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归元洞里新传人
李秉和魏泽坐着车驾进了长安城,一没回襄王府,二不没去永达堂,而是端端正正奔向京兆衙门。
安子的事情发生已经五天有余,可是还没有收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李秉回了长安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府尹问个明白。
两人刚刚靠近宽大的衙门口,那守门的府兵虽认不得李秉,却但认得车上的王府旗子,不仅不敢驱赶,还麻溜的迎上去。
却说另一边……
船夫摇了摇桨,清澈的渠里荡出一层涟漪,一艘乌篷船驶入青石拱桥的桥洞。
石拱桥不大,两丈余而已,由几十块五尺见方的青石块堆砌而成。架在河上,微微隆起,桥洞下勉强可让两艘乌篷船同行。
这河渠两侧,都是青石街面,一眼望去,黑瓦斜顶的屋子层叠错落,映着绿柳弯腰,和长安的规整巍峨相比,多了几分灵动洒脱和秀气。
“哟~!卖菱角嘞~!盐水炆菱角,一文钱三个,三文十个。不好吃,不要钱嘞~!还有艾草煮蚕豆、蜂蜜煨大栗,都是热乎的……快来买呀~。”
乌篷船刚出了桥洞,迎面驶来另一艘船,船正中三口大锅,都用小火煨着。船尾是个中年矮个汉子摇着桨,船头一个四十余岁的老嫂子,深红襦裙,墨绿短衫,摇着手中的绫罗帕子,沿河街叫卖。一颦一笑,当的上风韵犹存四个字。
她说的是吴越语,这口音原本就婉转清丽,老嫂子说的更加温柔,将吴越语的妩媚气质挥发的淋漓尽致。
矮个汉子瞧着从石拱桥洞里出来的乌篷船上插着“蓝边红布的三角旗”,便停了楫,轻轻碰到那乌篷船上,并排停在河中央。
这“蓝边红布的三角旗”的意思,便是说这船不是私船,而是“呼来船”,专门做渡人上下河的生意,里面的大多不是本地人。
老嫂子和这呼来船的伙计是旧相识,互相打了招呼,又探头进棚子里,瞧了瞧里面坐着的客人——一个白衣道姑娘子带着斗笠,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瘦削后生。
“客家安好?”老嫂子先用吴越语问候,看着那后生一连不解,连忙换了官话。
“贵客,要不要点熟食,都是姑苏特产,外地吃不到的。”这官话字正腔圆,居然听不出半点姑苏口音。
不等后生说话,那道姑微微点头,轻声道:“我侄儿是第一次来姑苏,就每样都来一点吧。”说完,便伸手去取袖里的荷包。
俏丽老嫂伶俐的应了一声,转身从船上拿出三个荷叶,麻利的包了三包吃食,又道:“客从远方来,我多给你包一些。”
她给船尾的相公使个眼色,示意他收钱,自己则将菱角、蚕豆和大栗交给后生:“刚出锅的,客,小心烫!”
这煮货入手,还真是滚烫,差点落入河里。后生忙把吃食兜入怀里,道谢回了船舱。
这地方是叫“清溪浦”,是个姑苏小镇,离苏州府不算太远,只五十来里。
这里原是三河交汇处,频发洪水,也鲜有人烟,后来大水改道,只剩下小河,才逐渐有人居住,一间一间的黑瓦木屋,延河而建,顺势而落,层层叠叠,十分随性。
起初,这里出入都走水道,家家坐船。后来住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有了些旱道拱桥,现在算是一半一半。
这洪水淹过的地方,有个好处,便是地肥,种啥都长的好,桑树一年就可以长成;加上这里气候温润,又是养蚕的好地方。镇上人口近万,大多是桑农蚕农,还有些纸坊、藕农、渔夫。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镇上平日里生意繁茂,极其热闹。
那艘呼来船沿着水道又驶了不远,伙计靠着落水台阶停了楫,轻声道:“客家,到了。”
两人走出来船舱,抬头看了看:
河渠旁边,七八个石板台阶之上,是一条旱道,不算宽,大致能够一辆马车通行。旁边一座宅子,青砖黛瓦,院子里几颗参天大树,茂密的青叶黄花,很是壮观。
“诶!不是‘卓荦庄’吗?怎么改成‘浅荦庄’了?”道姑望着庄子的匾额惊讶说道。
“客家是多年没来过了吧。庄子上的老主人几年前过世之后,这庄子就改了名字了。现在掌管庄子的是老主人的两个儿子。两兄弟和睦,他们庄子上的丝料也好。好多家都抢着买。我看这小哥穿的这么好,也是做蚕丝生意的吧。这冬月来,是来买蚕种吗?,还是买卖桑叶啊。”
“是来探亲的。”白斗笠道姑给了钱,下了船,轻声吩咐侄儿道:“去叫门吧。”
这侄儿,正是“安庆方”。他很少穿的这么正儿八经,一身素白蚕丝袍子,虽然比不上大户人家的华贵,但是却干练,头发用纶巾扎起,更是中气十足,显得精神。
士别三日,气质大变。要是李秉在这,怕是要认不出来了。
“咚咚咚。”
门上三声轻响,开门的是个女使,二十多岁,清丽可人。她说了句吴越话,安子也没听懂,只道:“我们是来探亲的,武威!鹿家!之前已经发过拜帖了。”
女使连忙开门:“贵客请进,家主已经吩咐过了。”
说完带着两人进去,先到了中院——院子里七八个大笸箩架子,每个都有十来层,上面还空着,估摸着还不到孵蚕种的季节。
“贵客,这边请。”
安子跟着她又进了后院,这里更大,是一片桑树林子,不过叶子都被薅光。林子后有个小池塘,池塘里有几尾青鱼,上面架个小小的拱桥,桥对过一片竹林,是姑苏特有的矮竹,颜色比普通的竹子更亮绿些,看起来也更秀气些。
过了竹林,才是两位庄主的居所。
丫头让两人在偏厅坐下,上了花茶便离开了。
姑苏地界青茶也不少见,但花茶更多。安子打开盖子一看,红红绿绿各种花朵盖满水面,也叫不上什么名字,就是觉得精致好看,刚想喝一口尝尝味道,便有人推门进来。
“紫茹姐姐,真的是你。十多年没消息,收到信的时候,被吓了一跳。思明哥呢?没有一起来吗?”
进来的两人,都是三十多岁中年男子,打扮气质都相近,文儒大方。他们上下打量安子一番,最终目光还是落在了道姑身上。
“他腿脚不便,没能成行。”道姑摘下白斗笠,露出正脸,对着两位庄主淡淡一笑。她正是孙无亦曾朝思暮想的人——鹿紫茹。
“昭仁,嘉和。你们都还好吗?记得上次见面的时候,你们还都只有我侄儿这么大……一晃都这么多年了。”紫茹看着眼前两人,又回想起曾经的日子来。
这“浅荦庄”的两位庄主都姓谢,自小就和紫茹相识。这故事还得从融教说起。
历代融教,设有“二使四洞八徒十六尊者”,虽然每一代的八徒和十六尊者都是由二使管教,武功路数、人物性格每代都不相同,但四洞却一直延续,并且各司其职,亘久不变。
“融教四洞”之中“归元洞”负责研究天下奇巧工技。锻造、医道、铭文、精金、石巧、机关等等无所不包,天下工匠,不论门类,奇才辈出。
而上一代融教的归元洞中,就有一对神仙侠侣,人称“归元二仙”。
而这“二仙”两字也不是随便叫的,这丈夫,是实打实的锻造匠仙,因为喜欢锻造寒剑,封号“寒沙”;妻子是杏林圣手,曾游历江湖,救人无数。
医道不像锻造,有严格的界限,只要是医术高超,便会被敬称为医仙,多半都只是在名字后加医仙二字,少有封号。这妻子也是在成婚之后,才被人唤做“暖玉医仙”。
归元二仙两人成婚晚,老来得子时,已经四十于,即便暖玉医仙医术精湛,百般调理后,生产时也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幸而最终产儿平安落地,母子三人都无恙。取名昭仁、嘉和。
归元洞和融教八徒交往密切,彼时安禄山、史思明、鹿紫茹、孙无亦、梁昊存五人对二仙都很敬重,而将其二子当成融教后辈培养,从小悉心教导,胜似兄长。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归元洞也遭了灾,不少门人四散而逃,隐姓埋名,更换身份躲过朝廷追查。融教的踪迹原本缥缈,四洞之人,更是没有几人知晓,要想换个身份安居,倒也不难。
而这归元二仙便落脚在这“清溪浦”里,买下了这“卓荦庄”,为了免人怀疑,明面上只做蚕丝生意,直到前些年,二老去世,这庄子改名浅荦庄。
一番寒暄之后,鹿紫茹很快进入正题。
“这次来是拜托两位帮我照顾一个人。来,庆方,见过大庄主、二庄主。”她指着安子道:“这是我侄儿,安!庆方。”说话间,她刻意强调了姓氏。
安子向两位庄主行礼,谢嘉和只顾着还礼,倒是谢昭仁似乎反应过来:“安庆方?我记得禄山大哥的长子叫安庆绪。莫非他是……”
“不错。他是我安大哥最后的遗子。早些年流浪在外,思明二哥前些日子才寻他回来,本来想留在身边息心教导,但二哥身体越来越差,而且李唐的官兵一直在追查他的踪迹,带着他,不定反而耽误了他成材。这次来,就是想拜托两位,照顾他些时日,教他本事。”
谢嘉和一口应下,却又微微皱眉:“禄山大哥的孩子,自然也是我们的亲人。这庄子随便住多久都没有问题,只是,说到教本事。我们两人的功夫粗浅,怕是入不了紫茹姐的眼。至于文事,更只是粗通……”
“这个不打紧。”鹿紫茹微微摇头:“武功、学问以后会有别人教,我想让他在这里学的是谢大庄主的‘融教锻造之术’和二庄主的‘医道妙法’。庆方侄儿曾经在北域子午宗学过些锻造的皮毛,算是粗通锻造一门。不过医道上并没有什么根基。”
谢昭仁忽然开朗,双掌一拍:“如此甚好!我们曾受了安大哥不少照拂,既然侄儿想学,我们绝不藏私。我几年前就已经能锻造出从一品的剑,只是还未在江湖透露。如果要学锻造,我必定不会耽误侄儿。
而且这融教的锻造术,独树一帜,和兵家、墨家、火冲三门都不同。将来若是侄儿能兼学两家之长,我们融教说不定会出第四个大唐匠仙,更胜于我!”
谢嘉和也道:“融教的医道则很杂。集合各家各派的医案,学起来略费劲些,不过既然安侄儿没有基础,我倒是可以从‘青苗’一脉教起,等入了门,再学我融教医道。”
“谢谢二位!”紫茹轻声道谢,又看着安子:“庆方,行拜师礼。”
安子倒是很听话,撩起衣摆便跪在二人身前。
“使不得,使不得。安大哥的遗子……”谢昭仁连忙去扶,却被鹿紫茹拦住,等着安子行完三拜大礼。
“庆方,你要记得。你思明二伯想培养你成材,要学遍这天下最好的东西。大庄主是匠仙,二庄主的医术奇高。天下多少人想拜入门下而不得,你要懂珍惜,好好学,不可偷懒。半年之后,不论你学成与否,我都来接你。”
她说完,还不放心,又叮咛道:“千万不要辜负思明二伯对你的一片期望,也不要输给你的结拜兄弟,辱没了你爹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