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639章 逼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郭太后虽然精明过人,手腕出众,但对于曹爽的突然逼宫还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一时之间,乱了方寸。
    毕竟她一个妇道人家,久在宫禁之中,并没有见过刀兵之威,那么多寒光闪闪的刀枪林立左右,吓得她花容失色魂飞魄散,平时的太后威仪此刻是荡然无存。
    曹爽的这次逼宫行动十分突然,事先就连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出来,让曹芳和郭太后一时间是手足无措。
    曹爽向曹芳面呈了早已拟好的奏章,奏章中痛陈了妇人干政于社稷的危害,而后恳请天子下诏,迁郭太后至永宁宫,颐养天年,不再干预朝政之事。
    曹芳听完奏章之后懵了,虽然说郭太后并非是他的生母,但自从他入宫之后,郭太后将他视若己出,待之甚亲。
    先帝的那些昭仪才人,大多已被遣返回原籍,其中有一些姿色出众的,更是被曹爽悄悄地纳入了他府中,诺大多的后宫之中,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曹芳和郭太后相依为命,感情甚笃。
    当曹芳听说曹爽要驱逐郭太后出宫,心都快碎了,跪伏于地,涕泗横流,苦苦地哀求曹爽,希望他可以网开一面。
    曹爽负手而立,不为所动,冷冷一笑道:“自古只有臣跪天子,哪有天子跪臣的,陛下快快起来吧,休得如此,折杀臣也。妇人干政,有如牝鸡司晨,非社稷之福也,望陛下以社稷为重,不可因私废公。”
    曹芳刚即位的时候,只是一个八岁的大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去当皇帝,自然是什么也不懂,面对森严的大殿,自然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而辅政大臣曹爽,永远是板着面孔,一脸严肃的表情,让曹芳很小就萌生了心理阴影,十分地畏惧曹爽。
    而且曹爽就算是面呈曹芳奏章,也从来没有让曹芳定夺或者是商量的口吻,他所有的奏疏,几乎都是带有命令的口吻,不容质疑,不容反对。
    曹爽这么做,也并非就是出于对天子的不尊重,而是从他内心的深处认为,一个小屁孩而已,能有什么主见,自己身为辅政大臣,一切都替他做主就行了。
    所以曹爽的这种态度从以前一直延伸到了现在,丝毫都没有什么改变,但他忽略了,如今的曹芳已经不是当年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了,现在他已经十六岁了,个子甚至都比曹爽还要高了,只可惜,他在曹爽的眼里,还是没有丁点儿的改变。
    在曹芳的眼里,曹爽专权蛮横不讲道理,如何不令他战战兢兢,为之惧怕,所以面对曹爽的训斥,他也只能是止住哭泣,老老实实地站了起来,不敢拒绝曹爽的奏疏。
    有了天子的诏令,曹爽愈发地骄横起来,面对郭太后的时候,也可以不假颜色。
    郭太后得到消息的时候,再想派人去找司马懿蒋济等大臣时,已经迟了,曹爽早就防着她的这一手,带来的禁兵已经是彻底地封锁了宫禁,别说是人了,就连一只老鼠也休想逃得出去。
    这个时候,势单力孤的郭太后内外交困,不得不同意了曹爽的奏疏,迁往了永宁宫。
    临行之前,郭太后和曹芳母子二人是抱头痛哭,周围的宫人也是纷纷的落泪,但曹爽丝毫不为之所动,堪称是铁石心肠。
    平时沉默少言的曹芳在曹爽的眼里可以说什么都不是,搓他圆他就是圆,搓他扁就是扁,任他揉捏。
    而郭太后则不同,这个女人可不像曹芳那样唯唯诺诺,她精明干练,头脑灵活,擅用手腕,从一个被俘虏的战俘到成为明帝皇后,足以见她的厉害之处。
    郭太后的手段高明,不光体现在内宫的争斗上,在朝堂之上,她也是擅于利用各派大臣的不和,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曹芳当天子已经当了八年,从八岁的孩童到十六岁的少年,郭太后已经开始谋划着让他来亲政。
    曹芳亲政对郭太后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他们母子不再受辅政大臣的掣肘,真正的拥有帝王的权力。
    但曹爽却对曹芳的亲政视而不见,甚至是故意回避,想来也是贪恋权势,尽可能迟一点交出权柄。
    郭太后对此当然不满,认为天子到了亲政的时候,辅政大臣就应当主动地来交割权力,为天子亲政创造有利的条件。曹爽倒行逆施,包藏祸心,分明别有所图。
    所以郭太后才试图联结其他的朝臣,想让他们来制衡曹爽。和司马家进行联姻,显然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郭太后就是想要借用司马懿及其他大臣的力量,来逼使曹爽交出权力。
    但事与愿违,司马家和甄家之间的联姻尚未成功,就已经被曹爽知晓了他们的企图。
    曹爽这次的反击相当的犀利,借口妇人不得干政,发动逼宫,将郭太后迁往了永宁宫,而且说是迁往,实则形同软禁,除了宫中几个服侍郭太后的宫女太监,其他的人,就很难再找到时机来接近永宁宫了。
    由于曹爽执掌着禁军的大权,此次逼宫进行的十分顺利,当司马懿等人得到消息的时候,郭太后已经迁往了永宁宫。
    整个朝臣之中是一片哗然,曹爽的这个举动,简直就是形同谋逆,太后是什么人,那是天子的母亲,位尊贵之极,而曹爽却擅自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把郭太后软禁到了永宁宫,擅行废立,大为不敬。
    朝臣们是群情激愤,纷纷地跑到太傅司马懿有,痛斥曹爽的所做所为,皆欲推举司马懿为首,向曹爽来进行问责。
    别看曹爽现在是首席的辅政大臣,但许多世家大族出身的年轻官吏似乎并不怕他,毕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算是郭太后私德有亏,那至少也得诏告天下才是,现在曹爽这么独断专行,自然会遭到众人的不满。
    以这个事件为导火索,世家大族势力和曹氏宗族势力彻底地分道扬镳,站到了对立面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