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九百五十七章:摊丁入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正在商议,王承恩高高兴兴跑进来,大声呼道:“陛下,喜事,大喜事啊!”
    “山西总兵张万邦、山西总督王之臣、援剿的太原参将贺人龙等部连战连捷,先后收复了三水、沁水等地。”
    “除王嘉胤以外,余者贼首高迎祥、王自用等尽皆伏法,首级已呈至京师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既是报喜,王承恩自然没把贺人龙轻敌冒进这个小插曲与天启一并说了。
    毕竟,虽说贺人龙是犯了错,但结果还是好的,一万打三万,折损几十人,这种错误似乎也可以被原谅了。
    朱由校听到这话,也是眉眼笑开。
    “将捷报拿来朕看!”
    将王之臣的捷报拿在手上,朱由校是惜字如金,一个字也不肯跳过。
    “高迎祥、王嘉胤所纠合之各股贼寇,有的击溃、有的歼灭、有的投降,所余无几。张部大同军兵不血刃收复三水,贺部太原兵击溃三万余贼,斩级过千。”
    “目前各路援剿大军已于沁水会师,猛追不放,四面堵截,务期不枉圣恩,一举荡平。”
    “臣已联络傅宗龙、汪乔年、孙传庭、卢象升等,以重兵围剿,设伏以待,想不日即另有捷报抵京。”
    温体仁笑道:“这是上托陛下威灵,下赖将士用命,流寇平定,从此相安无事,我朝西北边患涤荡,如今太平盛世矣。”
    兵部尚书王洽似乎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也道:
    “微臣以愚钝之才,辜负陛下宠信之深,自任本兵以来,内有流贼屡起,外有虏患未除,至于入寇大同,直逼京师。”
    “臣终日寝食不安,实在罪该万死!”
    朱由校哈哈大笑,自然知道,这兵部尚书知道内外皆定,是在这里凡尔赛,邀功请赏呢。
    朱由校略显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些许笑容,随即稍微提高声音:“赐茶。”
    众人赶紧叩头谢恩,然后起身。
    有两个小阉闻声进来,将御茶分别轻轻放到他们眼前的小桌子上。
    “卿的困难,朕甚明白,不用多说。”朱由校接过热茶,举起道:“如今高迎祥已死,王嘉胤已败,余众剿者剿、抚者抚,自然不足为虑。”
    “西北贼患,兴起得快,剿灭得也快,此全赖诸卿居中调度,亦是将士用命之功。”
    “诸般功劳,朕全在于心,事后是升是赏,全由所司勘定,安定家国之贤能,朕定不吝赏赐!”
    众人也都放下茶杯,齐声说道:“谢陛下隆恩!”
    “万岁万万岁!”
    去年才入京为官的杨嗣昌说道:“陛下所言甚是,王嘉胤此贼,在诸贼中最为强悍。”
    “我王师以无挡之势击溃此贼,余贼定闻风丧胆、不战而降!”
    朱由校长舒口气,不住点头,自己坐下,也示意众人坐下。
    是啊,历史上明末的西北贼患,自天启六年王二造反而起,直至崇祯十七年闯贼攻陷京师为止。
    二十余年间,屡剿不灭,屡抚不安。
    却未想到,自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后世有名的所谓“三十六营”一并荡除。
    在刚继位时,朱由校还终日担心现在这个时间段的贼患。
    谁又能知道,后世攻陷京师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现在已经是自己手下一名忠心耿耿的将军。
    后世的众多贼寇,也都放弃了原本造反的路途,参军的参军,种地的种地,要不是没有朝廷的稳定,这些也许皆是泡影罢了。
    幸而,自己做到了。
    说来也是,有安逸的生活去过,谁也不是脑门子让门给夹了,非要去造自己的反。
    现在,是时候去把摊丁入亩推上日程了。
    “对于人头税的废除,诸卿又是如何看待?”朱由校面目含笑,顷刻间又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对于这话,众人也都知道,现在提及或许是最好的。
    自三年前讨灭女真以来,这位天启皇帝的威严便已经达到了自成祖以来的最高点。
    如今借着剿灭西北贼患之威,推行准备多年的摊丁入亩,阻力是最小的。
    户部尚书李起元连忙放下手中茶杯,起身说道:“启奏陛下,臣与本部臣僚连日商议,觉得陛下之计可行。”
    “万历四十七年,陛下刚继位时,便推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而今,正是将这一政策改制之时了。”
    朱由校问道:“如何改制,户部可有计较了?”
    “本朝旧制,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户部也无册籍可查。”李起元摇头说道:
    “实际上,据臣的了解,这项收入多落入地方官吏的私囊,全国上下,都无针对人头丁税的成规可考。”
    “户部也没有?”朱由校只知道摊丁入亩是一项极为重大的土地改革,但却并不了解其中的利害。
    闻言,也是显得吃惊,喃喃道:
    “如此一来,地方官员便可依据百姓家中人丁的多少,随意征收丁银,征收后毋需上报,甚至连户部也没有备案。”
    李起元点头,说道:
    “废除人头税制,首要便是将丁银进行整改。陛下,摊丁入亩并非一蹴而就,臣建议,今日起由部议核定,规定丁银需同地方田赋一同上缴国库。”
    “如此,户部备案后,方能知道丁银的缺口。”
    朱由校点头,环视众人,道:“摊丁入亩是本朝的国策,朕是一定要促成的,诸卿还有什么建议吗?”
    温体仁出列道:“陛下,丁银与人丁息息相关,既要各地征解丁银呈送京师,便要知晓地方清晰的人口丁目。”
    “臣建议,于天启十年、天启十一年、十二年,连续三年对全国人丁重新编审,针对编审后的人丁账目核算丁银。”
    “对丁银与人丁数目不同的地方,进行优先整改。”
    朱由校点头,叹道:“看起来,这摊丁入亩还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
    “不过朕意已决,就照此施行吧!”
    “司礼监拟旨,即日起,各地丁银与田赋合并征收,统一由户部审理。地方督办司协助官府,对全国人丁重新编审。”
    话音落地,众人起身,纷纷说道:“陛下圣明!”
    消息传出,全国轰动。
    这怕是有史以来,大明针对税务和人丁制度的一次最为重大的改革,事后结果会如何,这谁也说不准。
    对那些饱受欺压的百姓而言,总归不会有更差的结局了。
    但是对那些拥有众多土地的地主和藩王而言,这次人丁税的取消,实际上正是断了他们最大的一个财路。
    人丁税本来是随便收,不用上报也不用上缴,现在可好,国家要查办了,他们不能再继续我行我素。
    最令人为难的还是,推行这次改革的,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天启皇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