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七这个年不好过
报纸在南方传的沸沸扬扬,王晨却是不知道这个事,当然知道了也不在乎。对于史可法王晨根本不在意他们怎么想,就算是当着他的面王晨也敢喷他。不作为就是不作为,这一点王晨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过错。如果史可法精明强悍一点,比如学一下那闻仲,或者学一下姜子牙,实在不行萧何张良都可以啊。有点难为史可法了,上面那些人几千年也就那么几个……
可是这个真的不能怪王晨,实在是史可法这个时间段他是最有能力翻盘的人。历史在这个节骨眼,赋予了他最重要的使命,可是他却一招昏棋葬送了所有的局面。强人有点所难了,只能说惋惜了。
大雪对南方的威胁也开始有了,王晨这里雪人都堆积了十来个,可是大雪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王晨只能安慰自己,使劲下吧,明年就可以好好的播种了。大雪下的大,在某些方面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江面上一艘小船,阎尓梅站在船头,看着两岸的景色当真是美丽。天上下着小雪,真的是忍不住想要咏诗一首。只可惜此刻他心中有事,却是难以言表这么多。在几天前他看了报纸之后,这已经准备前去襄阳等地看看。站在这里他已经好一会儿了,心中满腹的事情已经写在了脸上。
“你……你是白耷山人……”就在阎尓梅发愣的时候,旁边几个青年的士子,其中一人出声说道。
阎尓梅回头就看到了三个人,很年轻的士子充满了朝气,一个个看上去显得有点兴奋:“不过是友人给的名号,算不得什么……”已经四十多岁了,还要为家族奔跑。后世到了康熙年间,他还在为反清复明而努力,在品行上王晨只能说高人。
“学生钱三让见过先生……”
“学生姚启胜见过先生……”
“学生周山见过先生……”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对于他们而言阎尓梅就是老师。当然称之为先生也没有错,毕竟没有教授于他们。在学问上走在了前面,他们又是士子自称学生也没有什么问题。
阎尓梅有点好奇说道:“你们几个士子可是出来游玩?快要过年了,不在家中侍奉父母,这个时间怕是不合适吧?”一般年轻人这个时候也该回家了,过年还是要整整齐齐的在家才对。
钱三让却是行礼说道:“先生我等皆是读了那报纸之后,想要去哪西南之地长长见识。不知道先生可读过那报纸,上面有一些惊世之言……”
阎尓梅抚摸着胡须却是说道:“老夫此次前去也是为了那报纸,想要看看那写出来这些东西的人,究竟是何等的才能?当然也要看看上面写的是否属实,那川蜀之地真的有这等粮食作物吗?”
姚启胜眼神闪烁却是问道:“不知道先生对于史督师的事情有什么看法?史督师真的错过了那几次出击的机会吗?”姚启胜这个人很是有意思,在康熙年间就是一个刺头。康熙对他的评价还不错,当然这是个刺头不好用。所以康熙晾了他很久,也算是抹去了棱角。
阎尓梅看着姚启胜,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虽然有点锋芒可无伤大雅。如果年轻人都和他们一样老练稳重,那世道才是真的可怕了:“老夫不是在这里了吗?”
姚启胜为之语塞,可也明白了阎尓梅话中的意思。那就是他来了就是觉得对方说的有几分道理:“先生前来定然可以见得那张望,只是这里怕是有点复杂了?”他们虽然是金陵的班子,可立的也是那福王。可人家蜀王也是正儿八经的王室,绝对要比那福王强得多了。如果蜀王振臂一呼,凭借现在的实力和名望,那还真的就说不准了。
阎尓梅脸色复杂,这几个士子有点东西:“我们终究不是官场中人,为难的也不是我们。但如果天下有危难,只要汉人为王又如何?”明朝区区二百多年,蒙元带来的苦难并没有完全消散。
一直没有说话的钱三让却是行礼说道:“先生果然大义,史督师虽然为天下清流之楷模。可是此事史督师做的不妥,如此看来西南之地有大才出现,必然有王气兴起……”这话居然都得到了几个人的认可,这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难怪几个人就吸引彼此聚在一起,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最后周山也拱手说道:“几位不觉得,现在应该聊些风花雪月,如此良辰美景却在谈论这般事情无趣无趣的紧啊。”说话的时候他却是先作诗一首。
阎尓梅眼神闪烁这人好生谨慎小心,因为他们聊天周围聚拢过来不少的士子。天下聪明人绝对不少,所以前来的人还挺多。这种事情他们心里有数就行了,毕竟彼此气味相投。可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怕是不算什么好事。人不可有害人之心,但是绝对不能没有防人之心。
“先生有礼了等下可否共饮一杯,先生之才家父甚是佩服。”钱三让立刻拱手邀请,他们所图谋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猜。只要看到了他们的身份,聪明人就会明白他们想要做什么。
阎尓梅莞尔一笑有意思的小家伙:“等下下船就进入了武昌府,不如结伴而行看看这里又有什么不同?”小家伙们有趣,他又不是那种糊涂严肃的长辈,既然有缘相遇那不如一起同行?
钱三让连忙说道:“长者邀请不敢推辞……”说着几个人就站在了阎尓梅身边,对周围的天然美景开始了讨论。毕竟是早雪南方的青色还存在,看上去格外的美丽。北方民不聊生,他们这里却在考虑美景如画。这还真是两个世界,有的人撑死了有的人饿死了。
阎尓梅注意到了在他们身边不远处,还有一个年轻人看着天空,一直都在沉默不语。他一直在看着北方,哪怕是站在那里也能感觉到他很沉闷,那是一种悲悯天人的感觉。
阎尓梅看的有趣,这个年轻人看着北方在看什么,为什么会情绪那么沉重:“这位小兄弟,不知道在看什么呢?”阎尓梅几个人聊了一会儿,也坐在船帮欣赏美景,随着阎尓梅注视那青年几个人也忍不住看了过去。
那青年回头看了几个人,刚才他自然也看到了这些人,高声阔论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只是这青年扫了他们一眼淡淡的说到:“空有一身才华,却也不过痴长几岁……”这一句话要噎死阎尓梅了,这意思是你虽然有才也不过是个有才的人,长这么大有才也没有什么用。说白了和庸人没啥区别,老了几岁……
这立刻引得钱三让不快,毕竟别人是长者还是有学问的,人家不作为也是人身自由。这般说话心思太过于恶毒:“兄台此言差矣,人各有志何必强求?官场险恶,也并非人人都想要去。”
那人冷笑一声:“那何苦来哉?”说完转身离去。
这话让几个人都语塞了,是啊,既然都不打算展示才华,那你来这里干什么?一身学问不想用,偏偏又不停奔波在权势之间。虽然一直在边缘游走,可却从来没有逃离过官场的边缘。差的只是机会,以及欣赏他们的人。说白了就是待价而沽,这种做法并没有错。
阎尓梅忍不住笑了起来:“有趣果然有趣,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大才,实乃喂大明之幸事啊。”钱三让等人都是一头的雾水,却不懂阎尓梅为啥没有生气,反而看上去挺高兴的呢?
阎尓梅没有解释那么多,说起来自从南明建立之后,根本没有出现什么有才的人。天下之大中华大地绝对不缺乏那种敢于担当,并且勇于献身的人物。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怎么样的处境,都绝对不会缺乏这种人。可为何到了最后,都没有出现这种人?
那么只有一点,南明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迟早死的人,哪怕是他们自认为自己有才却依旧没有办法延续南明。这就让他们苦悲,那么能做的只有把文化传承下去。培养一代有一代的人杰,等到真正的潜龙升天之时,那些人才就会爆发而出……
元朝统治末期,这些人根本没有出现,可是在元朝覆灭大明初开的时候这些人物奋勇而出。因为在他们看来,朱元璋算得上明主,足以拯救天下黎民百姓。不怕不作为,就怕无能为力。这种人是大才,但是却少了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所以他们注定了是大才是栋梁是妖孽,却不是皇者……
阎尓梅笑的原因,是这个年轻人,怕是真的有才之人。他不怕别人说他沽名钓誉,也不怕别人说他老而不死是为贼。怕的是没有未来,后世他七十多岁的时候,还在为反清复明而努力。足以说明了他心中怀有正气,却得不到一个认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