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探望“病人” (1)
不过,这样的情况,只持续了两三个月。
后来嘛?
当然是被曾娟发现了。而,曾娟发现了,就意味着林爱军也发现了。接着,不需要曾娟多吹“枕头风”,林爱军就主动走上了各种方式的“卖惨”求钱之路。最后,就是林爱国被迫走上“预支工资”,兼由往常的被动搓麻,变成主动找人搓麻赚生活费之路。
那么,林浩宇呢?
被迫和林初夏一样,走上了“半工半读”的道路——一半靠自己的稿费,一半靠林初夏的支援。
当然,在林初夏的提醒下,邓秀珍也及时发现了这一点,并且,毫不犹豫地接手了“给林浩宇生活费”的工作。不过,这些钱,只被林浩宇用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被他攒起来了。
而,邓秀珍呢?
连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俩,都没再跟林爱国要生活费了,就更不用说,早在一年前,去市里上班后就“自立”起来的邓秀珍了。
可以这样说,那些年的家庭主妇生活带给邓秀珍的,除了来自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和倦怠外,还有灵魂上的“没尊严,脸面扫地”。
毕竟是“手心朝上,跟人要钱”呢!
在当家做主的男人和那些不明真相的外人眼里,跟“讨饭”的乞丐的不同,就是一个人穿着整洁,不缺吃喝,一个人穿着破烂,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但是,就本质上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去年7月到今年10月,整整16个月,林爱国每个月的工资和搓麻赚到的近500元钱,按照他一个月100元的生活开支来算,相当于林爱军和曾娟夫妻俩,从他手里就“借”走了6400元钱!
就这,还是往少里算。毕竟,每到年底,林爱国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资金。每次出差时,都能拿到高昂的出差补贴,同时,还能得到当地一些钱物的补助。在麻将桌上,运气最差的一个月,也能轻松入账300元,最好的一个月,轻轻松松入账1000元!
别说九十年代,经济不那么发达,一分钱确实能掰成两分来用的偏僻乡村里,就是科技信息发达,物价上升的同时,钱也确实贬值的几十年后,这6400元钱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就如此刻,即便自认这一年来被拓展眼界,增长阅历后,整个人从灵魂上得到了某种升华,已经可以展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境界的邓秀珍,琢磨出这些的时候,都差点气炸了。
莫气,莫气,气坏身体不值当……
在心里念叨了许久后,邓秀珍才总算平复下激愤的情绪。然而,当她抬头,看向一脸茫然和懵圈,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在气恼什么的林爱国时,又只觉得血流倒流,脑袋也跟着眩晕起来。
关键时刻,邓秀珍毫不犹豫地伸手,拽住林爱国的胳膊,将呆愣在那儿的林爱国当成了柱子来用。
又过了许久后,再次缓和下来的邓秀珍,毫不犹豫地放开林爱国的胳膊,随意挑了个店里中等价位的果篮,又去隔壁买了一束花后,就一左一右地拎着这两样东西,迈着大步,跟阵风似的,风风火火地往住院部方向奔去。
全程被漠视,更被撂下来的林爱国:“……”总觉得,刚才,他被人嫌弃了?就像是看见什么脏东西似的,忙不迭地退避三舍的那种?
得亏,邓秀珍没有点亮“读心术”的技能,否则,一定会万分肯定地告诉林爱国:她这个正常人,在惹不起越发智障兼脑残的林爱国的情况下,可不就得躲远些?否则,谁知道,她会不会像以前那样,再次被林爱国那些超出常人的想法给气得脑子也跟着不清醒起来,并且,在林爱国类似“扯淡”的评价里,被智障的他给打败?
此刻,按照护士的指示,来到林盛夏病房的邓秀珍,放下果篮和花后,就坐在椅子里,和曾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开来。
这期间,林爱国一直拿警惕和戒备的目光瞅着邓秀珍。那模样,就像是“圈地为王”的狗子,在忠心又护主的同时,还不忘记拿威胁的视线瞪着外来人。
邓秀珍心底嗤笑一声,眼角余光留意到从屋外进来的林爱国身影后,指着曾娟身上那套金饰,笑着说:“这是老四送你的吧?前段时间,我去省城的时候,就在周x福金饰店里看到这套首饰了。听说,这是他们店里推出来的30周年店庆特别款,由国外新锐设计师和是最高明工匠联手打造而成。全国总共30套,省城也就一套。”
一套,意味着什么?
贵,这是理所当然的。除此之外,也意味着这套饰品,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买到的。那么,只是个普通农民,没家世,没背景,也没靠谱的姻亲关系,更没权贵朋友的林爱军,又是怎样买到的呢?
在场的人,也就同为女人的曾娟,敏锐地听出了邓秀珍这番若有所指的话语里,掩饰不住的羡慕嫉妒。
“瞧大嫂你说的,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是钱买不到的呢?”
说着话的同时,曾娟还不忘记抬手,顺了顺耳旁的头发,将自己手上那条被衣袖掩住的手链也露了出来。
“再说了,这些年,大哥待你还不够好的?我可是听说了,当年,大哥为了你,特意求到两老面前,就为了在‘三转一响’的聘礼之外,再加送一套‘三金’。那个时候,这些东西多值钱啊,哪像现在都贬值了!”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像我们当年那样朴素了。结个婚,彩礼除了‘四大件’外,还得额外再给2000以上的礼金。”
曾娟并不打算告诉邓秀珍,其实,在林爱军求娶她的时候,就许下了空调、彩电、洗衣机和冰箱的“四大件”,以及3999元的礼金,却被她毫不犹豫地婉拒了。
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当下,连城里双职工家庭娶儿媳妇,都不一定能拿出这样的聘礼,那么,在偏僻的穷山沟里,一旦有人砸下这笔聘礼,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