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八十章绍兴新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改元后,最重要的依旧是君权和军权。
    赵旧正位于两宋之交这一战争频发的特殊时候,在宋朝历史上极为重要,这种重要不仅指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而是腐朽的北宋王朝灭亡、新生的南宋王朝必须进行改革免得“重蹈覆辙”早早再度陷入腐朽。
    北宋初期建立的一些制度在中期已经出现问题,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且进行了几次挣扎努力的改革,但无论怎么改革、无论谁改革,党争的攻讦始终困扰限制着他们,使其未能成效。
    王安石这位拗相公就做出了他的努力,可惜青苗法未见成效,变法也失败了,甚至大臣们还将其送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若不是老王同志在文学成就上有很高的造诣,或许这辈子都洗不干净了。
    北宋末年,政治军事经济问题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如同一块烂肉必须要割去,可没等到北宋统治者壮士断腕忍着痛去改革,金人就大军南下,强制他们退场。
    从根本上看,北宋的灭亡是内部因素导致的,金人入侵不过是加快了其灭亡进程。
    但凡事有利有弊,有积极的一面有消极的一面,两宋之交的战争的确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也引起相关制度的瓦解,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说个笑话,北宋花了一百年没有解决八十万禁军的问题,金兵花了几年功夫就解决了。
    尤其战争对军事上的影响,北宋末年的大宋官军早就腐朽破落、不堪一击,南宋新军队在铁与血的战争快速发展壮大。
    与之对应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也重新建立,虽说没有彻底消除旧军队的影响,但却是战斗力直线上升,比前朝上升了数倍。
    军事体制运转更加有效率,统兵将领们的自主权也扩大了许多。
    御营右军韩世忠,拥有三万兵马,由于是“开国”之初,这其中的水分并不做假,实打实的有三万人。
    御营左军张俊,手底下兵马拥有四万人,这就看出了前面两场大的战役,让这位张太尉获得了多少资本,这位可是和官家并肩作战的大将啊。
    刘光世,岳飞合计八万人,其前身为御营前军,他们下面还有王德,张宪,王贵等大将,主要是负责江南这边的剿匪事宜,剿匪大军很容易获得兵员。
    刘光世就扩充了不少,而岳飞虽然也招收了不少,不过留下来的却不到一半,毕竟岳飞的部队军纪太严明了。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是岳家军的口号,也是真实的写照。损坏庄稼,妨碍农作,买卖不公,斩!
    在古代,令出不行者斩,很多军队做得到,号称损坏庄稼、买卖不公斩的也不少,但真正做得到的,恐怕只有岳家军一支。所以岳家军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围观,“举手加额,感慕至泣”。
    严格的军纪外,又有浓浓的温情:士卒伤病,岳飞亲自抚问;士卒家庭困难,让相关机构多赠银帛;将士牺牲,厚加抚恤。
    部将牺牲后仅余孤女无人照料,岳飞让儿子娶她,岳飞妻子李氏亦时常慰问将士遗孀。如此赏罚分明、官兵同心的军队,自然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月十三,赵旧就召集了军中的大将,包括远在川陕的李陕仙,曲端,吴玠通通被召回,而刘锜,苏油,吴璘这些大将却留在了川陕,赵旧可不想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总得给自己留一些防备。
    宫内,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声。
    几个相公安静的坐在一旁,而大将们也是端正的自己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坐在旁边。
    今日可没人敢闹事,赵官家已经放出话去,谁敢闹事,关谁半个月的禁闭。
    赵旧便道:
    “今日还是要商量一下军制改功之事,还有互换防区,以及军制改革的事,大家都拿到台面上来好好议一议。”
    中枢军事机构的草创异变确实是太过于简陋。
    赵旧的军政建设虽说是南宋军事体制的初创,却也是塑造了在其之后的军政框架。
    南宋军队和北宋军队的建立是不同的,南宋军队是建立在北宋灭亡之后的重新整合及因战争不断壮大的,而北宋军队来自于并不激烈的兵变,它由原后周军队直接转变过来,不是推翻重建。
    只是简单地淘汰选拔将领和组织结构改造,使其直接成为新王朝的军队。
    简单来说,北宋的大军其实就是后周大军,而南宋却是真刀实枪里面拼出来的,比如说能征善战的韩世忠,死守名城的张俊,鳌战西北的李彦仙,曲端,吴玠这些大将,还有赵旧自己亲自养成的大号岳飞岳元帅。
    当年赵旧开大元帅府,招揽溃军义兵和地方勤王部队,将其分为五军,由武显大夫陈萃充兵马大元帅府都统制五军兵马。
    都统制统领全军,下设五个统制,分领各军,实行五军制。这是赵构进行的军队建设的初次改革尝试。
    随着金人的追杀和依附将士的越来越多,这种简单的统军机制出现许多问题。
    靖康二年正月,大元帅府中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法:“上(即赵旧)以便宜除汪伯彦显谟阁待制,充元帅,而黄潜善为副元帅。”
    原先的副元帅宗泽因不在赵构身边,不再是军事中枢的成员,这一时期的军队成分十分复杂,比如贼寇、义军、溃军、地方军等,派系林立,相互没有关系不统属,各自领军不听号令,名义上说是归于大元帅府的领导,实际上独立性特别强。
    大元帅府到后来又发展成御营。
    御营司与三衙、枢密院之间的同存矛盾,这也是赵旧今日召集将军们解决问题的原因。
    赵旧又道:
    “三司天下之兵柄皆在,其权虽重,而军政号令则在枢密院,然御营权职与三司,枢密院重合。
    朕欲取缔御营,恢复旧制,天下兵事,枢密院能否使其更加有效,或者增添一些权柄?
    甚至,朕想要弄一个国防部出来,兵部,三司,枢密使并之。”
    赵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咝……”
    不少文臣都看出了赵官家的想法,并不是要取缔御营。
    反而是要将其变成更大更具权威的组织,国防部,这一个部门顶我们半个朝廷,这未免有些太过了。
    赵旧的想法顿时惊呆了所有人。
    这乱事确实需要国家机器更加高效快捷的处理方事,但…有些事不一定能说是对的,但却触及了文臣的底线。
    李纲便道:
    “国朝兵权,隶于三卫,本之枢府,枢府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今不复三衙,而别置御营司,分委之枢府,而置御营使,其后专掌兵权,枢密不得而豫。
    而官家所言,其国防部权柄太重,就怕有尾大不掉之事,官家未免太过于偏心了一些。”
    吕颐浩直接了断的说道:
    “承旨为枢密属官,权任管军,是本兵之地又得握兵,合二为一,非祖宗之制,臣以为不可。”
    祖宗之制还真的是个好东西,有事没事都可以捅出来吓人,这一招被司马光给玩坏了,很多人都是嘴上喊着祖宗之制,可真的是要依照古礼,单单是一个周礼,天下有几人能够做到?
    若真的遵循祖宗之制,则周天子也不会消亡了。
    毕竟相公们都秉持着“重文轻武,防范武人专权”的原则。
    这样一来的优点是适应了战争需要,提高了中央决策的效率;但缺点也同样很大很明显,使其成为宰相专权的工具,“文人监军”,“宰相领兵”这样的事屡次不绝,可是会带兵的相公又有几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