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考察的办法
“你晚上就在这里吧,把你那个方姐叫来,我把小林也叫来,我们一起打麻将,怎么样?”
“这不好吧?”我非常疑惑,这是个什么样的组合?姨跟侄儿打麻将,分别带着自己的情况,也有点太扯了吧?
“你小脑袋想多了吧?”金姨用一根手指点了点我脑袋一下,笑到:“不是来玩的吗?不是来开心的吗?不是来混日子的吗?陪我打麻将,你就不开心了?”
她这样说,我怎么拒绝呢?陪金姨本人,就是让我上山下海,我都没顾忌。但是,我们身边都拖着一个虚情假意的东西,这算什么事?
我嘴上还不得不说:“金姨,你要我怎么陪,我就怎么陪。”
“这就对了”她笑着说:“看把你吓得,你怕什么。你们年轻人的那套,都是我玩剩下的,我跟你说,妍子原来,比我还要疯,你知道吧?”
这个,我猜想得出来,但具体的事我不想知道,妍子再疯,那也是我爱过的人。
“但是,妍子坏吗?”金姨对妍子结婚前的状态,肯定是了解的,但她不说故事。她知道保护妍子在我心中的形象,她只是拿妍子当年的态度来教育我:“玩就是玩,不要想太多,是为了高兴。她最烦这种把玩当真的人,拎不清。”
对,这是妍子的个性。她可以跟你一起喝酒聊天、唱歌跳舞,但是要正经谈感情,她恐怕马上会离开你。因为,在她心中,真感情是神圣的,不在玩中。她当年发觉小苏在追她,马上对我提出了要求,并立即屏蔽了他。
但是,当她在追我的时候,是不顾一切的心机和行为,那不是玩,那是用所有的热情和行动,在对待自己真实的情感。从这一点上,我佩服妍子,她是一个对自己感情非常努力认真的人。
那一次在云南,当我说爱她的时候,她马上就感觉到我是真心话,感动的样子,令人动容。那么,在原来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明明知道我不是全心全意爱她的,她却没有我面前表现出来,一如既往地对我那么全身心投入。这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啊,她比我还男人。
“好,金姨,咱们打麻将玩,但光玩钱,没什么意思吧?”
对于我和金姨来说,她给我十万,我给她十万,根本没有意义。我们之间不可能建立赌博关系,但要说好玩,不会是陪长辈打麻将那么简单吧。
“到时候再说,我教你玩法。我身上没多少现金了,你出去取钱,取一万,晚上在我这里吃饭,你把人带来,也把钱给我五千。”
“好的,那我先出去取钱了?”我看着她点头同意,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快活地出门了。
我开车在外面找了个atm机,取了一万现金,觉得不太够,又取了一万,总之,多带点没坏处。在回来的路上,我给方姐打了个电话,让她在大厅等我。
等我到了,方姐看到我,兴高采烈的样子,挽着我的手问到:“房间订了吗?”
“不需要,今晚别人请我们。”
方姐看着我,表示不理解:“哟嗬,庄总还是个人物呢,这么年轻,这会所还有人请你呢。快说,什么人?”
“金总请我,生意上打过交道的,我把她叫姨,你可不能这样叫。”我这样说,是避开我跟金姨的亲友关系,装成我们是生意伙伴的样子,也避免闲杂的议论。这会所,按金姨的说法,几乎是透明的,你只要打听,总能了解别人的隐私。
在会所,我跟金姨关系的定位,也是刚才跟金姨商量好的,就以合作伙伴的关系定位,我把她叫姨,纯属礼貌和亲热。
“那好,我就把她叫金总,这没问题吧?”
就这么说,我点头同意。我发现,今天她接到我电话后,到跟我见面,不到半个小时,她也是精心打扮过的,不可能有这么快。估计,她平时每天都特地打扮了一下,等着我的召唤。在双休日,更是如此。
“乔姐,你不约了么?”方姐还是把她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我这是陪生意伙伴,她来干什么?”一句话就解释够了,不必啰嗦。我问到:“你会打麻将吗?”
“当然会,要不然,平时你又很少来,我们靠什么打发时间?”
这倒是可以理解的。平时她们空闲时间太多,不靠麻将支撑,日子会相当难熬。中国人,能够在麻将的算计中,得到心灵的安慰,这是比较独特的。
有一个笑话,中国载人航天上天,美国总统打电话来,向中国领导人祝贺。但有一个问题:你们中国发射飞船,宇航员怎么是两个人?中国领导人回答:如果是三个人,这三人会带幅扑克,在太空上斗地主。如果是四个人更麻烦,他们就要带幅麻将上去了,谁还安心工作?
毛爷爷是深得中国人传统精髓的,他说中国有三样国粹:中医、《红楼梦》、麻将。
自从修长城开始,中国人对建筑学的痴迷,主要体现在麻将上面了。
还有个笑话,说有一个麻将迷,整天痴迷麻将,但老婆管得紧,没办法出去。这一天,又接到牌友的电话,按老婆要求,他按了免提扩音的键,电话那头传来牌友的声音:兄弟,最近有一个大工程,搞建筑的,你想不想接?这位故意问到:什么大工程啊?那边说到:建筑工程,共分为四个标段,我一个人吃不下,我只能做其中一个标段,还有两个标段给朋友做,我想我们关系这么好,专门剩下一个标段给你,就问你愿意不愿意。如果愿意,就过来面谈。这位在老婆的指使下,继续问到:甲方信誉如何?现在做工程收尾款比较难。那边答到:按进度付款,一次一结,绝不拖欠。
这麻将迷的老婆听到,劝老公到:“这么好的工程,还不赶快过去接,你傻啊?”
这家伙出门时,老婆还专门给了他一沓钱:“人家帮你联系工程,你付账积极些,出门在外,不要小气。”
这家伙出门终于与麻友会面,说到:“老兄,我们这一套说辞,还真管用。来来来,开始,麻起来。”
终于到金姨房间了,见到我们俩,我介绍到:“金姨,这是小方。”
金姨伸出手来,礼貌性地跟方姐握了一下,淡淡地说到:“你好。”方姐马上谦恭地回应:“金总好!”
看到金总比较轻松的表情,方姐估计也缓解了紧张,说到:“早就听庄总说起您,想不到您这么年轻。”
这种客套,明显是在说假话。金姨肯定明白,我绝对没跟方姐谈起过她。此时,金姨暗地里给了我个眼神,我会心一笑。是的,商业的东西,当不得真。
金姨没接她的话茬,只是说:“这厅太小了,我重新订了一个房间,位置大些,有麻将桌,小林在那边等,我们过去吧。”
随着她,我们一起通过一个走廊,拐了几个弯,来到一个房间,进去一看,这就是上次和方姐乔姐三人一起订的那种房间。饭厅在外,茶厅在里,茶厅里,放着一个麻将桌。
我们进去时,林老师正在给我们泡茶。我给他们介绍:“这是林老师,这是小方。”他们点头示意,估计他们认识,虽然平时没怎么打交道,但毕竟在一个会所工作,肯定是见过面的。
“金总、庄总,咱们先喝一会茶,再吃饭,吃完饭后,咱们打牌,怎么样?”林老师这样问道。
金姨看看我,我说到:“行,时间不早了,吃了饭,才有劲打牌。”
只见林老师低声在金姨耳边说着什么,金姨吃吃地笑,点头,很开心的样子,估计是在说我和方姐。不管了,反正,金姨什么都知道。我只听到金姨低声对林老师说到:“白酒,多准备些,我们要尽兴。”
这是要拼酒的节奏。要知道,金姨的酒量,至少是我的两倍,也是方姐的两倍,林老师是怎么回事我不清楚。但有一点我很清楚,金姨这样做有她的目的。而且,她不会故意灌我的酒。
喝茶聊天时,在金姨的引导下,仿佛组成了两个组合:女人组合与男人组合。金姨与方姐在长沙发上,谈论什么化妆保养之类的东西。我只好跟林老师,请教高尔夫的打法。
这个林老师,毕竟是运动员出身,高尔夫运动员,不像举重的,一身横肉。但毕竟身材底子还是好的,协调性不错。当然,这项运动本身的训练,也给他带来了某种矜持的气质,显得很文明的样子。估计,正是这些气质,才让金姨看上的吧。
尬聊虽然无聊,但人家对我是尊重的,我也得以礼貌回应。还好时间不长,菜上桌了。
上桌之后,金姨就提出了意见:“在这会所,林老师陪我喝酒的时候多。在做生意时,小庄跟我喝酒。现在我要改规则了,今天我们两个女人互相敬酒,你们两个男人随意,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她说了算呗。
这餐酒,仿佛是金姨有意设的一个局,她与方姐光喝酒去了,菜倒没怎么动。我与林老师,只是礼貌性地互相应酬,每个人只有几两。
我没放弃自己的观察,发现方姐喝得有点嗨。她是与金姨坐一边的,我是与林老师坐一边的。她们开始说话时声音比较低,但后来,我听到方姐说话的声音越来越高了,我知道,她喝酒的水平到了,她肯定不是金姨的对手。
金姨把控全场的水平比较高,她及时停止了喝酒。这种尺度就是,既让方姐喝嗨起来,又不至于完全喝醉,不影响一会的麻将活动。
酒喝得差不多了,饭也吃好了。撤掉洒席,开始麻将。在方姐和林老师重新帮我们泡茶的时候,金姨给了我一个眼色,我悄悄给了她一万现金,她也没问,只是从这一沓里,抽出一部分想给我,我示意我包里有,她就不再坚持了。
上麻将桌,林老师问到:“金总,庄总,怎么打?”
“哎哟,小林,怕输钱吗?小方,你们放心,不要你们出钱。这样,我说个规矩,当然有奖有罚,你们听听,行不行。”
大家听金姨讲述规矩,看她安排出什么新鲜的玩法。
“最简单的麻将,推倒胡,既然是玩,就不搞那么复杂,你们都会吧?”
这是中国麻将最基础的玩法,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
“胡牌不分什么七对清一色的东西,难得算账。就这样,点炮的给胡牌的100元钱,如果自摸,三家都给钱。但是,我和小庄,如果输了,就给钱。你们两个输了,就表演一个节目。唱歌跳舞、动作笑话,只要开心就行。怎么样?”
这个方法好,有奖励有惩罚。他们俩赢的钱,等于是他们的小费。我们赢了,就相当于看节目。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小林,你自摸了,我们三家应该给你钱,小方的钱,就由小庄出。以此类推,小方自摸了,也由我代小林出钱。”
我发现还有一种情况,没有讲好,问到:“金姨,如果我自摸了,你可以代林老师给我钱,但方姐怎么办?”
金姨还没回答,估计方姐酒喝多了点,抢话回答:“你们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金姨笑到:“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小林,你同意?”
“金总说了算。”林老师当然只能这样回答。
麻将开始,第一盘,我的牌很好,早就听牌了,胡一四饼,金姨打一饼,我没胡。并不是我想自摸,而是出于让金姨开心的目的,想让她胡牌。因为看她的架势,她也听牌了。
但到最后,牌都摸完了,大家都没胡。在我准备推牌的瞬间,金姨按住我的手,说到:“别动,你耍我”。
她翻开我的麻将,说到:“你这样该胡不胡,是不行的,破坏了规矩。你们都在谦让,还有什么玩头?玩就要认真地玩,所有人,不许这样了!罚款!”
我只得抽出三百元钱,给了他们一人一百。继续第二盘,这一盘是林老师的庄,我们预先说好,按轮流做庄的顺序,打完四圈收工。如果不算自摸和连庄,总共16盘,加上连庄和自摸,大概三千元钱就可以搞定。所以,原来金姨让我取五千,是在预算中留有余量的。
结果,这一盘,我点炮,林老师胡了,我给钱。
在下一盘开始前,我问了一个问题:“金姨,假如方姐点炮,林老师胡了,我可不可以代替她,给林老师给一百元钱呢?”
“不行,这样的处罚对小方就没有约束力了。不管她给谁点了炮,她都要表演节目,这才是真正的惩罚。”
好吧,这也算公平,牌桌上得对自己负责,这是规则。有人说牌桌无父子,也是这个道理。
问着问着,事情就来了。方姐点了金姨,这规则起作用了。
在大家的起哄中,方姐站了起来,说到:“我给大家唱个歌吧,我只会这种节目,怎么办?”
大家同意了。
“我给大家唱一个小曲,名字叫《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我知道这首歌,是曲调改编自云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代表。虽然我对原来小池推荐的西方音乐没什么鉴赏能力,但对中国民歌,还是有欣赏能力的。
她一开口,就把我镇住了。因为她的声音甜美细腻,该软的时候软,该脆的时候脆,怪不得,当年在北京三里屯的酒吧,她也曾经很受欢迎。
今天听这种歌的人少了,但是不意味着这种民歌没有价值。这种单纯甜美的声音,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在她喝酒后呼吸急促的情况下,她不露痕迹的控制,她的表情,她的身体的动作,很快让你进入那个音乐的情境。
当她喝完,还程式化地向我们鞠躬时,我们三个都不自觉地鼓起掌来。
唱完,她坐下来,问到:“怎么样,可以过关?”
“好!”金姨说到:“看不出来,小方真是唱歌的料,我这个年纪的人,最喜欢这首歌了。你尽管是清唱,但我觉得像喝了冰镇蜂蜜水一样舒服。”
这是什么形容?谁喝过冰镇蜂蜜水?
林老师马上反应过来,说到:“金总夸你的歌声,又爽又甜。”
我听懂了。冰镇是爽的形容,蜂蜜是甜的形容。金姨文化不多,但形容得就是那么贴切。
听到方姐的歌声,我对她产生了另一种情绪。这个声音甜美的人,沦落到这个地步,是一个悲剧。我想起了白居易所描写的那个弹琵琶的女子,当年也算是“一曲红绡不知数”,而今的处境,远比“门前沦落鞍马稀”还要惨,毕竟琵琶女如乔姐一样,还可以“老大嫁作贾人妇”。而方姐呢?只能算“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后来,林老师也输了,该他表演节目了,我不知道这个运动员出生的人,除了球技,还有什么可表演的东西。
“我讲一个笑话,看能不能过关。”他开始表演:“一个老太太看电视上转播短跑比赛,孙子看得热血沸腾,老太太看得眼泪直流。孙子问她:奶奶,你哭什么?老太太说:我看这些运动员好造孽哟。孙子不理解:人家运动员上赛场是光荣的事,怎么造孽了?老太太说:你看这些人为啥拼命往前跑啊?那是在逃命呢,你没看他们背后有把枪在打他们吗?枪都响了,跑慢了怕是要被打死哟。”
说得大家都笑起来了。当然这个笑话我听过,但为了现场气氛,我也得笑。关键是,他表情生动,模仿老太太和孙子的语气很像那回事,与其说是笑话好笑,不如说他的表演成功。此时,我看见金姨放肆地笑起来,如同一个无所顾忌的少女。
我从没看见金姨如此放松和开心,也许,林老师有他的价值吧。
整晚的麻将,输赢转换,歌声与笑话交织。在这种场合下,方姐与林老师的收入在增长,他们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变得越来越开放起来。
有一次,方姐输了,唱《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虽然她按邓丽君的唱法认真而深情地演绎,但金姨却开起玩笑:“小庄,晓得不?人家劝你,不要随便花花草草的,对不对?”
方姐也回应到:“庄总要不采野花,我怎么办?”
林老师说到:“这就麻烦了,难不成,你的意思是,让庄总只采你一个人,你把他承包了?”
但整晚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唱的那一首西北民歌《走西口》:“紧紧地拉着哥哥的手,汪汪的泪水朴沥沥地流;只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你哥哥早回家门口。”
我想起了那些离我远去的人,妍子,你会回来吗?小池,你不会在此时想念我吧。我在这花天酒地的地方想起你们,还是受其他女人的启发。我已经堕落了,不值得你们的想念。但是,此刻,我却像歌中的妹妹,想起你们来了。
你们离开了我,但是我怎么能够忘掉呢?怎么能够忘掉那些美好的岁月,怎么能够割断这不经意的思念?你们走了,但却在我心里拉了一刀,至今,无法愈合。
我的伤感没有人能够看见啊,包括金姨也没发现。我已经伪装得很成功了,我几乎能够骗自己了。我混迹欢场,声色犬马,我以为我能够像他们一样,没心没肺地享乐,但是,现在,这个方姐的歌声,再次让我触动,我知道,我没法真正快乐了。
我这种细微的心理变化,表情上是看不出来的,因为我已经变得老练。只有乔姐能够察觉,她把我这种状态,叫做“走神”。
林老师的又一个笑话,把我从走神的状态中拉了回来。
“有一个人牙齿烂了个洞,去看医生。医生让他张开嘴检查。他仰头张嘴,听到医生说了句:哎呀,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洞。他正纳闷,又听医生说了句: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洞。病人不高兴了,反问医生:医生,就正因为是病了才找你的,你看病也不能讽刺人嘛,一个洞大了,至于你重复说两遍吗?医生解释到:不要误会,第二遍不是我说的。那是你那个洞传来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