓东才不会傻逼的拍胸脯做保证给自己找事儿呢,何况还有赵徳柱他们在那儿呢。
    可偏偏这话传来传去变成了:“张晓东说了,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办,肯定能够赚到钱,石头寨的人天天有酒有肉,还有新衣裳穿,有新房子住!”
    因为这些话,年三十晚上,张晓东家来了很多人,陆陆续续的,赵徳柱家以及一众大队干部家里,都没有安生。
    当然,估计除了张晓东,其他就包括赵徳柱他们一众大队干部的心思也不能完全放在过年上了。
    按照农村习俗,年初一不能上别人家门,总算清静了一天,可家家都在家里探讨,商量。张晓东家也不例外。
    张有财和张晓东一起喝了一口酒,放下酒碗,夹了一筷子菜放在嘴巴里边咀嚼边问道:“你觉得我们真能赚到钱?”
    张晓东自然不会对家人隐瞒,点点头说是,操作得好,石头寨这几百户人家都能赚到钱。
    张礼城也罕见的插进来说道:“有多少把握?不违反政策吧?”
    大家都穷怕了,谁咬到肉了都不会轻易松口。
    终于熬过了年初三,年初四的早晨,张晓东刚打完两趟拳,史来生就来了,大队干部都在大队部呢,还有很多户主,他们自发的去了大队部,如今的石头寨村民,对赚钱改善生活的期望值非常高,热情也空前高涨。
    张晓东再次被请到了大队队部去,他不去和社员同志们解释不清楚,他们也不相信大队干部能够带领大家改变生活现状。
    “要有能力改变,他们早做了,我老还是要张晓东副书记出来挑头干,我才相信!”有人盲目信任,还大嗓门扯着说话。
    “对,我也觉得,这事儿还得张晓东出来领头干。他有文化,有见识!”有人附和着嚷道。
    张晓东匆匆走进大队部,一脑门子的汉,年前刚和人家赵徳柱拍胸脯做保证,以后一切都听赵徳柱的,大家这么一闹,可不是制造矛盾嘛!
    可就算是制造矛盾,张晓东也没有办法,不可能为此找人家打一架,骂一顿?
    他走进大队部,朝赵徳柱露出一个无奈的眼神,赵徳柱微微一笑,用不让人察觉的手势示意张晓东坐下,他知道了。
    他当然知道了,毕竟是几十年的老革命,老干部了,哪能这么小肚鸡肠。
    偶尔的气不顺是正常的,一个人安静下来,一想一切都通了,也就摆正了心态。
    张晓东既然来了,就没有打算藏着掖着,他本就是一个直性子的人,想多少,最后都会真心的把自己知道的能说的能做的一股脑儿倾泻而出,对待村里的乡亲,他自然希望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毕竟一个村的人,还是热情的淳朴的多一些,吊儿郎当不是人的毕竟是少数几个。
    张晓东的建议简单直接,也切合实际。
    “咱们按照现在的模式经营下去,粮食产量不是多大问题,而且咱们石头寨大队,别的不多,就土地多,一个人算下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每人旱地有七十多亩吧?水田每人也有十多亩!”张晓东记性很好,去年他带着大家搞的土地丈量,计算,分配,这些基本数字还没有忘记。
    赵徳柱点点头,“是的,而且咱们这儿是坝区,十分平坦!”
    张晓东接着说道:“这就是了,那么多粮食,直接卖了不合算,利润太低,因此我考虑大家形成一个合作社,搞养殖!”
    “合作社?怎么合作?养殖什么?”张春生作为大队队长,事先肯定也思考过很多,但大家毕竟瘦时代局限,不敢想,也看不到那么远。
    张晓东笑笑:“现在中央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既然改革开放了,市场肯定要放开,只是怎么放,放多开,是一起放开,还是全面开放,咱们不知道,也不用知道!有一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那到时候是不是都想着要吃肉,吃肉,首选肯定是猪肉,猪肉的油脂最多,最细腻!”
    所有人,尤其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没有油水的日子是多么难熬的日子。
    此刻一听张晓东的话,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赵徳柱毕竟是书记,对政策研究要多一点,但也只是多,具体的真没法解读,尤其这些年,政策多变,他更是没有多少把握,他皱了皱眉头:“养猪,咱们倒是有经验,可那么多,卖不出去就麻烦了,而且要那么多粮食,还有这政策不会再变了吗?”
    赵徳柱连续问了几个问题以后,眼睛看向张晓东。
    张晓东不可能正面回答这些问题,但要打消大家的疑虑,他又不得不回答。
    “要养好猪,咱们不能按照自己家的养殖方法养殖,那会加大成本,至于销售问题,不用发愁,后面我会专门谈到,至于政策,咱们不需要担心,那也不是咱们能够想的,咱们就只要按照国家的规定,抓紧时间,抓住机遇去踏踏实实的干就是了!”
    得,张晓东这话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张晓东自然知道,但话只能是这么说。他希望村里乡亲们好,可也不是纯粹的圣人,因此,他接着说道。
    “我有个提议,成立一个村集体养猪场,专人负责养殖,村里多余的粮食按照市场价卖给养猪场,养猪场最后按照规定上交一定的费用,归村里所有,养猪场从村里招收一部分人到养猪场当工人,吃工资!”
    “吃工资?和城里那些国营工厂一样?”有人瞪大了眼睛。
    张晓东点点头,“大家害怕风险,风险就交给养猪场承担!”
    张晓东抬了抬手,不想浪费时间,索性一次性说完。
    “如果你们信得过,养猪场我来承包,其他事情我都承担了,你们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还有,咱们村这么多土地,大家根本忙不过来,所以要合理安排,把劳动时间错开,保证不闲着,也不会因为照顾不过来让田地荒芜了!”
    “根据田地肥沃来大概划分一下,水田当然插秧,旱地一部分种玉米,一部分种土豆,还有一部分栽种烟苗!”
    张晓东巴拉巴拉一通说,把一切事情都考虑清楚了,以至于其他人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这个怪物出去上个大学,怎么对农业也这么熟悉,大学什么都教?
    他们自然想破脑袋也找不出问题。
    事情基本就这样了,后续的事情赵徳柱他们首先拿出方案,张晓东给意见,把关审核,然后全村人开大会讨论,定下来之后,就照章执行就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