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156.第十三章封建残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自古以来天经地义。郝简仁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被“堪舆大师”给摆了一道!进村之的时候便看到了这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头发跟鸡窝似的,穿得跟要饭的似的,盘腿坐村口的一块青石上,后面还竖着一根两米多高的杆子,上面有一面破烂的小黄旗。
    郝简仁没看清上面写的是什么,揣度半天才认出来是“令”字。如果换做秦涛或者是徐建军,在村子里横着走都不会出事,而郝简仁则不同,直接搭讪“大师”,要求算一下命,“大师”自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郝简仁还以为是哑巴呢。
    就在郝简仁以为大师是哑巴的时候,“大师”伸手要钱,钱不多,十元。郝简仁拿能吃这种亏?在村里人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估计是触怒了“大师”的威严,被追了半个村子。此时回头透过破烂的大门向外面看,才发现“大师”提着“令”字旗杀到了!
    “是不是你?是不是……是不是你!”
    “是我,咋啦!”郝简仁气得差点疯了,一脚踹开大门,从怀里掏出警棍在他面前一晃:“说你疯癫还喘上了?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不?警察!”
    “大师”立马闭嘴了,把“令”字旗扔到地上,直勾勾地看着郝简仁。
    “我也是大师,也会算命,要不咱两个交流交流?”这个晦气,没想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出门就碰上个失疯的,点子33还能背一点吗?
    一见郝简仁亮出了警棍,周围看热闹的立即明白了几分,三分钟之内全部消失!郝简仁上下打量一下“大师”,心里也于心不忍,混到这份上的“大师”也太惨点了吧?伸手从怀疑拿出两张大团结:“我给你算一算,能活到死,这钱是给你买午饭的,咋样?”
    钱落到地上,老人并没有捡起,而是伸出手,手里面皱皱巴巴的纸已经被撕烂了:“是不是你?是不是你……”
    “是我的。”郝简仁接过来两张烂纸,把钱捡起来塞到他手里,回头张望一下看热闹的:“诸位老乡是见证,咱是正经人吧?不跟他一般见识,两张大团结就换来这个,他要是不疯的话我先疯!”
    一阵哄笑,“大师”抓着钱捡起“令”字旗一言不发地看着郝简仁。
    “他是哪路神仙啊?”郝简仁点燃一根烟看一眼旁边的一个老汉问道。
    老汉腼腆地笑了笑:“他真是一个堪舆大师,住在后山神仙洞,但那是以前,三年前盗墓吓疯了,而且是间歇式的。”
    “神仙洞?”
    “空墓。”
    “奇葩!”算自己倒霉,郝简仁掐灭烟蒂一本正经地看一眼“大师”:“也算缘分?二十块钱够你吃一个月的,感谢世上还是好人多吧,我是一个!”
    让郝简仁没想到的是,“大师”直接把两张大团结塞进了嘴巴里,旁边看热闹的又是一阵哄笑。郝简仁心疼肝疼地瞪一眼大师,转身离开。奇葩的村子奇葩的老百姓奇葩的堪舆大师!没有胆子就别盗墓,把自己吓傻了吧?
    如果让涛子哥和老徐知道自己的糗事,估计得把牙给笑掉了!
    走出了村子郝简仁的心情才缓过来,还在心疼那两张大团结呢。望一眼远处的群山深呼吸一下,此行毫无收获,二十块钱买了两张开腚纸,碰到一个奇葩的“堪舆大师”,够邪门。郝简仁边走边扫了一眼皱巴巴的纸,忽然愣了一下,编号:103!
    天打雷轰耳边一阵蜂鸣,郝简仁把两张纸小心地舒展开仔细看,上面画着鬼画符,竟然看不懂。奶奶的这不是沈所长的考古笔记吗?郝简仁反复看皱巴巴的纸,能看懂的只有“编号103”,职业敏感让他一下就联想到了沈鹤北和文管所,心差点没吐出来:果然是“大师”!
    郝简仁急匆匆地原路返回,村子里的人都像看猴子似的看他,问了好几个人“堪舆大师”跑哪去了,竟然没有人知道?找了一圈弄得满头大汗,也没见着那个乞丐一样的“大师”,想要再找那面标志性的“令”字旗,却一无所获。先不着急找他,回去汇报情况再说吧。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虽然只有两页日记,足以说明了三个问题:沈所长是有考古笔记的;考古笔记也被盗走了;嫌疑人就在村子里!
    考古发掘现场在一处山坳里面,汽车进不去,秦涛和洪裕达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跟秦涛预料的一样,发掘工作陷入停顿,因为沈所长被害,考古队员们群龙无首,正等待上面下达意见。他们目前的任务是清理已经发掘出来的文物,保护发掘现场。
    罗文旭和冯春华负责接待两人,洪裕达的注意力全在发掘现场上,询问得很仔细,让秦涛都插不上话。问的全部都是废话,诸如青铜盘什么时候发掘出来的、什么样式、鉴定年代之类的,全是考古专业的,秦涛一点也不感兴趣。
    这次考古发掘是抢救性发掘,也就是说在考古队进驻之前已经被民间盗挖过,而且出了不少好东西,川北公安局介入案子,追讨回来一些,但还是流出去不少文物。两个主犯还没等抓捕呢就被刑警队给捷足先登了。不过现在是一死一失踪。
    “这地方怎么会有唐代的古墓?”秦涛仔细观察一番自然环境,三面环山一面是入口,形成一个倒葫芦型,但地势还比较高,出口很远的地方有一条季节河,丰水期的时候应该是泄洪的。川北的气候是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地表径流河众多,其实这样的环境并不适合古墓保存。
    罗文旭推了一下眼镜:“不仅有唐代的,还有许多不同朝代的古墓,这次发掘也发现了宋朝的墓,沈老师把这个课题交给我来研究,目前还没有什么眉目。”
    “这并不稀奇,古墓群一般而言有几种情况,一是帝王陵墓,二是诸侯墓,三是家族墓,还有一种就是戍边屯兵的墓,从山水气势上来判断,这个不是普通百姓的墓也不是王侯富贵人家的墓,当然,得需要出土的文物佐证才能确定,小罗,老沈确定这是唐墓?”
    “因为发现了唐三彩,墓结构也是唐宋时期的,不过破坏得很严重。”
    “沈所长为什么不能确定天枢七星盘的年代?一般而言青铜重器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那是中国的青铜时代。”洪裕达一副考古老专家的犯,本身就是考古专家,所以他的话很有权威。尤其是对于两个跟随沈鹤北的学生而言,洪裕达就是老前辈。
    不过,这位前辈的兴趣却不在考古上!
    “洪老师说的对,唐墓里面发现青铜器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墓主人的收藏,二是唐朝时期仿品。”冯春华把阴郁地看着考古笔记:“沈老师曾经猜测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因为出土的文物比较特别,玉佛之类的都鉴定为唐宋时期的,唯独青铜盘确定不了,他认为是上古时期。”
    “上古?”洪裕达皱着眉头:“老沈研究出来?”
    正在看考古笔记的秦涛也微微一愣,暗自看一眼冯春华,小姑娘说的很认真,看来并不是当初所罗文旭所说的因为没有鉴定出年代而没有编号?为什么会有出入?
    “老师也只是猜测,因为那件青铜器制造得很繁复,小罗和我都认为应该是青铜鼎盛时期的精品,但老师从形制和铭文上判断应该上古重器。”
    洪裕达显然十分震惊,不要说是上古时代,更不要说是带有铭文,就是春秋战国带有铭文的青铜器都价值连城。其原因在于春秋战国之前的史料没有自成体系,也没有具体的史料专门记载。仅有西汉时期的《史记》、《汉书》和经史子集里面有所记录。
    中国的断代史上一桩悬案,便是夏朝的历史分期问题。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众所周知的便是秦始皇“书同文”的法令,焚书坑儒所造成的恶果便是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而后项羽火烧阿房宫有毁了了一大批史料,以至于关于春秋之前的历史资料都被付之一炬,流传下来的凤毛麟角。
    关于春秋之前的历史资料在历朝历代都备受重视,中国人那种渴望传承和归属感的个性从这件小事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譬如,在在西晋时期一个盗墓贼发现了一座诸侯王墓,墓中存储大量的竹简木渎,后来西晋朝廷对古墓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抢救出来十多车竹简,被编撰成举世闻名的《竹书纪年》。
    “老沈断言太不严谨,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上古时期乃夏商之前,青铜时代初始之际,怎么会铸造出天枢七星盘?”洪裕达苦笑一下:“不幸啊不幸!”
    秦涛看一眼洪裕达:“洪老,不幸的是没看到青铜盘吧?没关系,案子破了自然能看到,到时候您千万得给我讲一讲上古的历史。不过有一点我不同意,您方才说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是春秋战国,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也要抱着怀疑的态度。”
    “怀疑什么?”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利用金,应该是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青铜的出现晚于黄金,大概是在公元前五千到六千年前,禹皇铸九鼎以镇九州,公元前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夏朝就可以制鼎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冶炼达到了鼎盛,而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盛行,青铜器铸造便衰落下来。”秦涛浅笑一下:“匣商周三代千余年,青铜铸造达到鼎盛时期,这是有史料依据的,所以,沈所长所说的青铜盘乃上古之重器,这话不一定有错。”
    秦涛别无他意,脑子里始终在想着一件事:丢失的对198号金属蛋有一定研究的沈鹤北能够确定天枢七星盘是上古的重器,也一定对那东西有过深入的研究,毕竟金属蛋是早于青铜盘的出土的,但沈鹤北为何没有确定其年代?另外,按照青铜盘的分期,198号文物也应该属于上古的文物!
    洪裕达脸红一阵白一阵,故作思索:“小秦分析得有道理,但据我所知上古青铜重器里面除了你提道的禹皇九鼎之外,还没有发现代表性的文物,就连九鼎是否存在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天枢青铜盘真的是上古重器的话,将会填补一项这方面研究的一项空白。”
    盗墓贼是不会填补这个空白的!秦涛把考古笔记递给冯春华:“你见过沈老师的考古笔记吗?”
    冯春华微微点点头:“但只看过他的研究记录薄,那是撰写考古报告和论文的第一手资料,非常详尽,这是沈老师的一贯作风。”
    秦涛长出了一口气,环顾一下周围的环境,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沈鹤北有研究记录薄,但也跟着一起不翼而飞。小偷只看中宝贝绝对不会在意记录薄,除非几率博是用人民币做的!
    “洪老,时间不早了,我们应该回去了,路不太好走,估计得一个多小时能回去。”秦涛笑道。
    洪裕达尴尬地点点头:“回去,回去!不过我还得堪舆一下这里的环境,看几眼,就几眼!”
    “您是堪舆大师?”
    “古人不仅厚葬,还十分注重风水,这里虽然不如南京帝王陵,但风水还是不错的,三山环绕藏风纳水,七星拱月荫泽子孙,应该还能有更好的东西才是!”洪裕达干笑一下:“小秦,又要说我是老迷信了,这可不是迷信,老祖宗的智慧博大精深,不是吾辈能看透的,对吧?”
    秦涛转身向来时的路而去,洪裕达所说的这些不在自己的思考范围之内。有古墓的地方当然是好风水,但再好的风水也挡不住盗墓贼,三国的时候就有官盗,曹操还设立了摸金校尉的岗位,随后的项羽、黄巢都曾经实践过,民国时候的党玉琨和孙殿英就是最好的学生。而民盗更是层出不穷,如今都禁而不绝。
    确定了沈鹤北有研究记录薄也是一条不错的线索,不过对破案帮助不太大,毕竟是学术性的东西,除非能找到其下落,确认是否还有其他情况存在?秦涛回头看一眼罗旭文和冯春华,想要叮嘱他们一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如果能确定天枢七星盘是上古重器的话,情况将会更为复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