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施针
明元帝听了这话,越发的震怒,加腹痛难忍,当即艰难地站起来,铁青着脸命穆如公公,“你把这店砸了,广庭,我们走!”
“爷,先吃药!”
扈妃再倒药,担心地看着他。
明元帝冷着脸道:“不吃,走!”
“想走可没那么容易!”
后面帘子一掀开,走出两名壮汉,凶神恶煞的模样,明元帝一看这医馆里头竟然有打手,心里已经明白了大半,看来,这宝元堂里强买强卖的事时有发生。
那打手要拦他,穆如公公哪里让他靠近?
一大巴掌扫了过去,直接把打手打得满地找牙,再一手抡起椅子往柜台砸去,便听得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整个柜台都塌了下来。
明元帝已经和扈妃走了出去,他寒着脸,人在腹痛的时候,情绪最是摁不住,冷冷地对扈妃道:“这藿香丸,别处果真是卖十五文?”
“京城不知,但臣妾和爹爹在北境的时候,确实是十文钱最多,最贵的才十五文钱,您也知道,北境物价奇高,很多东西的价格和京城比起来,京城要便宜许多,没想这藿香丸卖得这么贵,百姓哪里舍得吃?”
藿香丸应用于许多疾病,中暑,腹痛,脘闷纳呆,呕吐腹泻都适用,是家里常备的药。
明元帝听罢,心里头越发地沉怒起来,等到穆如公公赶上来,他已经痛得有些忍受不住了。
“爷,店砸了。”
穆如公公扶着他道。
明元帝后悔刚才没吃那药,白着一张脸,“医署在哪里?”
“爷,这附近没有医署,得再往前走两里路。”
“方才一路都没看到医署……”明元帝这么说着,忽然意识到什么,闭嘴抿唇,一脸的沉凝。
扈妃仿佛是没领会过来,道:“医署是少了些,若百姓得了急症,又看不起医馆,那如何是好?”
说完才意识到说错了话,便住嘴帮忙扶着明元帝往前走,拐过这条街,见前面街旁有人在排队,穆如公公仔细看了一下,喜道:“那似乎是医馆,奴才过去看看。”
他飞快地跑了过去,在门口看了一下,又抬起头,见横额上写着安康堂三个字,果真是医馆,便跑了回来对明元帝道:“爷,确实是医馆,奴才扶您过去看看。”
明元帝在他们的搀扶之下,进了安康堂,因是扶着进来,且看脸色十分苍白,便当下有人过来先问诊,“是哪里不舒服的?
可有发热?”
扈妃急忙道:“突发腹痛,发热……”她伸手抚了一下明元帝的额头,“没有的。”
药童便上前帮忙搀扶,掀开帘子,往后堂进去,明元帝一见掀帘子,下意识地眉头蹙起,但往里头一看,却只见里头放着几张床,有病人躺在了上头。
“这些都是急症的病人,大夫会优先看,我来先问问诊,今日吃过什么?”
穆如公公连忙回答,说今日吃了什么吃了什么,药童闻言,给明元帝拿了一粒藿香丸,让他先服下,等大夫来诊治。
扈妃心直口快,“但是,我们今天忘记带银子了。”
药童回过头来,道:“若是不记得带银子,倒也不妨,写下名字之后叫人回去拿,若今日不方便,月内给都是可以的。”
扈妃感激地道:“那太好了,多谢!”
“不打紧!”
药童说完,便转身去忙了。
扈妃喂明元帝服下药,笑道:“看来,不是每一家医馆都是这样的,只是那家医馆的大夫特别可恶罢了。”
明元帝腹痛绞着,苍白地点了点头,这里的床虽然小,但有一股子药草的香味,穆如公公拂了一下扶着明元帝躺下。
过了大概一盏茶左右,便有大夫进来了,这位大夫年轻得很,二十出头的模样,穆如公公奇道:“你这么年轻便当大夫了?
师承何人啊?”
大夫微微笑了笑,“放心,在下对自己的医术很有信心。”
他坐下来之后,给明元帝诊脉,又问了一遍今日吃过什么,听得说吃了凉糕,便道:“如今天寒,胃寒之人早上最好是不要吃凉糕,脾胃虚寒便容易绞肠沙!”
他招来药童取针包,道:“我先为你施针止痛,然后再开两副暖胃的药给你,回去煎服两次便没事了,不必担心。”
“扎针?
你会吗?”
明元帝狐疑地看着他,这针灸之术,甚是讲究,他这么年轻若是学医不精,岂不是……大夫已经取出针,执着他的手在虎口下针,明元帝只觉得手上有微微的刺痛,低头一看,针已经稳稳地扎住了。
接着,又在大肠经上的穴位落针,“等一炷香左右再拔针,你先休息一下,我去看看别的病人!”
他说完便起身到了隔壁床去,那人也是腹痛,他伸手揉了一下,又开始施针。
明元帝一直瞧着他,眸色有些凝重。
“爷,好些了吗?”
扈妃坐在他的身边,担忧地问道。
明元帝感觉腹中的痛楚是减轻了些,道:“好多了,别担心,倒是扫了你的兴。”
扈妃执着他的手,“您没事就好,扫兴不扫兴的,不在乎了。”
明元帝暖暖一笑,便见穆如公公端了热水过来,“爷,喝口水!”
“怎还有热水?”
扈妃奇道。
“外头有一大锅热水,奴才问了药童,说有专门的人煮热水供病人饮用的。”
“那倒是不错,这医馆是谁开的?
得好好褒奖一番才是。”
扈妃接过碗,把热水送到明元帝的嘴边,“来,先喝口水。”
穆如公公道:“不知道是谁开的,这安康堂名字生得很,怕是才开不久的吧?”
明元帝喝了热水,淡淡地道:“怕是太子妃开设的那些医馆,你看这些药柜桌椅都是新的。”
扈妃一怔,“太子妃开的?
太子妃什么时候开了医馆?”
“开了有几天了,你一直在后宫,不知道也不奇怪。”
明元帝的神色缓缓地暖了起来,让穆如公公去掀开那帘子瞧着外头,看到病人络绎不绝地进来,坐堂的两位大夫细心地查问病情,这才是正确的医患关系。