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张公恩德
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下,只见碗里的两滴血慢慢的靠在了一起,最后开始渐渐融合,最后彻底相连,成为了一滴血。
“哈哈哈,,,”
张九言故意一阵大笑,以取到先声夺人的气势。
笑罢,张九言对刘晓芸和郑贵文两人厉声说道:“这下真相大白,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刘晓芸和郑贵文当即瘫在地上,面如死灰,哪里还说得出话来,就差没断这一口气。
那刘全这时候也是没脸再呆在这里,想要悄悄离开,却是被一边的捕快被拦住了去路,没走成。
众人见到他们三人这样,哪里还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对于王老也受到的遭遇,他们自己脑补,也能把事情的大概给脑补出来,
一定是刘晓芸先和郑贵文先有了孩子,然后刘晓芸怀着孕,嫁给王老爷做妾。
但是两人还藕断丝连,最后他们为了苟且方便,就学那潘金莲的把戏,来害王老爷。
多亏王老爷好人有好报,造化也大,虽然是被他们害的中风,但终归是没死,保住了性命,这才是有了如今沉冤昭雪的一刻。
“打死这对奸夫**。”
“打死他们,为王老爷报仇。”,,,
大家亲身见证了一个冤屈的昭雪,个个皆是无比气愤,完全是感同身受一般,大声叫嚣,扬言要打死郑贵文和刘晓芸。
不过刘晓芸和郑贵文怎么处置,这到底还是要吴为这个县尊来发落,
所以刘晓芸和郑贵文两人暂时被捕快保护,要不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是不可能活命的。
古人就是这样,一旦遇上激起众怒的事情,大家都是会毫不吝啬自己的拳头,将对方打死。
反正法不责众,打了也白打。
不过饶是如此,大家还是对刘晓芸和郑贵文吐口水,扔碎石,没一会功夫,两人便是狼狈不堪。
这时候县尊吴为也是不可能逆大家的意思。
再加上事实很清楚,于是他也就顺应民意,宣布将刘晓芸和郑贵文,刘全三人下狱,听候发落。
至于王老爷被谋夺的家产,吴为也是命县丞着手处理,将家产交还给王老爷。
而刘晓芸和郑贵文的孩子,他则是不被任何人所容,被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
多年后,有人在绥德见过他,说他搞了一个早摊,卖着一些简单的吃食点心,
还娶妻生子,性子本份了很多,也知道生活的艰辛了,一家几口虽然日子清贫,但也算是能自食其力,有了自己靠自己的能力。
言归正传,此事至此,王老爷的事情在张九言的介入下,也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张九言见事情解决,谢过秀才李明友后,便是要走。
王老爷再三挽留,恳请张九言多住一些时日,他好款待张九言,一表心意。
张九言自然是不可能在这里久留,再三婉拒,最后骑着马,继续赶路。
却说后来王老爷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虽然比之以前,少了五六成不止,
但是比起一般的人家,那还是要富裕的太多。
因为王老爷快六十了,也没有孩子,家财最后也是无人继承,于是王老更加乐善好施,接济穷苦百姓。
在明末时期的乱象过去后,王老爷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出,
族人乡民按照王老爷的意思,在村中创办了一所学堂,名字叫作“张公书院”,以纪念张九言对王老爷的恩德。
这所书院免费让附近的孩子接受最基础的教育,而学院的日常开支,则全部来自王老爷捐献的田地收益。
再说张九言,一路打马急行多日,终于是进入到了西安府。
不过距离那杨鹤下榻的长安,那还有不少的路,张九言打听了一下,估计还得骑马走上三天。
张九言感概,这真是望山跑死马。
在后世,从米脂到西安,那也不过是半天的车程,但是自己一连走了六七天,这才刚刚进入到西安府境内。
这还是自己一路急赶,这样的速度,和后世的差距,那真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进入到了西安府,这沿路的情况要好了不少。
最显著的就是路上的流民饥民没有别的地方多,而且这山贼土匪也是少了很多,
由此可见不管是什么时代,重要的地理坐标,那总是要格外的令官府重视。
所以这个坐标之所在,那不管是哪方面,都是要远胜于一般地方。
一路到了富平县,张九言进了县城,走在还算繁华的街道上,张九言停止急行,牵着马,信步游疆,难得的放松一下。
到了街上一处小酒馆,张九言看着还算是干净整洁,正好到了饭点,肚子还咕咕叫,
这一路尽是吃的馍馍,嘴巴都淡出了鸟。
想也没想,张九言便是将鲲鹏宝马交给店小二,让他好生喂养,而后抬脚进去。
听店小二介绍了一番店里的特色菜,张九言点了三菜一汤。
分别是红烧肉,爆炒肥肠,煎豆腐,还有一个鲤鱼汤,最后还要了一壶酒。
这样的菜色,在这年头那是相当的不错,一般的人家,出门在外的根本舍不得这么吃。
可见张九言在个人的吃穿方面,那也是从来不亏了自己。
张九言倒是看得开,世道乱归乱,但只要有条件,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吃喝都不能亏待了自己。
须知身体才是一切的根本,没有身体,再是富可敌国,再是权倾朝野又如何,还不是便宜了别人。
“店家,,,这个,,,这个,,,”
张九言这边菜刚刚上齐,店里走进来一个人,说话欲言又止。
掌柜打量了那人一眼,对他问道:“客官,你有什么事吗?”
那人结结巴巴,说道:“店家,本,,,我这出门在外,身上盘缠用净,可否在你这里简单吃一点饭菜,赊账一回,待我有了钱,加倍来还。”
店家听了,脸上浮现为难之色,最后说道:“客官,实在是对不住,小店本小利薄,实在是赊账不起,还请客官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