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涡阳,自钟离沿涡水北上的梁国军队,在城外扎营。
    因为前期准备充分,宿营地已提前搭好了窝棚,所以各部将士抵达涡阳后得以“拎包入住”,无需额外花费时间、精力来搭设营帐。
    御驾亲征的皇帝萧询,放着自己的御帐不去,跑到窝棚区参观起来。
    窝棚,为竹、木搭建起来的小棚,截面有三角形、半圆形等,外部铺上茅草,能具备一定的防风挡雨功能。
    再糊上一层泥,防风挡雨效果会稍微好些,还能防火(外火)。
    萧询看着一排排整齐的窝棚,只觉颇为有趣,走进一个窝棚,参观起来。
    陪在一旁的李笠,见这位一脸好奇的模样,大概能猜出内心所想:这窝棚真有意思哎,住在里面,好像也不错。
    不由得腹诽:有意思才怪!穷人住窝棚的日子,你过一天都过不下去。
    他知道,自幼锦衣玉食的皇帝,参观窝棚的心态,无非就是猎奇而已。
    类似于现代,游客们到非洲腹地参观土著部落,被对方那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感动,感慨“绿色、环保、无忧无虑”云云。
    仿佛这些土著部落是世间没有被现代科技污染的净土,是人间天堂。
    但是,让游客在没水没电没有任何电磁信号的土著部落住上一阵子,住过的人基本上不会羡慕这种生活。
    然而,窝棚是许多贫民的住处,能有窝棚住,已经是不错了。
    建康城里就有大量百姓聚居在棚户区,一家老小挤在大小造型各异的窝棚里,年复一年的挣扎着活下去。
    不过,军中常用窝棚作为兵卒的半永久性营房,譬如城头搭建的一个个窝棚,可以让守城兵卒就近驻防。
    又有各种堡寨的营房,以及许多行军营地,基于成本以及取材、施工方便考虑,也搭起大量泥窝棚,让兵卒有个住所。
    用心搭建的泥窝棚,看上去像模像样,“标准尺寸”的泥窝棚,可以容纳一个什的兵住宿。
    皇帝参观的窝棚,就是这种标准尺寸窝棚,因为天气转凉,所以身处其间也不觉得闷热。
    萧询看了一会,问:“这宿营地,会一直用到战事结束?”
    李笠回答:“是,因为往来小黄和钟离的人员,路过涡阳时都需要有个遮风挡雨雪的临时住处,所以宿营地的窝棚会一直保留,直到战事结束。”
    “这个窝棚,住起来也不错的嘛。”萧询感慨着,李笠提醒:“比起帐篷确实不错,至少冬天住起来,比住帐篷好。”
    “协防涡阳的府兵,凭借此处营地,可与涡阳互为犄角,抵御来袭的骑兵,确保涡水航道通畅。”
    李笠陪着萧询出了窝棚,在营地里视察,一边走,一边说。
    因为北伐的呼声很大,皇帝想要尽快收复河南的决心也很大,所以,皇帝校阅完两淮各地府兵后,战争很快开始。
    皇帝自然是要御驾亲征,由大将军李笠主持实际军务。
    攻势分三处发动,即东面徐州、中间亳州、西面豫州。
    官军主力为原有的州郡军府兵以及先前的募兵,新编练的两淮府兵为辅助。
    并按行军制度,将三路北伐军编为三位行军总督麾下共十一支行军。
    如今,以徐州军为主的河北道行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河北地区孤军奋战。
    所以,河南地区的战事,由另两位行军总督及其麾下行军都督承担。
    而北伐军主帅(皇帝)所在御营,一如前次青州之役那样,作为后军,距离前线有一定距离,以确保安全。
    然而未必安全。
    萧询听大将军李笠分析,因为此次的战场在一片辽阔的河、淮平原,骑兵有优势的齐军,必然少不了突击战法。
    那就是探得御营所在位置,然后集结大量骑兵,昼夜兼程实行突击。
    齐国不缺马,所以精锐骑兵能够实现“一人三马”,大范围迂回,绕过各地梁军据点,从前线直扑后方,来个长途奔袭。
    那么,当萧询抵达亳州小黄,以此为行辕所在,小黄极易受到齐军的袭击。
    或者,齐军骑兵越过“战线”在北伐各梁军后方活动,袭击运粮队伍、小股军队,甚至劫掠村庄、堡寨,制造恐慌。
    或者,对北伐的各路梁军实行逐个击破。
    毕竟对方骑兵有优势,可以集中兵力先解决一路梁军,然后掉过头,击败其他梁军。
    萧询登上营栅,看着营外一望无际的平原,只觉心中没底。
    一百多年前,刘宋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先后发动了三次北伐,三次北伐主要目标及战场均为宋的河南失土,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之一,是冬季黄河结冰,于是河南、河北连成一片,魏军骑兵可以在东西数千里战线上任意一点突破、南下。
    而兵力有限的宋军,处处布防,等同于处处无防,各据点兵力有限,在魏军骑兵的集中进攻下,只能勉强自保,根本就无法救援友军。
    宋军无法和魏军展开野战,于是,眼睁睁看着魏军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席卷河南、两淮,大肆烧杀抢掠。
    而孤立无援的各地宋军据点和军队,被魏军逐个击破。
    一百多年前宋军面临的困境,现在的梁军同样也可能遇到。
    如今是秋末、冬初,梁军先发动进攻,即便能在数月内全取河南州郡,可到了隆冬时节黄河封冻,齐军必然强势反扑。
    千里防线根本就挡不住齐军骑兵南下步伐。
    到时候,关键还在野战,只有击败齐军的野战主力,才能守住河南。
    考虑到现实战局,萧询有些担心,因为大将军详细向他分析了己方的弱点,那就是新编练的府兵,因为未经磨炼,所以,可能打不了硬仗。
    那么,为了能够确保河南战役成功,需要分兵一支渡河进入河北,把河北东南部搅得鸡飞狗跳,吸引部分齐军主力。
    然后,河南这边,要以他本人为诱饵,引诱齐军以主力来攻,于是,两军决战。
    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尽快消灭齐军的野战主力(部分主力)。
    确保河南、淮北不被齐军骑兵席卷,避免各地据点变成惊涛骇浪之中岌岌可危的孤岛。
    然而,齐军未必会选择尽快决战,一旦对方选择四处袭扰,断北伐梁军粮道,使得战事长期化,那就麻烦了。
    如果官军吃了败仗,北伐无功而返,怎么办?
    狂热过后的萧询,现在冷静下来,有些后怕。
    所以,唯一能依靠的,还是大将军。
    “大将军,徐州军,真能在河北,牵制敌军一部分主力么?”
    萧询问李笠,李笠回答:“齐军若不认真对付徐州军,徐州军会让他们后悔的。”
    “可是....”萧询有些担心,因为昨日收到捷报,徐州军在聊城附近,击败了一支五千余兵力的齐军,斩首三百,俘获战马二百余匹。
    这个战果,感觉有些少,萧询觉得那支齐军可能是一支偏师。
    所以,齐国或许只打算以偏师缠住徐州军,然后集中主力南下,入河南,来对付北伐的梁军。
    李笠看出了皇帝的担心,见这位热血过后果然开始后怕,不好泼冷水,只能给对方鼓劲:
    “陛下,徐州军会攻其必救,他们若真敢以偏师糊弄徐州军,徐州军会让他们后悔的。”
    萧询听大将军这么说,莫名安心了许多。
    李笠不多说,陪着萧询继续巡视,走着走着,腹诽:
    你以为徐州军击败的齐军是偏师?开玩笑!那是五千左右骑兵的野战主力啊!
    当年,高欢集团和尔朱氏集团决胜负的韩陵之战,高欢手头也就骑兵二千,步兵三万。
    五千余骑兵,至少一人双马,在平原作战的战斗力,远超三万步兵。
    徐州军和这五千余齐军交战,打的是恶仗。
    李笠知道战斗细节,他侄子李昕,梁森的弟弟梁淼,率部反复冲锋、交战,胯下坐骑接连阵亡,换了几次马,人被射成刺猬(还好身着重甲),差点就没于阵中。
    之所以此战徐州军斩首三百、俘获战马二百余匹,战果看上去不怎么样,是因为打出了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
    马多的齐军,吃了败仗后可以从容撤退(相对而言),死者也被同伴用马驮着带走了,而梁军不敢放开了追击,所以战果较少。
    也无法精确统计击杀了多少敌兵、敌将。
    捷报传到后方,许多人都认为这只是一场“小胜”,对手兵力五千,为偏师。
    然而,五千骑兵吃了败仗,这消息传到邺城,可就不会让人觉得是无关疼痒的“小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