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三一章 故地重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二月初六,吕布动身从五原出发,前往洛阳。
    与之相随的有黄忠、曹性、陈卫、戏策、郭嘉五人。
    五原到洛阳,两千余里的路程。
    由于信诏中并未明确规定时限,所以吕布也没必要争分夺秒,花了足足六天时间,才从河内郡渡过浊河,进入司隶。
    来过一回洛阳,吕布算得上是轻车熟路,在谷门下马,老老实实的接受完城门官的盘检,牵马入城。
    入了城中,吕布再一次叮嘱起来,别的人他倒不担心,唯独担心曹性这个爱惹事闯祸的家伙。
    曹性是地痞出身,又不懂礼仪规章,现在混到个将军职衔,在军中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可洛阳不是五原,别说他这个裨将军,就是吕布,也得老老实实的低头走路。比他官阶高的将军、大臣,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在洛阳,没人敢说自个儿官大官高,真龙天子盘踞城中,有谁敢大放厥词。
    按照惯例,吕布要去抬宣馆登记,候旨面圣。
    戏策郭嘉四人则并未相随,皇帝想要召见的是吕布,而并非他们。
    走过太和道,兴盛的洛阳之景映入眼帘。
    鳞次栉比的屋舍,超乎想象的宽广街道,熙熙攘攘的百姓行人,门庭若市的酒肆作坊,南来北往的商旅……
    一眼望去,漫无边际。
    他们五人站在那里,就像大海边上几粒孤零零的细小泥沙。
    曹性更像是傻掉了一般,眼神呆滞,长大着嘴巴,半天合不上嘴。
    在来的途中,他已经尽最大努力的去想象洛阳的盛大场景。可如今一见,其繁华热闹显然远远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
    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
    怔了小会儿,曹性才傻愣愣的冒出一句:“咱五原郡整个郡的百姓,都没有这洛阳城里装的多吧。”
    如今的五原郡,在羌人迁入之后,已有十二万人,仅次于太原、上党和雁门三郡,像什么云中、定襄这些郡地,在籍的百姓也才刚刚破万而已。
    “何止是五原郡,据统计,洛阳境内的人口数已经逾越百万。”戏策缓缓说着,纵使是整个并州,所有在籍的人口,也不过才五十四万余人。
    这就是边塞城池,和中央帝都的差距。
    吕布来过一次,所以心中的震撼没有头一次来的那般强烈。但身为一名汉人,见到如此繁盛之景,很难不升起一股子发于内心的自豪和骄傲。
    巍巍大汉,理当强盛如此。
    戏策曹性等人选择了在城中游逛,难得来一次大汉的国都,怎么都得好好走走看看,哪怕瞧两眼稀奇热闹,也是好的。
    吕布则与他们分道,去往了南边的抬宣馆。
    如果外臣奉诏来了洛阳,第一时间没去抬宣馆报道,而是四处瞎逛。这要传到天子耳中,可是有亵渎天威之嫌,弄不好来两顶罪名扣上,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上回来洛阳,就是先跟胡车儿瞎溜达,随后才去的抬宣馆。这件事情后来还被张让拿来煽风点火,在皇帝面前诟病了好一阵子。
    也亏得那时候的吕布博得了刘宏青睐,否则,哪还能活蹦乱跳的熬到今天。
    至于戏策的安危,吕布并不担心,有黄忠和陈卫两人随行,就算是他,都很难破开两人的联手。
    走的时候,吕布不忘让戏策多看着点曹性,千万别让他惹祸寻衅。毕竟这里不是五原,在洛阳惹出麻烦,可不是吕布能够左右得了的局面。
    戏策说了声晓得,有事会让人去抬宣馆找寻吕布。
    挤出热闹的人群,吕布穿过胡同,进入祥符道。
    这条街道上的行人不多,颇为清净。顺着道路往南,没多久,吕布便到了抬宣馆的大门前。
    将近三年时间没来过洛阳,城内的街道府宅、路线布局,反而却记得更为清楚。就好像生前走过许多回,已经牢牢的烙在了脑海深处,抹之不去。
    大门前,守在门口的四名士卒拦下了吕布。
    这也不怪他们,如今的吕布依旧是麻布粗衣,脚穿布鞋,身上也没点像样的玉佩饰品。这种洛阳城里常见的平民打扮,与天子要召见的臣子形象,完全是格格不入。
    在来之前,严信本来是给吕布准备了一身行头的。奈何吕布穿惯了粗麻衣,实在不习惯丝绸滑腻的感觉,他身上伤痕遍布,丝绸的摩擦,会令他觉得很痒。
    反正到了洛阳以后,面圣的前一晚,抬宣馆里的侍臣会给他缝制出一套新的礼服,穿上后方可入宫面圣。
    不过小铃铛倒是从小就穿起了丝罗绸缎,打扮得跟落入凡间的小精灵一样。
    富养女儿,穷养儿。
    有条件,当然得富养才是。
    “小子,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赶紧走,赶紧走!”其中一名士卒不耐烦的挥手驱赶,能够来此面见天子的,哪一个不是衣着光鲜,锦衣玉带,从未见过有眼前这般寒酸之人。
    面对士卒的驱赶和目光里透出的鄙夷,吕布并未放在心上,反而脸庞带笑,颇为乐趣的说着:“我要是走了,张沅可能饶不过你们。”
    这一幕,和他三年前来的那会儿,简直一模一样。
    他如今已是将军之尊,胸怀自然不会小到,要跟这些看门小卒斤斤计较。
    “您认得张奉常?”听到吕布喊出张沅的名字,士卒们的眼光都变得不一样了,连称呼都从‘小子’变为了‘您’。
    在洛阳当差,遍地都是皇亲贵胄、朝中重臣,他们这些看门的守卒,不仅得有眼力劲儿,还得懂得机灵善变。
    吕布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三年的时间过去,张沅还在这抬宣馆里担任奉常。
    守卒想探吕布的身份底细,吕布却也懒得和这些小卒多讲,从怀里掏出信诏,丢给那名最先问话的士卒,“把这个交给张沅,他自然会晓得出来见我。”
    守卒赶忙双手接住信简,说了声‘稍候’,恭恭敬敬的捧着,往抬宣馆内小跑进去。
    即便吕布不说,这个时候他也看出来了,这位个子挺拔的高个儿,身份非同寻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