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六百一十章 赔钱也要占个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过细细考虑下来,那些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项目没做成,也有其必然性,眼下郭总说的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重资产运作的商业模式,对企业管理和成本控制有极高的要求,否则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赔本的买卖,而很明显,前世不管是ofo还是摩拜或者其他共享项目,都没这个本事。
    郭总看见方哲点头,心下一喜,看来自己的直觉没有错,这些所谓的共享经济果然不靠谱。
    “那,看来方总您是没有,也不打算投这类项目咯?”郭总又问道。
    方哲摇了摇头,说道:“具体有没有,要不要投这类项目,有下面投资部门的人决定,我相信他们的能力和眼光。”
    方哲的回答,有些模棱两可,既没说投,也没说不投,郭总没得到确切的答案,也没再追问,反正他今天约方哲的主要目的,是想跟方哲结识一番,为以后复星和汇众更多的合作铺路。
    两人从互联网+聊到共享经济,再聊到近几年呼声越来越高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国外的投资经验等等等等,一番交谈下来,郭总打心眼里对方哲佩服,他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像方哲这样才二十多岁就这么有本事的人。
    想来方哲的成就,即便放在历史上同龄人中,也仅次于一些开疆拓土的王侯将相,有过卓越发明的伟大科学家,起码在近代商业界,方哲以这个年纪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甚至是绝后的。
    返回燕京的飞机上,方哲回想起自己和复星郭总谈到的共享经济,自己虽然没有明确的告诉他投不投,但实际方哲知道,众赢资本已经在去年冬天投资了ofo,而汇众不出意外,也会在ofo的后面的融资中参与投资。
    若是换做以前,方哲在知道前世ofo这类共享项目最后都变成赔本赚吆喝的烂摊子的话,一定不会选择投资这些项目,但是现在,坐在方哲的位置上,考虑事情的角度,已经不仅仅从项目的好坏和是否能盈利出发。
    方哲知道,共享经济将会成为未来两到三年内最热门的话题和风口之一,各种各样被资本炒作起来的“成功案例”将会数不胜数。
    但实际上,风险投资向来有两种玩法,一种是价值投资,一种是击鼓传花。
    前者是看好某个项目并且伴随其一起成长,做时间投资的朋友,像软银投资阿里巴巴,苹果投资汇众等等都属于这种。
    后者则属于追风口炒热度,只要能找到接盘侠顺利套现即可,哪管他离场后的洪水滔天。
    前世ofo虽然变成了烂摊子,但从它里面赚到钱的投资人却不在少数,比如说ofo的天使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基金的创始人朱啸虎,因为投的够早,后来到bat接手离场时依然赚的盆赢钵满。
    当然,在方哲和汇众这儿,想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并不太现实,因为其他的投资人和风险基金也不是傻子,连汇众都要套现离场了,谁还会来接盘,谁又能接的起汇众的盘?
    方哲没反对汇众和众赢资本投资ofo等共享经济项目,主要考虑有两点,一来这些项目都还在早期,入场费很便宜,随便投个几百万上千万就能拿不少原始股份,往后这些项目再烂也是稳赚不赔。
    二来,共享经济其实是o2o经济的延伸,其用户人数规模和频次都非常高,前世ofo和摩拜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共享单车总用户规模算下来,也有两三个亿,高峰时期,每天的订单量超过上千万。
    这么大的订单成交量和用户日活,虽然对支付通和微信支付现有的交易规模和数据量不算什么,但把它让给苟延残喘的腾讯财付通和日落西山的支付宝,给他们再续上一口气,可不是方哲愿意看到的。
    用方哲自己的话来说,就算ofo这类共享经济项目赔钱,也要把这个坑给占了!
    方哲返回燕京的第二天上午,便让秘书李文通知众赢资本的负责人付新明和汇众投资部负责人黄思毅,先后到自己办公室汇报最近的工作情况。
    众赢资本,基本上属于方哲自己的私人基金,因此在投资方向和投资逻辑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按照方哲的意思去投资。
    而且,众赢资本基本上只投项目早期,投入小,回报大,再加上方哲这个重生者的先见之明,传统风投项目早期高风险的弊端,也几乎不存在,因此这些年众赢资本可谓是成果斐然,字节跳动10%,饿了么12.5%,京东3.2%,美团4.3%等等等等?
    就方哲估计,众赢资本从创办至今的投资,在账面上获利已经超过三四百亿美金,若是再等几年这些项目升值,众赢资本的账面获利,足以超过一千亿美金!
    “方总,果然不出您所料,从去年底开始,投资圈里的钱好像多的有些发慌,随便什么人写个ppt吹吹牛就能拉到投资。
    咱们汇众短短几年的发展成就,以及您前两年提出的o2o风口,不但让许多创业者疯了,也让许多投资人疯了,每家基金都想投出来下一个汇众。再不济,也想投出来下一个美团,快安打车什么的。”付新明笑着向方哲汇报工作,自从加入众赢资本并成为众赢资本在国内的负责人以来,他可算亲眼见证和操盘了众赢资本的投资战绩。
    如果说前几年他还有些迷糊,不能完全明白方哲的投资逻辑,这几年他已经逐渐熟悉了方哲的投资逻辑,并且为此深感佩服。
    在方哲的熏陶下,他对风口和项目的敏感程度,已经成长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一小撮人。
    方哲亲自为他续了杯茶,问道:“怎么样,最近有发现什么好项目吗?”
    付新明眼前一亮,方总这是查作业了。
    “方总您说的好项目是什么标准?要说能赚钱的项目,那还真有不少,要说有长远投资价值的,说实话...”付新明顿了顿,才继续说道:“一个都没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