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文房四宝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一篇《千字文》,易断教的是心力交瘁,他从来没想过,教书是这么难的活计。
《千字文》已经是启蒙的最好书籍之一了,他不是没想过弄《百家姓》、《三字经》,实在是百家都还没有诞生,总不能强行更改,很多故事都还没发生,《三字经》自然也没有办法弄,只能慢慢修改。
只是这些学生们虽然聪慧,但是教育起来,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差不离,实在是太过艰难。
尤其是写字方面,易断用的是沙盘,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不大的沙盘,用来练习写字,他没敢教简体字,教的是小篆,因为小篆最为接近仓帝所创的文字。
小篆固然难写,但是一天练个三五个字,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以现在的进度来看,别说三五个,一天能学会一个就不错了。
好在风四娘很是聪明,她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肯下死功夫,神识又强大,又是大风村最心灵手巧的妇人,学起来很快,于是她很荣幸的,成为了易断的助教,帮助他教导学生。
风四娘很快融入了自己新的身份,她是个寡妇,男人死的早,又没有孩子,自然没有什么负担,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教育大计之中,成效颇丰。
很快,第二名助教也出来了,叫做风菱,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子,性格温顺,最是耐心,教学进度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多。
易断总算是明白了,为啥女人做教师的比较多了,因为她们天生就有优势,无论是母性的光辉,还是耐心的体现,都比男人来的更加可靠。
于是他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虽然是休息,他也没闲着。
他在山中抓了一匹狼,把狼尾巴都薅秃了,用上好的竹子,实验了数次,才做成了一杆狼毫笔。
至于墨,这并不难,炭黑、松烟、胶等材料,在大夏几乎是遍地都是,很容易就能找到合用的,或者找到替代品。
然后就是造纸的事情了,造纸的流程他知道,具体的材料,他也知道,但是如何造出合用的纸张,就不是他能掌握的了,他毕竟不是化学专家,只能一点点实验。
造纸的事情,他交给了风康,这老头现如今也是旁听生的一员,没事就过来蹭课听,被易断抓了壮丁。
“村长,这造纸到底是何物?”
易断如同背书一般,摇头晃脑道:“造纸,旧用人工制造,先取植物类纤维质之柔韧者,煮沸捣烂,和成粘液,匀制漉筐,使结薄膜,稍干,用重物压之即成。
用咱们的麻布废料,再加上别的比如桑树皮、渔网之类的,应该能制成。
反正您就多实验几次,总有能成功的时候。”
风康觉得自己似乎接了个了不得的任务,满心欢喜的去了。
笔墨纸砚,现在就差纸了。
易断反而不急了,有前三样,也就够一些日常所用了。
比如撰写书籍。
虽然没有纸,但是上好的兽皮并不缺,竹简也是随取随用,很是方便。
所以易断接下来的事情,开始了抄书.....哦!不!写书大计。
他首先写的,是《术数》,也就是数学,最简单的数学,但是也耗费了他很大的心力,要把阿拉伯数字转换成小篆,本就是个很费力的事情。
写书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似乎也发生了变化,他的修为,竟然在一点点的提升,仓帝十二字中的那个“长”字,变得活跃了不知多少。
而且万千文字长河之中,“书”字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隐隐间能与仓帝十二字比肩。
这种变化,给易断带来的变化更大,他的智慧变得通达,触类旁通,一通百通,写书的速度,也快了十倍有余。
当第一本《术数》写完,那“书”字已经只在仓帝十二字之下了,隐隐间还有突破的迹象,好像要超越一般。
易断也不耽搁,开始了编纂《千字文》、《三字经》,当然是他修改的版本。
每当他提笔的时候,那“书”字就会大放光明,乳白色的光芒,如同煌煌浩然正气一般,不断的洗涤着他的元神肉身,他整个人都沐浴在这种白色的光芒之中,宛如神祗。
当这两本书完成的时候,“书”字已经与仓帝十二字并驾齐驱,十二字变成了十三字,在他的识海之中沉沉浮浮。
尤其那“书”字,直接浮现在他的元神胸口之处,光芒不断蔓延,如同给元神穿了一套衣服一般。
这种变化让易断精神亢奋,不过写了几本书,他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元神几乎壮大了一倍之多,那“书”字更是对他助益良多,不逊于仓帝十二字。
他如今也明悟了,仓帝十二字,只是仓帝最初创造出来的字,并非这十二字就是最厉害的字。
比如如今他教书育人,写了三本书,“书”字就一举与这十二字并驾齐驱,甚至隐隐间有超越的迹象。
看来先天的优势,有时候并非就是重要的,后天的努力同样重要。
易断如今修为更上一层楼,对元神的理解更进一步,自然志得意满,他不由望向了藏书阁,里面的玉简,是不是可以看看了呢?
不过转瞬间就摒弃了这个想法,在典藏阁中,他已经知道玉简虽然重要,但是却不能轻易观看,以他如今的修为境界,固然可以一览,但是却未必稳妥。
他打算等自己元神再进一步的时候,就进去看看,伏羲氏历经沧桑劫难流传下来的玉简,到底有什么秘密。
他神清气爽的走出了房间,这次写书,足足耗费了他近乎半年的时间,盛夏早就过去了,眼看就逼进年关了,外面寒冷的朔风告诉他,即将有一场大雪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